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酒城何处让江南——四川泸州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实践观察
 
分享到:
2017-07-10
 

    “滩平山远人潇洒,酒绿灯红水蔚蓝”“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清代诗人张问陶笔下的醉美泸州,总是与绕城而过的一江碧水密不可分。

  水润泸州,诗酒风流,绵延奔腾的长江、沱江和赤水河滋润了泸州酒城两千多年。然而,拥有优越水资源禀赋的泸州也曾“水上之城水不美”,是水生态文明建设让泸州的清灵之水融于秀美之城,成为西南要会腾飞崛起的点睛之笔;是水生态文明建设,让泸州嬗变为真正意义上的“亲水之城”。可谓:“四渡赤水”写传奇,生态文明奏新章——

酒城何处让江南

——四川泸州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实践观察

  记者 车小磊 安天杭

  江阳城边千帆过,风过泸州带酒香。

  泸州古称江阳,凭两江舟楫之利,是川、滇、黔、渝接合部物资集散地和川南经济文化中心。宋徽宗年间称“西南要会”,明清则为“川渝第一州”,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

  泸州还是驰名中外的中国酒城,泸州老窖和郎酒享誉天下。然好水方能出好酒。泸州的水,好在长沱交汇、四水并流,好在禀赋优异、资源丰富,更好在兴水润城、福祉一方。

“酒城”泸州新貌

  民心所向

  两江四岸水先美

  长江水滚滚而过,滨江路绿树成阴。漫步在整洁亮丽的步道,江边的潮湿空气让人惬意。工作日来这儿的,多是上年岁的大爷大妈,有的带着孙子,有的在忙着拍照、放风筝,每个人都悠然自得、乐在其中。

  然而几年前,滨江路却是另一番面貌——游乐设施、餐饮趸船、鱼馆摊点充斥江边,甚至有人在江里搞起了网箱养鱼,江水被污染得一塌糊涂,市民颇有怨言,甚至干脆不来江边了。

  “你看现在,滨江路成了城市名片,是我们泸州的‘城市会客厅’。”市水务局的工作人员颇为自豪。

  问及变化,原来泸州早在2012年着手启动了“清水行动”,相继编制了《泸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泸州市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并积极推进水源地保护、水库水质管理、饮用水水源环境监测,完善水资源信息化管理体系。

  2012年,泸州市委、市政府便启动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发起规模浩大的“两江四岸”整治行动,把主城区长江、沱江段内不符合规定的设施全部拆除。紧接着,对滨江路实施升级改造,一系列“水”“城”相融的特色景观和滨岸生态系统陆续亮出“真容”,逐渐“江滩连水水连天”,市民休闲有了绝佳的好去处。

“城市名片”滨江路建设最大限度地融入了酒城文化

  水清河畅、岸绿景美,解决了百姓关切之后,泸州还有更高的目标。因为受地理、自然、社会发展条件限制,泸州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并不完善,防洪设施建设单一,水生态系统脆弱,河湖连通性差,水文化挖掘也不够。怎样才能改善区域生态环境、造福于民,在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树立典型示范?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强的话言简意赅: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时值2013年年初,水利部决定在全国推行水生态文明建设城市试点,探索各具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对泸州来说,这一契机恰逢其时: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以此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机不可失!

  2013年4月,泸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四川省水利厅,向水利部提交了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申请。同年7月,泸州被确定为首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

  泸州市水务局原党组书记、局长罗章海依然记得当时的欣喜:“这是对泸州水利的关心鼓励,也是寄予的希望与期待。可以说,从那时起,泸州水生态文明建设赢得新的发展机遇。”

  彰显特色

  立足优势造品牌

  清代诗人张问陶在《泸州三首》里写道:只少风帆三五叠,更余何处让江南。在泸州市副市长熊启权看来,要实现“何处让江南”的意境,就是打造“水美泸州”城市品牌,增加百姓的幸福指数,给子孙留下绿水青山。

  在纳溪区清溪河流域,大片的五彩花田绚丽斑斓,清澈的河水蜿蜒流淌,绿色生态酒庄掩映在青山绿树中,当地人为美丽的清洁小流域起了个颇为诱人的名字——花田酒地,是来泸州旅游的必经之处。

花田酒地所在的清溪谷水利风景区

  以前的清溪河却脏乱不堪,流域内的几家化工企业污染直排,河流水质急剧恶化,生态环境恶性循环。纳溪区因地制宜,采取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后又引入社会资金,实施小流域生态治理,成就了今天小有名气的旅游胜地。清溪河流域治理,是泸州市因地制宜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

