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记者 齐婕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河北水利部门将如何深化改革,建设全面小康的河北、富裕殷实的河北和山清水秀的河北呢?就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河北省水利厅厅长苏银增。
苏银增说,河北水利部门将坚持改革统领、民生优先、重点突破、提质增效,确保水利改革发展有序推进。
推进符合市场导向的水价改革。加快建立以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的水价形成机制。一是结合实施节水压采,在衡水市开展农业水价改革先行试点,探索建立切实可行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制度。二是认真开展调入水与本地水、地表水与地下水合理水价政策研究,通过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使引江引黄受水区优先取用调入水、地表水和非常规水。三是严格执行新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建立奖惩机制,加大征收力度,确保足额征收。
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2014年南水北调通水后,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整合防洪排涝、水源工程建设与保护、供水排水、节约用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方面的行政管理职能,依靠党委、政府全面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努力建立事权清晰、分工明确、运转协调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在积极争取公共财政投入的同时,注重发挥好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放开准公益性和经营性水利建设市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以合资、独资、特殊经营等方式投入水利工程建设。就省本级来说,围绕做大做强河北水务集团,进一步整合水利资源、资产、资本、资金,深化与三峡集团、中建股份的战略合作,提升投融资能力。
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明确各类小型水利工程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保障工程质量、安全和效益。2014年全面完成列入国家和省试点的13个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任务,2017年全面完成改革任务。同时,积极开展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推进行政职能转变。对水行政审批事项,该减的减,该放的放,该合的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水利资质审批一律取消,中小型水利建设项目的设计审批和竣工验收等事项下放到市县。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逐步推行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管理、维修养护、技术服务等水利公共服务向社会力量转移,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交给市场和社会组织承担。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调整机构设置,理顺工作职能,实现整体效能最大化。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4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