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平山:青山绿水是太行

  河北省平山县,革命圣地西柏坡所在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平山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上游,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如今,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们前往革命圣地西柏坡,接受红色革命教育的洗礼,同时也享受着平山青山绿水的太行风光。水土保持工作,让平山更美丽。

  “小雨不下山,中雨不出沟,大雨不成灾”

  作为革命老区,平山县1996年被列为太行山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县。1998年,岗南水库和黄壁庄水库被列为石家庄市的饮用水水源地,2003年被列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备用水源地,同年平山县又进入太行山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行列。

  太行山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是平山县第一个由国家安排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重点生态建设工程。2003年项目实施以来,先后投入资金3499.06万元,完成了西柏坡、元坊、苏家庄、宅北等4条小流域的治理任务。

  2009年,平山县被列为全国坡改梯工程17个试点之一,开展了岗南、黄壁庄水库库区坡改梯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平山县岗黄水库坡改梯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属2009年国家第四批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项目区位于平山县岗南、黄壁庄水库周边地区,涉及15个乡镇123个村。

  经过上述水土保持项目建设之后,平山县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治理前,项目区内的生态环境脆弱,汛期一遇暴雨,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随处可见。通过有组织、有规模地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山区经济快速发展,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通过近5年来的工作,着重对岗南水库周遍的重点小流域实施了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岗南水库和黄壁庄水库库区的整体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岗南水库上游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29.8%上升到目前的49%。

  如今,项目区的“馒头山”“光头山”全部披上了绿装,蓄水效率70%以上,保土效率达75%以上,防护效益初步显现,基本实现了“小雨不下山,中雨不出沟,大雨不成灾”的目标。以前干涸的河道有了溪流,农业抗灾减灾能力逐步增强。2009年6月,宅北小流域3小时降雨量120毫米,由于受水平梯田、沟道谷坊等工程的层层拦截,沟口没有形成洪水,仍然保持着清水出流的景象。

  “林中有村,村旁流水,人在画中”

  在太行山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平山县科学配置蓄、引、拦、排等工程,栽植了板栗、核桃、苹果等经济林果,发展了一批深加工产业,使之成为库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培育了西柏坡小流域的红色旅游、元坊小流域的生态旅游和绿色食品开发、宅北南滚龙沟的农家民俗旅游等,把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贯穿于水保建设始终。各小流域在治理过程中,按照规划要求,注重区域间的相互衔接,使一些本来自然条件较差的村庄通过治理实现了共同富裕。

  西柏坡小流域在治理中,把以革命圣地西柏坡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教育与以太行山水风光为特色的绿色旅游紧紧结合起来,以红带绿,以绿促红,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西柏坡达到了旅游和生态的互动和谐。元坊小流域等远山水土流失较轻地带,通过实施封山禁牧、封育保护,涵养水源,保护水资源,创造出了“林中有村、村旁流水,人在画中”的新景象。

  平山水保工作者始终将宣传教育工作作为促进工程治理的重要措施来抓,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水土保持,并在封禁区设置明显标志牌。如今,只要一进入平山,随处可见关于生态、封禁、水土保持等各类宣传标语。同时,他们还把目光投注到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山区经济等方面,比如在交通干线树立了“搞好水土保持、保障公路安全”的标语牌,在宅北流域树立了“搞好水土保持,发展山区经济;搞好水土保持,发展生态旅游”的标志牌,在石板、上东峪等村树立了“搞好水土保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永久性标志碑,形成了以国道为主干线,覆盖全县各乡(镇)的宣传网络,起到了长期宣传的良好效果。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1年6月30日

祝丽敏 李红岩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050575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