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一渠活水灌麦田——陕西省泾惠渠灌区春灌抗旱小记

  4月,绿草莺歌,水暖花开。记者来到临潼区交口街道办事处赵李村的地头,只见这里小麦绿波荡漾,处处焕发出勃勃生机,着实让人喜爱。

  陕西省泾惠渠灌区五支17斗渠正在用去年衬砌一新的斗渠引水灌溉小麦。

  泾惠渠灌区栎阳管理站站长陈文宏告诉我们:“通过末级渠系项目改造恢复灌溉面积3万亩,现在流向麦田的渠通了,水快了,目前我们站灌溉引水500多万立方米。”

  科学调度水源  提高抗旱效率

  “配水站在水量调度中能够根据每天各站实际情况灵活调配,最大限度提高抗旱灌溉效益。”泾惠渠管理局负责人在给配水站颁发劳动竞赛流动红旗时肯定地说。

  泾惠渠管理局配水站强化水量调度管理,每天与上游景村水文站和文泾电站联系,及时掌握并分析水情信息,根据泾河来水及灌区用水情况,优化水量调配方案,实施河库联合调度。各配水闸点24小时值班,及时执行调配室发出的调配指令,安全调配水量,做到“按时观测、看准水位、配稳流量”。加强水量结算,严格按照断面流量与查斗结算水量,日清轮结,努力提高配水结算效益,使干支渠水综合利用系数达到0.7以上。

  劳动竞赛  营造灌溉氛围

  “‘先锋号’春灌劳动竞赛活动从3月1日开始至3月31日,全局引水2300万立方米,极大地促进了灌区春灌抗旱工作。”该局工会负责人告诉记者。

  劳动竞赛以来,全局14个灌溉管理站开展了形式各异的活动。徐木站在劳动竞赛中,算好时间账,泵站三台机组一直满负荷运行。当“先锋号”劳动竞赛流动红旗送到两位年轻站长手中时,他们表示“在下一阶段劳动竞赛中,机组将继续满负荷抽水运行,争取最大程度使辖区内小麦浇上泾惠渠水”。新市、高陵站充分调动全体职工以及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不局限于完成春灌任务,热情主动地帮助群众解决难题。阎良管理站为了让流动红旗在站上“落户”,克服管理站人员偏少的困难,所有职工与段长、斗长一起深入村组,服务春灌抗旱。

  该局对竞赛各组阶段任务前三名的管理站颁发“先锋号”流动红旗和奖金。劳动竞赛极大激发了全局上下抗旱保丰收的主动性,为灌区春灌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精细服务  真心为民

  “现在小麦浇水很关键,这第三遍水一浇,今年的小麦收成心里可有底了。”看着泾惠渠水灌溉着自家的麦田,三原县陂西镇陂西村的刘大妈充满信心。

  栎阳管理站全体管水员走村组、下地头积极开展灌溉工作。26斗渠、27斗渠下游渠毁无法灌溉,付三利自筹资金恢复灌溉面积600余亩。四段22斗渠的李双牢积极组建专业浇地队,为群众及时灌溉,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缺乏问题。

  灌溉期间,泾惠渠管理局还积极组织基层灌溉管理站人员深入灌区进行用水量、灌溉面积调查,密切关注灌区农业种植结构和土地墒情,在网站发布墒情预报,指导灌区科学有序抗旱灌溉。

  “截至4月2日,泾惠渠灌区冬春灌引水8000万立方米,灌地100多万亩,我们将继续多引水,让灌区小麦都喝上三遍水,喝足泾惠渠水,保证灌区小麦丰收。”管理局负责人向前来检查指导灌区抗旱灌溉工作的国家防总工作组做出承诺。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3年4月11日

王剑 黄卫涛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