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三年解众渴 碧水润心田
——湖北丹江口市水库除险加固纪实

  鄂西北的夏季,酷热难挡。8月中旬,记者踏访了丹江口市水务局辖区内的近10座中小型水库。经过近3年的除险加固,丹江口市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基本告捷,虽然坐落深山峡谷,但在大旱之年,这些工程解决了缺水难题,发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除险加固解燃眉之急

  丹江口市虽小,却是南水北调中线供水的重要水源地,享有“中国水都”的美誉。亚洲最大的人工湖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工程完工以后,水库的蓄水量可达到330亿立方米。丹江口市共分布着98座水库,每一座水库所形成的河流和小溪都将直接汇入丹江口水库。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受当时条件所限,这些水库设计和施工标准偏低,普遍存在大坝渗漏严重、溢洪道未完建、输水管漏水等隐患,又由于地处贫困县市,地方财力有限,很多水库一直带“病”运行。上世纪未,丹江口市水务局曾经对全市水坝做过一次安全鉴定,共有52座中小型水库未达部颁防洪标准,46座小型水库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水库除险加固,完善配套设施,提高防洪标准,确保民生安全,已成燃眉之急。

  多措施提升安全系数

  为构建安全的水环境,丹江口市委、市政府积极抓住国家启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机遇,将36座病险水库纳入国家专项规划。并把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和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作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保证前期工作和设计工作质量,丹江口市水务局向财政借资80万元预付前期勘测设计费,使设计工作按期完成。
  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丹江口市于2008年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为组长、市政府副市长为副组长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市政府同十堰市政府签订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责任书,项目主管单位水务局与市政府签订了责任状。同时,组建各工程项目法人,明确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施工安全、资金管理和项目建设过程负总责。在建设管理上,丹江口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遵循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施工单位建立了“三检制”,监理单位实行“平行监测”,业主采取的是“抽查制”。在监督检查方面,及时办理质量监督手续,密切配合十堰市水利水电质量监督站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工程进行进度、质量、投资检查,同时对监理单位的监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项目主管单位一月一检查,项目办根据情况采取不定期的检查,同时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和施工部位加派技术人员驻工地进行指导和督办。此外,在资金的使用管理上,丹江口市水务局严格按照《湖北省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进行项目财务管理。
  从2008年12月开始,浪河、官山两座中型水库和14座小(1)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相继开工,丹江口市水务局先后投入建设资金1.17亿元,经过近3年的组织实施,纳入国家一期、二期专项规划的13座水库主体工程全部完成,大坝、溢洪道、输水管整治一新,有效地提升了病险水库的安全系数。

  水库旧貌换新颜

  在习家店镇茯岭河朱家营村,居高临下的金桩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进入工程验收的准备阶段,这项工程不仅担负着下游习家店镇8000多人的饮水安全和5600亩的耕种灌溉任务,而且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和旅游价值。
  丹江口市蒿坪镇黄莺水库隐蔽于深山峡谷,已有53年的历史,目前新筑起的斜面混凝土坝体其主体工程已经完工,近20人正在忙于溢洪道衬墙的扫尾阶段,年底将竣工验收。习家店水厂蒿坪供水站站长朱辉策介绍:“黃莺水库是市内98座水库中水质最好的水库,水库由山泉汇聚而成,没有任何污染。过去里面曾住有一户人家,为了保护水质,镇里将其迁出并进行了妥善安置。”
  来到杏花村二组的大柏河水库,这座1999年被鉴定为三类险坝的工程如今已整治一新。库边有不少钓鱼人,上前打听,有的是从100多公里外的十堰市赶来度周末。钓鱼者告诉记者,这里多是马口鱼,说明水质非常好。
  从黃莺到程家沟,从胡家山到大柏河,从浪河到官山,从三岔河到三合堰,记者见证了一座座新加固的坝体和新建的溢洪道及输水管道,均按照国家的标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水保、灌溉、防洪体系。

  工程潜力最大限度发挥

  “困难时刻,水库帮我们解了渴。”当地群众对大柏河水库、程家沟水库的除险加固赞不绝口。在今年的抗旱保春播战役中,正是水库解决了习家店镇、蒿坪镇6个村、4400亩耕地春耕插秧用水问题。
  官山水库除险加固后,提高了水库的防洪能力,可保证下游重点工矿企业、国道、铁路、通信等设施及3万人的安全。与此同时,利用新增蓄水量还有效地解决了今年干旱缺水时期六里坪镇的工农业用水,工程效益十分显著。
  浪河水库、三合堰水库、金桩堰水库除险加固后,成为浪河镇、六里坪镇集镇人口的主要供水水源地,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内安拓展了安置空间。
  为了确保江北人畜饮水安全,保护下游水源,水务局专门成立了习家店水厂,并将金桩堰、大柏河、小柏营、庞湾、胡家山等5座小(1)型水库纳入辖区内进行统一管理,实现5库联网调度,严禁个体户承包养鱼,投放化肥,切断任何污染来源,确保辖区蓄水供水和下游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安全。
  丹江口市水务局统计的数字表明,官山、浪河、胡家山等13座水库除险加固后,恢复和新增灌溉面积4.85万亩,增加保护耕地6.92万亩,保护人口23.32万人,新增防洪库容325万方,新增效益达到910万元。
  丹江口市水务局局长郑文君说:“构筑安全的水环境,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我们今天除险加固,不仅仅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安全,也是保护中线水源的安全,确保水源地乃至整个中线民生的供水安全,从这个层面来说,我们肩上担负的责任是双重的,任重而道远。”

  记者短评

  记者通过深入采访,发现丹江口市水务局习家店水厂实现5库联网调管,严禁外包,起到了一个典型引路的作用。
  统一联网,统一联调,统一管理,不失为水库管理的一个好方法。目前,在我国8.7万多座水库中,很多水库特别是中小型水库,为了增加收入,以水养坝,以合同书的形式,将其承包给一些个体,一包就是10~20年,养殖户为了增加收入,大量投放化肥,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污染严重。有些列入饮用水源的水库,也被个体承包,明令禁止不允许投放化肥,但承包者却利用夜晚时间投肥,使其管理处于真空状态。这种水体养殖出来的成品鱼,被知情的消费者视为“毒鱼”,而不知情的拿回家直接食用,这既影响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也污染了水库下游的农田,形成恶性循环,完全丧失了水库的社会功能,这种现象目前在我国南方普遍存在。
  我国水资源十分匮乏,如果仅有的淡水资源再这样被人为污染,无疑是雪上加霜。丹江口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地,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1年9月25日

刘铁军 程勇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7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