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治水惠民生兴水促和谐
——“十一五”水利书写科学发展惠泽民生的壮丽诗篇

2010-12-23

人水和谐新秦淮(黄 牛 摄)

  编者按:春华秋实,硕果累累。刚刚过去的5年,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的5年,是水利各项事业实现重大跨越的5年,是水利让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5年。5年间,水利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大力推进民生水利,书写了水利科学发展、惠泽民生的精彩画卷。

  “十一五”即将结束,“十二五”扬帆在即。值此全国水利工作会议隆重召开之际,本报推出“十一五”回眸“治水惠民生兴水促和谐”特别策划,回顾水利事业5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示七大流域机构及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事业的发展与跨越。

  “十一五”,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再次镌刻明亮印记。

  这五年,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国经历了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经济发展面临转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共克时艰,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回首五年,水利每一个鼓点,都击打着科学发展的节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谐交响中的强音。

  “十一五”是水利的重大机遇期。党中央、国务院对水利工作始终高度重视,把水利作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领域;把突出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夯实农业农村基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防范水患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兴修水利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劲。”中央领导对水利工作的殷殷嘱托,成为水利工作者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

  这五年,水利建设实现新跨越:水利投资规模再创新高,全国水利建设总投资超过6000亿元,是“十五”水利投资的1.66倍;以提高支撑能力和保障能力的水利基础设施加快实施。大规模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水利以其面广量大、吸纳投资多、产业链条长、提供就业能力强的独特优势,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这五年,防汛抗旱取得全面胜利:“十一五”时期,我国气候异常,川渝百年不遇的大旱、“桑美”和“碧利斯”台风灾害、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导致的堰塞湖等重大次生灾害,以及今年西南地区特大干旱、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玉树地震次生灾害等等,灾情之重历史罕见,救灾难度前所未有,给防汛抗旱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国家防总、水利部和各级水利部门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控,地方党委、政府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广大军民顽强拼搏、团结奋战,确保了大江大河干堤和重要堤防无一决口、大中型水库无一垮坝和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最大程度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谱写出气壮山河的光辉篇章。

  这五年,水利管理改革取得新突破: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探索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推进,水资源保护取得积极成效。完成了1.2万个基层国有水管单位的改革,通过改革,理顺了管理体制,初步建立起良性运行机制。开展了20多项事关水利发展全局的重大水利专题研究。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农户参与式管理和农业终端水价制度逐步推广。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加快推进,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改革,激发了水利发展的内在动力。

  精彩“十一五”,辉煌“十一五”。这是我国水利投资规模最大、规划目标实现最好、人民群众受益最多、保障能力提升最快的时期。治水惠民生,兴水促和谐,水利实现了一系列重大跨越,也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

  治水思路不断丰富完善
  引领现代水利加快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水利部党组紧紧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不断总结我国长期治水实践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发展与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深入分析我国水资源条件的新变化,归纳提炼实践中带有规律性和方向性的做法,提出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给洪水以出路,解决洪涝灾害问题;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解决中国干旱缺水问题;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发展绿色经济,严格排污权管理,解决水污染问题。

  实践表明,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是科学发展观在水利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有效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成功之路。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水资源条件的新变化、水利实践的新发展,新一届水利部党组坚持并不断丰富完善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统筹兼顾,把推进水利协调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把节约保护和管理水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改革创新,把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现代化方向,把以水利信息化促进水利现代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进程。

  “六个坚持,六个更加突出”,系统概括了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科学内涵,而且旗帜鲜明地突出了解决民生问题在水利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水利部党组在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民生水利的发展理念。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水利工作长期坚持的、一以贯之的发展理念。民生水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应有之义。

  顺应人民群众期待,推动民生水利发展。民生水利从其提出,到为人们广泛认识和实践,再到理念的不断升华,生动地诠释了水利工作“为谁干”“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水利部部长陈雷郑重提出,“强调民生水利,旨在树立一种发展理念,倡导一种价值取向,确立一种实践要求,实现一种目标追求”。

  在防灾减灾中突出民生,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饮水安全放在防汛抗旱工作的首位;在水利建设中突出民生,把人民群众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作为水利建设的优先领域;在水利管理中突出民生,把维护群众的基本需求与合法权益放在水利管理中的突出位置;在水利改革中突出民生,让水利改革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五年来,随着民生水利持之以恒地推进,民生水利实践不断推进,兴水惠民领域不断拓展,水利人努力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程度、更好水平上造福亿万人民。

  “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作为首要目标,把群众需求放在优先领域,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民生水利理念渐次深入,转为全行业的实际行动。

  高擎民生水利旗帜,扬起可持续发展风帆,中国水利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民生水利实践全力推进
  亿万群众实现美好愿景

  民生水利加快发展,水利发展改革成果普惠广大人民群众,是“十一五”水利实践最为鲜明的特点。

  为期3年的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让山东省高密市18座小型水库周边的群众在今年汛期告别了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堤坝由泥土变成了混凝土,长高了,变宽了,也更加结实了,不仅防洪没问题,而且能比过去多蓄水,浇地不再发愁。