  在长江上游地区,由于泸州是川、滇、黔、渝接合部唯一的试点城市,一举一动吸引周边省市关注。既然水生态文明建设没有模板可循,那就需要在特色上下工夫,探索最科学、最适合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泸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立足优势,共规划了4大类107个项目,倾力打造“山清水秀、人水和谐、景态自然、醉美泸州”。

  比如滨江景观带建设项目,就最大限度地借助江边地势、秉承了自然规律,连绵不断的平台、雕塑、步道,融城市文化、水文化、酒文化为一体,百姓有了更多的休闲和亲水空间。这一民心工程不仅增添了城市品位,也得到了水利部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位于江阳区董允坝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收获累累硕果

  江阳区积极依托高效节水示范项目,着力打造以蔬菜为主的董允坝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这一片原野上建起来的“蔬菜工场”,得益于试点项目中的水系连通工程,一泓清水由附近的长河田水库调引至此,浇灌出1万多亩高品质的瓜果蔬菜。负责人介绍,示范区跟山东寿光的蔬菜企业合作,采用最先进的育苗、栽培、施肥技术,探索着丘陵地区可推广、借鉴、复制的水肥一体化现代节水农业新模式。

  …………

  个个项目尽全力,处处示范有特色。107个项目的推动,全面构建起泸州水资源配置、防洪和饮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治理、水文化和水景观提升等水生态文明四大体系,为“十三五”时期“决胜全面小康、建成区域中心”提供了现代水安全保障。

  泸州市委常委、农工委主任张文军说:“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每个工程,都是德政工程、民生实事,可谓民心所向,众望所归。”

  生态驱动

  惠民更要促发展

  张坝国家水利风景区内,登上高塔俯视,只见园内绿树如茵成片,溪流蜿蜒清澈。数据显示,泸州市2015年重要江河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94%,高于省政府下达的72%的控制指标。全市水体水质显著改善,长江出川断面水质主要指标达到了Ⅱ类。

张坝桂圆林

  生态好了,机会自然就多了。2016年8月,一家国内知名的能源企业决定在泸州建设生产基地,30亿元的投资将带来每年100亿元的销售收入。吸引企业入驻的原因,不单单是绿色的发展模式——2016年泸州GDP比上年增长9.5%,增速位居四川省第一,主要经济指标排名全省前列,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9%,环境之美让生态、旅游功不可没。

  事实证明,以建设水生态文明、改善环境来带动经济发展,比起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GDP更利在未来,也更得民心。

  在纳溪区,黄桷坝水库不仅满足了农业灌溉需要,更兼具防洪、供水、发电、旅游等综合功能;区节水型社会示范县工程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2.28万亩,大大造福了当地农民。“两江四岸”综合治理、花田酒地、中国麒麟水镇水文化水景观、画稿溪新农村水景观等工程项目,挖掘了具有泸州特色的传统水文化、红色水文化和现代水文化,与“永宁河船工号子”“泸州河”等涉水非遗项目一起,共同打造了酒城的水文化品牌。

  泸州市水务局副局长童登辉说:“项目建到哪里,哪里的百姓就鼓掌欢迎,他们知道这是实实在在的好事情。可以说,水生态文明建设拉近了我们和百姓的距离。”

  酒城的水活了,也更醉人了。生态文明理念深刻融入水利工作的各方面,泸州正致力于构建长江上游自然文明、用水文明、管理文明、意识文明的水生态文明先行区、先导区和示范区。

泸县得胜镇顺河堤防工程

  2016年5月,国务院批复《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将泸州定位为成渝城市群第三大区域中心城市,到2020年将实现“双两百”目标。9月,泸州市人民政府印发《中国制造2025泸州行动方案》,“创新驱动、绿色发展”被确定为基本原则之一,核心宗旨就是实现生态文明、工业文明和社会和谐的协调共进。

  处于长江经济带建设、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成渝经济区等多个国家战略的交汇点,泸州迎来了巨大的历史发展机遇。 

  如何把握这一历史发展机遇?泸州市委书记蒋辅义道出了历史节点上的应对之策: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美丽泸州。这番话的含义是,嬗变为真正意义上的“亲水之城”,必须做足水文章,让百姓与水和谐相依,使经济发展有稳固的水利支撑。于是我们深信,曾写就“四渡赤水”传奇的泸州城,将会继续奏响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亮乐章。

  川盐济楚船竞渡,一江水运通九州。水是在泸州流淌了两千年的血液,未来的泸州也一定会因水更美,因水更兴。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7月10日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渭河治理“三部曲”:昔日“揪心河”今日幸福河
湖北开展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
把准改革发展主基调 筑牢生态文明基石
南通:“两山论”辩证法的实践范例
山西怀仁市:绿色生态催生产业奇迹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