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聚焦水利热点系列特稿之四:从历史角度看今年长江流域的旱情

    记者 张卫东 胡争上 吴頔

    罕见旱情——全球气候变化下的异常状况

    旱,旱,旱,从东半球到西半球,从欧洲到北美,到东北亚。2011年上半年,一场罕见的大旱席卷北半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了大面积干旱。

    国内气象、农业、水利界专家一致认为,今年长江中下游的大旱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影响。

    一直关注南北旱涝局势是否发生变化的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徐海亮告诉记者:尽管旱情罕见,但这些年的气象干旱灾害,还没有达到新中国成立62年中几次特大干旱的程度。与过去两千年、一千年来的历史干旱高发期相比较,也没有达到更严重的程度。不过,国民经济发展了,各行各业、人民生活对水的需求更高,所以干旱灾害对于社会经济与社会稳定的影响,可能更大,普通群众的感受和要求,也更迫切一些。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研究所副所长吕娟说,事实上今年的旱情并不算最严重,1949年以来长江中下游这样的旱情还曾多次发生过,最严重的是1978年特大干旱,但由于当时社会经济没有现在这样发达,所以反应不明显。现在社会发展快,加上规划不到位,上了很多耗水的工业,结果今年老天不给水了,人和社会就承受不住了,反应就比较强烈。

    旱魃——中国两千年历史如影随形

    其实,旱灾是一个久远的话题,并非今日为甚。所谓“伊洛竭而夏亡”,说的就是距今3800多年前(公元前1809年)伊洛河流域的大旱。因此,纵观中国历史,旱灾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给中华文明造成的破坏,要远比地震、洪水等其他自然灾害严重得多。

    历史上的旱灾记载,始于公元前206年。以此统计,至1948年的2154年中,中国共发生较大的旱灾1056次,平均两年一次。

    水利专家研究认为,从16世纪到新中国成立前,长江下游五省区旱情频发,湖北146次,湖南139次,江西194次,安徽172次,江苏233次。各省平均2~3年一次。如果从历史长河看,现在的旱灾并没有增加,只是我们对当代的灾害感觉特别强烈而已。

    根据有关文献记述,长江中下游干旱特点:一是干旱时间长,少则几十天,多则长达一年;二是夏季多发;三是受旱面积大,严重旱灾往往地跨数省;四是灾害深重。

    历史上,严重旱灾都会造成大面积的庄稼绝收和大量人口死亡。如1876—1878年发生在华北等地的“丁戊奇荒”,到处都有“人相食”“以人为粮”的现象,“登高四望,比户萧条,炊烟断缕,鸡犬绝声”。整个灾区受影响的人数,估计达1.6亿到2亿,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一半;直接死于饥荒和瘟疫的人数在1000万人左右;从重灾区逃亡在外的灾民不少于2000万人。同样,1928—1929年大旱,我国西部地区干旱,赤地千里,死亡250多万人。

    旱灾——新中国60年出现七个高峰

    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全球气候变化等,旱灾发生频次增加,发生范围扩大,干旱持续时间延长,呈现日益加重的趋势。

    从历年农田受旱面积的变化看,全国存在7个受旱的高峰期,它们是1958—1962年、1972年、1978—1982年、1985—1989年、1991—1995年、1997年、1999—2001年,年均受旱面积均在3000万公顷以上。

    长江中下游地区受灾最严重的前5位年份分别为1978年、1959年、1988年、2000年和1961年。若按成灾面积排序,分别为2000年、1988年、1978年、1959年和1961年。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相对损失越明显,水利工程和抗旱措施发挥作用越大,成灾越轻。

    专家指出,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是两回事。按气象角度说,今年山东春旱,达到200年一遇,但很多当地人并没有感觉,有水喝,农作物能够播种。长江中下游五省旱区,凡是有骨干水利工程覆盖的地方,城镇居民生活用水一般都未受到大的影响。如果是水利设施薄弱、靠天吃饭的地方,水文干旱就可能与气象干旱一致。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兴修了大量水利工程;三年自然灾害后,特别注重中小河流治理和农田基本建设,著名的红旗渠就是这个时期的杰作;1972年大旱,国家动员北方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年打井100万眼。60多年来,旱灾、水灾没少发生,干旱灾害损失也在逐年(代)增长,但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这是与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重视水利建设分不开的。

    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水利工程的修建与大尺度的水文干旱没有直接关系,相反,在干旱危机期,水利工程能提供宝贵的抗旱水源。今年长江中下游发生干旱灾害时,三峡水利枢纽依靠强大的水资源调节能力,增大出库流量,成为最有威力的抗旱工程。

    前些日子,媒体报道三峡只能再补水15天。可以想想,如果没有三峡大坝,水库里的水早就流入大海了,哪儿还有水可补?一天也补不了,旱情只会更为严重。

    旱情——新世纪十年一年都不少

    我国地域辽阔,没有哪一年不旱,而且每年至少有两次;不仅仅是北方干旱,南方也常常发生旱情。

    影响最大的是2000—2001年全国大旱,这场大旱其实比后来哪年都严重,由于当时资讯还不发达,一般人并没感觉到,但相关部门一样做了大量的抗旱工作。2002年,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旱情。2003年,南方福建、浙江、江西等地发生大旱。2004年,西北地区东北部、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及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发生了严重干旱。2005年海南、云南发生大旱。2006年重庆大旱,从这时起,媒体和公众开始高度关注。这很大原因在于重庆靠近三峡,而且三峡工程开始蓄水了,备受舆论关注。2007年,东北西北部干旱。2008年,华北、西北降水为1959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海南、云南、西藏等地3—4月出现旱情,但汶川地震转移了公众注意力。2009—2010年,西南五省干旱达半年之久,有的地方超过8个月,影响很大,大家都记忆犹新。

    今年,北方十省春旱,长江中下游夏旱,表现出新的特点:一、大部分发生在南方丰水区;二、发生在经济较发达地区,那里的水利设施总体上经受住了考验,但仍表现出薄弱环节;三、影响面扩大,波及了渔业等。

    关于近年干旱成因,吕娟认为:一是受大气环境影响,农业用水高峰与降水不匹配;二是社会因素,如人口增长,经济高度发展,耕地减少,森林植被破坏,水利工程老化失修等。

    徐海亮根据近百年实测记录分析,尽管这些年长江流域连续发生大旱,但我国南涝北旱局面尚未发生根本转变,这一点也再次为今年长江中下游旱涝急转现象所证明。

    启示——理性对待旱灾,抗旱人人有责

    分析我国历史上的旱灾,总结新中国抗旱减灾工作实践,可以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

    一、骨干水利设施是抗旱减灾的坚实基础。要尽快出台并实施抗旱规划,合理布局和规划抗旱工程措施和手段,提高总体抗旱能力。二、加强能力建设,推行预警预报预案和应急响应制度。三、要有长期防旱的意识。思想上要重视起来,行动上要常抓不懈,防范更严重的、极端的干旱情况发生。抗旱工作要做好两点,即开源、节流:一方面完善水利工程体系,大到三峡工程,小到农田毛渠的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另一方面注意节约用水、合理用水。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三条红线”。

    徐海亮认为,三峡工程不至于导致旱灾,这是常识。但基层农田水利工程长期失修,是干旱灾害被放大和复制的一个原因。

    吕娟认为,抗旱不仅是政府的事,每个人都要有减灾意识,抗旱应该人人有责,应逐步实现减灾社会化,形成“政府+企业+个人”的格局,人人参与,大家共同应对灾害。

张卫东 胡争上 吴頔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7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