  “十一五”期间,全国6240座大中型及重点小型、东部1116座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的顺利完成,让亿万群众免受洪水的威胁。不仅如此,通过除险加固,这些水库兴利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灌溉,发电,供水,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在继续完成已列入计划的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基础上,更多的小型病险水库被列入规划,进入除险加固实施阶段。“十一五”期间,小(1)型病险水库作为中央补助除险加固项目,并相继实施。点多面广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无论是数量还是投资强度都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这不仅在中国水利史上前所未有,在世界水利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仅是民生水利的一个领域。“十一五”,饮水安全工程也写下精彩篇章。

  11月6日,甘肃省甘谷县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正式通水,该县6个乡镇95个村10多万群众自此彻底告别了祖祖辈辈吃水难的历史,实现了用上自来水的美好夙愿。

  获得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权利。“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的工作目标。早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并明确“十一五”解决1.6亿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用两个五年规划时间解决全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五年来,18.9万处各类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相继完工,砷病区、血吸虫病疫区以及其他涉水重病区的饮水问题全部得到解决,中重度氟病区基本得到解决,2.1亿农村群众从中受益,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任务,提前6年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一条条管道在神州大地延伸,一股股甘泉流入农家院落,农村群众的生活悄悄改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减轻了取水劳动强度,缩短了取水时间,解放了农村劳动力,让群众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发展生产,去享受生活;饮水安全工程提高了饮用水质量,减少了介水疾病传播风险;改善了环境卫生条件,许多农家出现了灶台清洁、浴室整洁、厕所干净、庭院成荫的新景象。新农村建设由此提速,为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

  灌区建设,既关乎国家的“粮袋子”,又关系农民群众的“钱袋子”。“十一五”期间,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全面提速,累计投资314亿元,投入力度显著加大,5年的投入是前8年的1.85倍。全面完成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等中部五省139处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任务。全国99处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项目已经启动。两批850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也在“十一五”期间全力推进,过去小型灌排工程“卡脖子”和灌区“最后一公里”等灌溉“肠梗阻”变得畅通了,解决了农民最关心、最直接但又无力解决的农业灌溉问题。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成效显著;中小河流治理、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节水灌溉推广、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小水电代燃料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坡耕地综合整治、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农村水环境整治实现突破……

  “十一五”,这是群众从水利发展中直接受益最多的时期。透过一组组数据,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清晰可见。

  实践无穷期,创新无止境。民生水利的认识不断升华,民生水利的实践不断推进,水利人以自己的辛勤努力向广大群众传递无限真情。

  五年来,民生水利的阳光遍洒神州,转化为亿万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树起了一座座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不朽丰碑,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全力提升水利保障能力
  力促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坚实的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作保障。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利重任在肩。

  我国水资源禀赋条件不优越,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年内年际变化大,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这是我国的突出水情,也是我国将要长期面临的基本国情。

  “十一五”期间,水利系统以创新的思维、超常的举措,坚持不懈地探索,着力提升水利支撑和保障能力。

  五年来,以大江大河堤防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江河防洪能力显著提高。治淮19项骨干工程建设全面完成,长江下游河势控制、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三峡水库、尼尔基、百色等重点水利枢纽工程基本建成,全国103个县的山洪灾害防治试点相继开展。一座座控制性枢纽工程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如火如荼进展神速,我国水旱灾害防治能力突飞猛进。

  五年来,水资源供给和配置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全面推进,贵州黔中、四川亭子口、西藏旁多等一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西南中型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一大批中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成并发挥效益,供水保障能力不断加强。

  五年来,利用原有工程和新建工程,蓄水,输水,调水,解决时空分布不均、年内年际变化大等水资源突出矛盾,珠江压咸补淡、引江济太、引黄济津、引黄济青、引黄入冀、黄河调水调沙、黑河中游向下游调水等成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经典案例,保证了受水区经济社会发展、河流健康生命以及生态安全,也保障了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的成功举办。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而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是加强水资源管理。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强化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管理,水利部研究提出了以“三条红线”为核心的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这是水利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高度出发的重大战略举措。

  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明确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划定“三条红线”,不仅是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资源问题的迫切要求,也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重大任务。

  在管理理念上,加快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在规划思路上,加快从开发利用优先向节约保护优先转变;在保护举措上,加快从事后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变;在开发方式上,加快从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向合理开发、有序开发转变;在用水模式上,加快从粗放利用向高效利用转变;在管理手段上,加快从注重行政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思路日渐清晰。

  “三条红线”,迅即成为指导各地严格水资源管理的行动指针。

  2008年7月,经江西省政府批准,赣江、信江、饶河、修河四大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正式实施。加之此前已经实施的抚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江西省在全国率先全面完成了境内主要江河的水量分配工作,各设区市必须按照规定的用水指标取水,标志着江西这样一个丰水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红线已正式明确。

