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我随湖南省沅陵县水利局领导一行前往栗坡水库管理所参加新老所长的交接仪式。
栗坡水库位于湘西山区的沅陵县太常乡塔子介村,距沅陵县城36公里。见我们到来,一位60多岁的老人和一位40岁左右的中年人从水库办公楼里走出来,他们就是栗坡水库老所长粟道兴和他的儿子粟登祖父子俩。
在召开的全所干部职工大会上,宣布了任免决定。这次新所长的任命是在局党组反复考察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与会职工频频点头赞同。新任所长粟登祖高兴地说:“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团结干部职工,加强业务学习,把水库管好护好。”
“宁可备而不汛尽职尽责,不可汛而不备玩忽职守。当前要搞好防汛工作,进一步完善度汛方案和防洪抢险应急预案。”打断儿子的话,老所长粟道兴激动地说,“我虽然退休了,今年我依旧会来协助你们一起搞好防洪度汛工作,一想到水库倾盆大雨的情景我会睡不着觉的。”
粟登祖及与会职工把目光一起对准了老所长,他们感到肩上从未有过的沉重。他们深知,老所长把防汛工作时刻记挂在心头,搞好防洪度汛是栗坡水库每年常抓不懈的工作重点,因此,每年汛期前,老所长便根据栗坡水库的水利特性,编写完善《防洪度汛预案和方案》,组织全所职工进行汛前安全大检查,落实防洪抢险队伍。
1998年7月18日,栗坡水库所在的流域降特大暴雨,栗坡水库第一次溢洪过水深1.3米,溢洪道底板、消力池全部被冲毁,坝脚漏水严重,有十几处管涌。粟道兴带头挑砂卵石、搬块石,整整在雨中干了近30个小时。过度劳累的他大病了一场,当他睁开眼睛后第一句话就问:“水库怎么样了?”在场的人都流出了眼泪。
2002年5月20日,粟道兴到沅陵县防汛办汇报库区移民工作,当晚沅陵境内普降特大暴雨,他担心水库的安全,连夜冒雨步行30多公里路赶到水库,落实防洪抢险有关措施。在他的精心安排下,栗坡水库在倾盆大雨中安然无恙。因工作突出,成绩斐然,2002年他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抗洪救灾先进个人”称号,荣获一等功殊荣。
“做事先做人,干事勤为先。”这是粟道兴的行为准则。粟道兴原来在沅陵县丑溪口乡丑溪口村村委会和丑溪口乡镇企业办公室工作,1981年5月,组织安排他到正在修建的栗坡水库工作,他二话不说,打起背包就出发,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步行20多公里赶到水库工地。他发扬“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斗志和民工们一起同吃南瓜、同住简易工棚、同劳动。之后,在所长的岗位上,他一干就是20多年,水库周围的每一株青草,每一棵小树,他就像对待职工一样,当作他心中的最爱。
干了一辈子的水利工作,他的“水利故事”讲不完。
从30几岁起,他就挑着被子来到这偏僻的塔子介村修建栗坡水库,头顶星星,脚踏泥泞,一锄一锹地担土挑砂,水库大坝、溢洪道、发电厂房、灌溉压力隧洞等枢纽工程无不凝聚着他的心血。干流长度7.3公里,正常蓄水位267.5米……,这些枯燥的数据在他的眼里就是一组组跳动的音符。为了解决职工的住宿问题,1996年他多方筹措资金60多万元修建了“栗坡第一楼”,共3层12套980多平方米,改善了全所干部职工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为争取除险加固资金,他不顾风湿顽疾多次前往北京、长沙、怀化等地“磨嘴皮”,在他的努力下,620万元的除险加固资金终于“尘埃落定”。从2007年到2009年5月,栗坡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在施工期间,他吃住在工地,严查每一道工序,细核每一组数据,整个工程未出现任何安全事故。
粟道兴始终保持上进心,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他时刻告诫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水库管理所当作自己的家,他视同事为亲人为朋友,每当所里的干部职工有红白喜事,他都前去祝贺或慰问,让职工感到党组织的温暖,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与信心。
是父亲的“水利情结”感染了儿子。2007年在广东阳江打工且有着丰厚待遇的粟登祖,毅然回到了父亲的身边,回到了久违的栗坡水库测量水位、计算流量等。今年6月20日,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粟登祖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7月,粟道兴被沅陵县委评为“十佳爱岗敬业党员标兵”。
在暖阳的照耀下,眼前的“栗坡第一楼”分外耀眼。在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引下,栗坡水库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