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水利科学发展必须处理好八个关系系列述评之二
水利科学发展必须处理好八个关系系列述评之二:论当前与长远关系

  当前和长远是辩证的统一,当前发展是长远发展的基础,长远发展是当前发展的继续。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实现水利科学发展,必须把当前与长远有机结合起来,既要抓紧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又要多做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的工作,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要充分利用国家财力快速增长、建设能力显著提高的有利条件,科学制定长远发展规划,有序安排近期实施计划,针对水利重点薄弱环节,集中力量分期分批加以突破。

  把握当前,就是要全面加强各项水利前期工作,推进大规模水利建设。新一轮大规模水利建设项目数量将达数万个,做好水利前期工作至关重要。一是抓紧制定前期工作实施安排。在做好各类水利建设专项规划的基础上,已出台加强水利前期工作、中小河流初步设计等指导意见,明确了前期工作重点、程序和要求,要组织流域、省区编制前期工作实施方案,尤其要层层落实前期工作责任主体,明确时限要求,为推动大规模水利建设创造条件。可以说,前期工作不到位,就难以形成大规模水利建设高潮。二是多渠道筹集水利前期工作经费。切实增加各级财政对水利前期工作经费投入,积极争取市场投入,探索建立水利前期工作经费滚动使用机制。比如,有些省已利用银行贷款用于开展前期工作。三是加快骨干水利工程前期工作。逐项跟踪落实“十二五”水利骨干工程前期工作,明确灌区改造、河道治理、蓄滞洪区建设等项目前期工作程序,落实编制、审查、审批的责任主体和时限要求。四是抓好面上项目前期工作。针对面广量大的民生水利项目,具备条件的地区可采取项目“打捆”、集中招标等方式,择优选择勘测设计单位,合理调配行业内外勘测设计技术资源,整体推进前期工作。五是确保前期工作质量。健全前期工作质量责任制,制定水利前期工作成果质量评价管理办法,并建立前期工作质量奖惩机制。

  把握当前,就是要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切实保障水利建设投资大幅度增加。中央1号文件明确了未来十年水利投入稳定增长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当前关键要抓好落实,保证水利建设投资大幅度增加。一要稳定和提高水利在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抓紧完善全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各类水利专项建设规划,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做细做实有效需求,力争水利占中央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在现状18%的基础上有较大提高。二要大幅度增加财政专项水利资金规模。抓紧实施《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总体规划》,抓紧编制完善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农村水电增效扩容等专项建设规划,不断扩大财政专项水利资金的新领域和规模。三是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水利建设基金。国务院已同意将水利建设基金延长至2020年,但目前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征收地区间差异很大,要指导和推动地方进一步拓宽征收渠道,扩大征收规模。四是落实好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针对土地出让收益与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需求存在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研究提出中央和省级统筹使用部分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具体办法,重点向粮食主产区、贫困地区和农田水利建设任务重的地区倾斜。五是引导地方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水利。目前全国已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水利融资平台公司,要引导尚未建立的省级行政区积极创造条件尽快组建,鼓励有条件的地市成立水利融资平台,提高水利建设融资能力。同时,按照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多筹多补、多干多补的原则,搞好一事一议,鼓励和引导农民投入直接受益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

  把握当前,就是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用水方式和结构转变。当前必须抓紧划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一是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抓紧制定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建立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实现用水总量控制。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加强水资源统一调度和国家水权制度建设。二是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加快制定区域、行业和用水产品的用水效率指标体系,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严格限制水资源不足地区建设高耗水型工业项目,落实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制度。把高效节水作为一项根本措施抓紧抓好,重点是推动农业高效节水灌溉规模化发展,加快实施各业节水技术改造,加强节水技术的普及推广与节水示范工程建设,抓紧制定统一的国家节水强制性标准。三是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基于水功能区划分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确定入河排污限制总量。严格入河排污口管理和水功能区水质预警监督管理,对排污量已超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加强水源地保护,省级政府要尽快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强化饮用水水源区保护和监测及应急管理。

  把握当前,就是要实行防汛抗旱、饮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水库安全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中央1号文件要求切实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当前,一是建立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分类管理、上下联动的全国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责任制体系。督促各地细化行政首长防汛抗旱工作职责,会同监察部门公布防汛抗旱责任人,加强和完善防汛抗旱责任制监督机制,建立考核评估制度。二是落实饮水安全保障行政首长责任制。提出农村饮水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具体办法,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督促县级政府出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完善奖惩制度。三是实行水资源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国家应尽快出台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和考核管理办法,提出省级行政区水资源管理考核目标,落实责任人,加强评估和考核,考核结果要作为地方政府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四是进一步完善以行政首长责任制为核心的水库大坝安全责任制。明确水库大坝安全运行的政府、主管部门和管理单位责任人,确保水库安全运行管理责任全面落实,保证水库工程安全运行和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中央1号文件明确,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以及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今后一个时期,必须科学确定水利改革发展的长远目标,加强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水利问题研究,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谋划长远,须建立防洪抗旱减灾体系。一是建立防洪减灾体系,使重点城市和防洪保护区防洪能力明显提高。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基本完成有防洪任务的重点中小河流(包括大江大河支流、独流入海河流和内陆河流)重要河段治理,使治理河段达到国家防洪标准。巩固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成果,全面完成小型病险水库和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尽快消除水库安全隐患。全面完成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加强山洪灾害防治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建设,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搞好重点蓄滞洪区建设,加快人口密集、使用频繁、洪水风险较高、防洪作用突出的蓄滞洪区建设,实现洪水“分得进、蓄得住、退得出”。继续实施大江大河大湖治理,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大江大河整体防洪体系。加强城市防洪排涝、重点区域排涝建设、海堤建设、跨界河流整治等,强化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二是构建全国抗旱减灾体系。充分发挥现有水利工程的抗旱能力,建设规模合理、标准适度的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立健全旱情监测预警和指挥系统、抗旱服务体系,全面加强重要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提高干旱易发区、粮食主产区应急抗旱能力。

  谋划长远,须建立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一是健全水资源配置体系。突出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进一步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兴建必要的跨流域、跨区域水资源调配工程和江河湖库连通工程,形成流域和区域水源可靠、河库联调、丰枯相济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重点地区、重要城市和旱灾易发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得到有效缓解。二是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使城乡供水保证率显著提高,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三是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全国年用水总量力争2020年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

  谋划长远,须建立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一是加强水资源保护。继续推进生态脆弱河流和地区水生态修复,加快污染严重江河湖泊水环境治理,强化水源地保护,使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二是加强水土保持。继续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状况得到有效遏制,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三是严格地下水管理,地下水超采基本遏制。四是建立起水生态补偿机制,维系良好生态环境,努力做到人水和谐。

  谋划长远,须建立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一是切实转变用水方式,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全面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基本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二是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进一步完善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三是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工业和服务业逐步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稳步推进城市生活阶梯式水价制度,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基本建立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和合理配置的水价形成机制;四是深化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建设管理模式,重点落实中小水利工程管护主体和管理责任,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1年7月26日

段红东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050575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7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