  2010年10月19日,山东省颁布《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标志着山东作为全国先行先试、率先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省份,坚定地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步。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促进用水方式转变,提高用水效率,引导各地自觉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布局,拓展发展空间,使经济社会布局和发展战略主动适应水资源禀赋条件,为山东推进科学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契合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全国重点建设了100个国家级和200个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结合国家节能减排工作部署,统筹布局节水型社会建设,以水定产,以水调结构,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用水方式转变。“十一五”期间,全国产业结构比例由2005年的13∶45∶42调整到了2009年的11∶47∶42,农业、工业、生活用水比例由2005年的71∶22∶7调整到了2009年的63∶24∶13。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逐步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有力地促进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全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进一步提高。按2005年不变价计算,2009年全国万元GDP用水量为209立方米,比2005年下降31.2%;2009年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16立方米,比2005年下降31.4%。两项节水指标均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全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从2005年的0.45提高到2009年的0.49。这为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水资源利用约束性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明确流域和区域发展定位,使水利布局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相匹配。我国地域广袤,江河众多,每个流域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水资源和水环境状况不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不一样。因地制宜,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辽、太湖等七大流域有了更加清晰的定位。东、中、西部在水利规划中,围绕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目标,不断优化区域水利发展布局,以适应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要求,根据水利实际,突出发展重点,推动区域水利协调发展。

  推进区域水利协调发展,需要部省密切配合,并肩作战。从2008年3月11日水利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签订共建统筹城乡水利发展与改革试验区合作备忘录,到2010年12月12日水利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同推进山东现代水利示范省建设合作备忘录,两年多时间,水利部与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合作备忘录中明确了加快这些地区水利发展与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并建立了定期会晤制度、经常性工作机制、信息交流通报机制等工作机制。

  团结治水谱新篇。部省合作的创举,成为水利更好服务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新引擎。

  坚持依法治水科技兴水
  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水平

  2010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这是我国首个水资源战略性规划。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资源开发利用等行为都有了规划的刚性约束。

  规划先行,纲举目张。规划是指导较长时间水利发展的重要战略依据。“十一五”时期,七大江河流域防洪规划等23项重要规划经过国务院批复,也是国务院批复水利规划最多的时期。

  为政之道,首在立法。对于我国水行政主管部门,法律法规是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涉水事务管理依据。

  “十一五”期间,国务院制定、修订了《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黄河水量调度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等5件行政法规,是改革开放以来行政法规发布最多的一个时期。各地出台了众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在河道采砂、农村水利、用水总量控制、水能资源管理、流域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突破,进一步完善了水法规体系。水利法制建设的丰硕成果,更加有力地引领、推动和保障了水利健康发展。

  改革激发活力,改革促进发展,改革成为水利“十一五”的重头戏。2008年年底,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完成了国有基层水管单位改革。这场改革的意义在于,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水利工程回归公益性,基本支出纳入了公共财政范畴,大大提升了水利工程的服务能力,对水利事业发展影响深远。

  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必须有科学体制作保障。水务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在行政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实现涉水行政事务统一管理,推动全国水务一体化建设。“十一五”时期,天津、海南、四川、江西、宁夏等地水务体制改革风起云涌,改变了过去“多龙管水”,涉水事务管理政出多门、标准不一的状况。

  农业水价改革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改革旨在建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让农户享有更好的服务。“十一五”期间,水价改革取得初步成效,财政奖补机制初步建立,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农户参与式管理和农业终端水价制度逐步推广。在部分中央直属水利工程中开展了“以工补农”水价形成机制试点。水利工程非农业供水价格逐步提高,发挥了水价对水资源节约保护的促进作用。

  “十一五”水利快速发展,资金瓶颈如何突破?水利投融资改革破浪前行。中央和地方公共财政水利投入大幅度增长,逐步取消中西部地区公益性水利项目县及县以下配套,水利建设基金顺利延续,初步形成了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社会投资为补充的水利投融资机制。重庆市勇于探索,因地制宜,进行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最终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水利投融资格局。按以往的速度和规模,重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前了20年。

  以科技的跨越促进发展的跨越,水利科技的长足发展,为水利提供了更强劲的发展动力。

  今年汛期,持续强降雨袭击长江、汉江、松花江、辽河、鸭绿江等流域,国家防总与各级防汛指挥部门联合会商,综合分析,对洪水及江湖、库坝、堤防抗洪能力的精准研判和科学调度,使得一场场大洪水有惊无险地通过。

  暴雨洪水间,闪烁着科技的光芒。近年建成的联通中央、七大流域机构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计算机骨干网络、异地会商视频会议系统,为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防洪决策提供了先进技术手段和科学依据。“十一五”期间,作为水利部确定的水利发展优先领域,水利通信信息化工作快速推进,已逐步成为水利发展与改革的重要支撑和动力。水利信息自动采集网络和水利信息网络基本覆盖全国,水利日常工作基本实现计算机化,在线数据量快速增长,应用系统数量迅速增加,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基本形成。水利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水利现代化的基础支撑与重要标志。

  “十一五”期间,水利科技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支撑,引领发展,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水利科技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部分领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些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实现了水利科技的不断跨越。

  回首“十一五”,水利辉煌已清晰地描绘在神州大地,即将收入历史的画卷;展望“十二五”,水利迎来重大历史机遇,必将实现新的跨越。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0年12月23日

陶丽琴 王鑫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050575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