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还须作好防大汛、抗大旱的思想准备。”星期天,刘国华在办公室忙碌着。作为江苏省金坛市防汛办公室副主任,共产党员刘国华深感肩上责任的沉重。
“从茅山东麓到洮湖之滨,我们翻山越岭,走村入户;那一行行足迹留下美丽的诗篇;我们披星戴月、头顶骄阳,汗水和雨水一起流淌,青春与激情一起燃烧……”他又想起去年在金沙广场举行的诗歌朗诵会上朗诵的《我们是光荣的水利人》中的诗句。
青春无悔,青春无价,20年的青春闪耀在水利一线。刘国华思忖着,拎着雨鞋、背着检查工具下乡了。
6月的一天,天阴沉得厉害。
“刘主任,东进水库目前水位较高,大坝低涵处轻微渗漏,麻烦您过来检查一下。”刘国华接到水利站的电话,二话不说驱车往水库大坝驶去。
到了水库,豆大的雨点砸得人睁不开眼。东进水库低涵为直径60厘米的钢筋混筋土圆管涵,长期渗漏但原因不详。
刘国华麻利地换上雨衣和雨鞋,毫不犹豫地跳入涵闸。
直径只有60厘米的涵洞,由于淤泥沉积达20多厘米,穿着雨裤根本无法前行,他干脆脱去雨裤,带上强光手电筒、数码相机,低着头,“猫”下身子,趴在小滑轮车上,一点一点向涵洞深处滑去。滑了不到10米,涵管内淤积杂物越来越多,小滑轮车被杂物卡住无法动弹,涵管内闷湿的空气使他眼镜一片模糊,呼吸几近窒息,豆粒大的汗珠从额头流下。他成了“不速之客”,被惊扰的蚂蝗从手臂爬过,五角钱硬币大小的蜘蛛从额上掠过。
无法直立,无法掉头,眼前一片漆黑,涵洞随时都有塌方的可能,怎么办?
“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在危难时刻发挥作用!”面对危险,刘国华丝毫没有退却,他迅速地冷静下来,把手电筒和数码相机放在小滑轮车上,双膝跪在淤泥中,慢慢推着小车向前爬去。
爬一段,观察一段,记录一段,拍摄一段。85米长的涵洞,他用双膝在淤泥中爬行了40分钟。当他从涵洞里出来时,汗水与泥水湿透了全身,成了“泥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是汛前还是汛后水利工程安全大检查,刘国华总是抱着认真负责和一丝不苟的态度,全市24座小水库涵洞他都要进去仔细检查,逐一“过堂”,为小水库安全论证提供第一手资料,也为金坛市水库安全度汛奠定了基础。
“群众利益无小事,防汛责任重于泰山。作为水利人,就必须具有吃苦耐劳和乐于奉献的精神。”20年来,刘国华的足迹遍布全市所有水库大坝,有人称他是丘陵山区的“活地图”。汛期,他对全市所有水利工程及雨情、工情、灾情等了如指掌,并根据相关信息拟定调度方案,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人称他是“防汛参谋长”。
刘国华只求付出不求回报,他的质朴感染了身边每一个人,平凡的一言一行激励着身边每一个人。近年来,他多次受到金坛市人民政府嘉奖,被授予“全省防汛防旱先进个人”称号,被评为全市道德模范。
“让党旗在水利一线飘扬,是水利战线每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共产党员刘国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青春与热血,谱写出一曲曲敬业、奉献和进取的人生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