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聚焦水利热点系列特稿之二:加快中小河流治理 补足防洪“短板”

  “全国大江大河水势平稳,各主要控制站的水位均低于警戒水位1米以上。受降雨影响,安徽水阳江,福建汀江、九龙江支流雁石溪等中小河流发生超警洪水。”这是国家防总日前发布的一组最新汛情。


  其实从近年来我国汛情规律来看,中小河流仍是我国防汛抗洪的“短板”。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减轻洪涝灾害损失,刻不容缓。

  中小河流:我国防洪重点薄弱环节之一

  国家历来重视防洪工程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洪建设,对主要江河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治理,特别是1998年长江、松花江发生大洪水后,进一步加大了主要江河防洪建设投入,防洪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近年来,我国又开展了大规模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历经60多年,我国大江大河治理成效显著,以堤防、防洪控制性枢纽和蓄滞洪区为主的防洪工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防汛预警预报系统等非工程措施逐步得到加强,基本上能够防御常遇洪水。


  然而,与大江大河防洪建设相比,中小河流数量多,分布广,治理总体滞后,防洪能力十分薄弱,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随着极端天气事件日益增多,中小河流经常发生集中暴雨,形成较大洪水。水利部规划计划司提供的数据显示:一般年份,中小河流的水灾损失约占全国水灾损失的80%;近10年,水灾造成的人员死亡人口有2/3以上发生在中小河流洪水灾害和山洪灾害。特别是2010年严重的洪涝灾害以及近日长江中下游的局地洪涝灾害,充分暴露出中小河流已成为江河防洪中的薄弱环节。


  缺乏系统治理、防洪标准较低是中小河流的普遍现象。我国大多数中小河流尚未进行过系统治理,现有防洪工程许多是20世纪50—80年代群众投劳建设,工程标准低,年久失修,防洪问题十分突出,许多中小河流的重要河段仍处于不设防的自然状态。


  河道与堤防管理薄弱、河流功能衰减是中小河流的常见问题。中小河流分布范围广,管理难度大,加之机制不健全、经费不足、人员缺乏,堤防与河道管理十分薄弱。近年来不合理的采砂以及拦河设障、侵占河道的现象日渐增多,加之缺乏规划,水资源和水电的过度无序开发,导致河道的行洪能力严重降低。此外,随着城镇工业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的逐年增加,中小河流还存在着水污染加剧、河流生态与环境遭到破坏等一系列问题。


  长期投入不足是中小河流治理的“瓶颈”。中小河流治理建设面广量大,长期以来,由于投入机制不健全,投资渠道不稳,多数未进行过系统治理,“两工”取消后,群众投劳开展河道日常清淤和堤防加固等日趋减少,使中小河流治理与管护问题更加突出。

  水利投资重点转向中小河流治理

  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中小河流治理。2008年、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大投入治理中小河流。2008年7月,水利部、财政部启动了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开展了《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近期规划》)编制工作,并于2009年10月联合印发实施。《近期规划》以保障防洪安全为主要目的,针对全国流域面积200~3000平方公里有防洪任务的8600多条中小河流,按照轻重缓急,将其中保护区人口密集、保护对象重要、防洪标准低、洪涝灾害比较严重的2209条重要河流的重点河段纳入规划,2009—2015年优先实施,总投资500亿元。


  当前,中小河流治理已成为中央关心、人民期盼的重要民生工程,成为水利的重点工作之一,从水利投资的新领域逐步成为重点领域。加快《近期规划》实施,投资是保障。财政部、水利部加大了中央投资力度,截至2011年年初,累计下达中小河流治理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90亿元,加上地方资金,总投资超过300亿元。

  进展顺利  初显成效

  “好花红嘞,好花红,哪朵向阳哪朵红……”3月7日,贵州省惠水县城涟江河畔,一曲优美的布依族民歌传来,治理一新的河岸绿树成荫,小鸟啁啾,令人心旷神怡。小孩嬉戏,游人垂钓,清澈的河水倒映着河畔整洁的建筑,构成了一幅人水和谐的美丽图画。


  在广场散步的罗莉平是涟江河畔的常客,她说:“每天早晨,我都来河边晨练,下午或晚上跟老伴带着孙子过来走走。”去年7月涟江河治理完工以来,罗莉平养成了每天来走一走的习惯。


  有谁想到半年前还是一条人人躲之不及的污水沟,在经过河道治理后,成了惠水县城人民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以往每到汛期心都是悬着的,紧挨河边的1亩多地从来就没有像样的收成,小雨小灾,大雨大灾,别看二三月份河道只有三四米宽,可到汛期就能变到100多米宽,洪水漫过河堤,淹了田地和农房。现在好了,河道治理后,不用担心水漫上来了,两岸还修得像公园一样,太漂亮喽。”坐在涟江河边的罗得福说。


  贵州省惠水县涟江河只是中小河流治理后发挥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目前,中小河流治理总体进展顺利。截至6月上旬,已启动的《近期规划》1239个试点项目中,已有948个开工、269个完工,预计今年年底前,试点项目可基本全部完工并发挥效益。随着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各地中小河流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已完工和基本建成的项目在防汛抗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支持和好评。

  同一条河流,治与不治,天壤之别。湖南省双排县2010年汛期遭受特大暴雨,流域内未治理河段1.2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5000余万元,已治理河段的房屋、交通、农田未受损失。2010年安徽淮河以南地区遭受持续强降雨袭击,舒城县丰乐河部分河段接近保证水位,已完成治理的中小河流堤防保护区内群众生活秩序井然。


  许多经过治理的中小河流河段在充分发挥防洪效益的同时,还起到了恢复河道引排水功能、改善水环境和水生态等作用。重庆市南川区龙川江大观段河道整治工程,治理河道长度5公里。工程以经济实用、人水和谐为设计理念,通过采取新建生态型河堤护岸、改建行洪卡口、疏浚河道相结合的措施,以提高防洪安全为重点,注重恢复河道的排洪、供水、灌溉和生态效益,使河道防洪标准提高到10年一遇,有力地保护了沿岸的集镇、农田和森林。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河道治理后,不仅发挥防洪效益,还改善了水质,美化了河道,改善了人居环境,效益十分显著,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

  一号文件助推中小河流治理提速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为中小河流加快治理提供了强劲的新动力。文件要求,“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并明确指出:中小河流治理要优先安排洪涝灾害易发、保护区人口密集、保护对象重要的河流及河段,加固堤岸,清淤疏浚,使治理河段基本达到国家防洪标准。


  2011年4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今后5年的中小河流治理任务和完成时限,针对流域面积200~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明确要求2012年年底前提前完成《近期规划》治理任务。在此基础上,到2015年共完成5000余条200~3000平方公里中小河流重要河段的治理任务,规划投资近1700亿元。此外,针对3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中小河流,提出优先完成244条重要河流重点河段治理,规划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


  按照《总体规划》确定的治理任务,下一步,国家将进一步加快中小河流治理步伐。“十二五”期间,中小河流治理年均投资将达700亿元左右,年均治理河流1000条左右,年均实施项目约1500个。随着中小河流治理短板的补足,我国防洪体系将更加完善,民生将更有保障。

杨归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050575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