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武都水库工程:一路坎坷一路歌

2011-05-11

  

    混凝土碾压施工现场

武都水库已于2010年12月29日下闸蓄水

  两岸青山郁郁,一江春水滔滔,武都水库大坝巍然矗立。4月25日下午,我们来到这里,正赶上混凝土碾压施工,五、六辆大型工程机械忙个不停,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这项技术单次连续浇筑可达十二米高,全部由大型机械施工,它采用的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RCC)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还有多项技术突破!” 武都水库工程建设开发公司副总经理石子明自豪地介绍说。

  现在,大坝崛起,最高的三个坝段已封顶,建设者无不露出喜悦的微笑。无论是武引人,还是其他对这个工程稍有了解的人们,谁不曾为这个“难产的婴儿”捏把冷汗。有人甚至担心,武都水库建不成了。

  这种担心并非没有道理:

  武都水库工程于2004年开工, 2005年就遇到了“世界少有、国内没有”的“天坑地隙”, 并随着工程进展,越来越多先期不可预见的地质缺陷被揭示出来。缓倾角断层、溶蚀带和分布于两岸坝肩的溶洞、落水洞、岩溶洞穴、隐伏溶蚀带、暗河系统密密麻麻,仅落水洞就有117个,一些溶蚀大厅面积甚至超过足球场。这种地质问题若不处理,将直接影响大坝安全,工程被迫停工。武都引水工程管理局局长向地平,只能带领一拨拨同事,赶首都,到成都,回武都,一遍遍做请示,邀专家,看现场,“巡诊问药”。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制订出了科学的深层抗滑稳定方案,需要新增土石清挖和回填混凝土20多万方,增加投资2亿多元,工程又进入快速建设的轨道。

  2008年“5.12”特大地震,使武都水库工程蒙受巨大的损失。40多个已建和在建项目毁坏,已浇筑的大坝出现13处贯穿性裂缝,岩溶系统垮塌现象严重,上下游围堰多处拉裂,600台(套)大型施工设备受损。据初步估计,工程损失4亿多元,需灾后重建资金4.92亿元。为了尽快恢复施工,武引局多次请专家到现场会诊,对水库主体工程进行了全面的抗震安全性复核和评价,制订了科学合理的震损拆除和灾后重建施工方案,战胜了余震频发、灾后重建物资紧张、工价暴涨、工期紧迫、防洪度汛任务艰巨的诸多困难。通过艰苦紧张的努力,2008年10月29日,武都水库率先恢复施工,成为四川省第一个灾后恢复重建的在建水利工程。

  然而到了2009年年底,正当武都水库工程建设进入紧张的导流洞下闸封堵准备阶段时,在右岸灌浆平洞又新揭示出深砂层地质缺陷,深度为距灌浆平洞70多米,长20多米,严重威胁大坝蓄水安全。如此高难度的深砂层防渗处理,国内几乎没有成功的先例,又一道创中国第一的难题摆在武引人面前,导流洞下闸封堵施工被迫推迟。但困难难不倒坚强的武引人,他们再次组织国内资深岩溶、地质专家和设计、勘探权威到现场进行技术咨询,召开咨询会,不断研究、创新设计方案和施工措施,最终确定了高压旋喷、湿磨细水泥灌浆结合化学灌浆复合处理的方式,并在施工中不断优化。就在去年底,被推迟半年多的导流洞封堵施工成功施行,表明着深砂层地质问题处理情况良好,标志着武都水库工程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胜利。

  一个个艰难险阻,并没有吓到武引人。他们不分昼夜,不辞辛苦、不言放弃,靠着“求实创新、和谐奋进、拼搏奉献、勤廉为民”的武引精神,不断突破创新,攻艰克难,以“最优的设计、最省的投资、最快的进度”,抢工期、保质量,创造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修筑高坝的成功范例。

  目前,工程现场每天24小时连续施工,力争在今年7月首台机组发电,年底实现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并开始发挥效益。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武都水库总投资33亿多元,属国家大(1)型水利工程。坝址位于四川省江油市武都镇上游4公里的涪江干流,主要建筑物有拦河大坝和坝后式厂房。拦河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20米,坝顶长736米,库容5.72亿立方米。武都引水工程灌溉涪江以东、嘉陵江以西的江油、游仙、三台、梓潼、盐亭、射洪、剑阁、南部等8县(市、区)300万亩农田。

  “一路走来,困难重重,我们能够‘过五关斩六将’,要感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感谢参建各方付出的艰辛努力!” 苦尽将要甘来,体会最深的当属向地平这位武引局的“领头羊”。他说: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武都工程的决胜之年,收官之年,我们要锁定目标不动摇,紧抓目标不松劲,冲刺目标不懈怠,继续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大力发扬不畏艰难、不畏酷暑,敢于拼搏、连续作战的精神,全力以赴,奋力决战,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抢抓进度,力争在年底基本建成武都水库,向党和人民交上合格的答卷,为惠泽灌区的千万百姓做出最大贡献!

  站在武都水库大坝之上,看到高峡出平湖的美景,仿佛听到了武都建设者高亢的歌声,我们倍感欣慰。向地平表示,他们将积极争取武引二期灌区工程早日开工,早日见效,为实现四川省“再造一个都江堰”的宏伟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我们也相信,“当代李冰”一定能够续写好都江堰壮美传奇,一个“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再现巴蜀大地。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5月11日

席晶 杨勤 李立平 石雪冰 马晓敏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050575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