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李 晶:“三条红线”划定“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9月14日电(记者 方蕊娟)今天下午,水利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陈琴、水利部中国水利报社副社长邓淑珍、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晶等三位女司局长作为“喜迎盛会巾帼情——中央国家机关女司局长访谈”第28场嘉宾,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访谈中,李晶谈到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且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的社会现实,针对这一现实,我国提出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李晶继而与网友分享了她对“最严格”的理解。

  李晶谈到,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且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30%。全国近三分之二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农业每年因旱减产平均达100多亿公斤,由于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一方面缺水,另一方面水资源开发过度,利用粗放,污染严重。不少地方水资源开发已经远远超出承载能力,引发河流断流、湖泊萎缩、湿地退化等生态与环境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人水矛盾将更加突出。要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唯一出路。

  李晶所理解的“最严格”就是制定约束指标并且强制遵守,否则追究责任。“最严格”的核心是建立三条红线:一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二是用水效率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三是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

  谈到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与原来水资源管理的区别时,李晶介绍指出,一是管理目标更具体,建立三条红线;二是管理制度更完善,形成严密的制度体系;三是管理措施更严格,实行问责制;四是监督考核更具刚性,纳入政府绩效综合评价体系。这项制度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非常紧密。三条红线的具体实施是要逐级分解到各个地区各个行业的。这不仅是各级政府的责任,也是用水户和全社会的责任。如果每个人都珍惜水、爱护水,节约水,我国的水资源就能得到永续利用。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