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让沈学祥感到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屋前村后的小河,水又流动了、变清了。沈学祥曾经非常伤感地想念小时候家乡小桥流水人家的时光,但2006年以后,他又看到了希望。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村里的小河又仿佛重新被注入了生命和活力,一年又一年,水清了,鱼也来了。几年了,家住江苏吴江铜罗的沈学祥一直不明白,已经脏了不流动了很多年的小河,怎么会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当然,远在吴江铜罗的沈学祥不会知道,从2002年开始,负责望虞河和太浦河控制性水利工程管理的苏州管理局就再也没有汛期和非汛期之分。现在苏州管理局的陈万军局长,汛期要忙防洪调度,非汛期要忙“引江济太”流域水资源调度,一年到头基本没有空闲时间。位于吴江庙港的太浦闸,是太湖向江苏、浙江、上海等下游地区供应太湖清水的控制性工程,1997年以后就在太浦闸工作的邹爱平,2002年以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太浦闸的运行调度和管理任务比以前增加了很多很多。过去,太浦闸在没有防洪调度任务的时候,都是关的,现在不同了,为保障水源地供水安全,太浦闸一年四季基本都是开的,每天都向下游供水。
当然,沈学祥同样不会知道,远在上海的太湖流域管理局,是与他们村小河水质变好关系最密切的决策机构。2002年以来,为了增加太湖流域水资源总量,保障水源地供水安全,改善太湖和流域河网水质,太湖流域管理局的同志们付出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辛勤劳动。
上海市纪念路480号,是太湖流域管理局所在地,2002年“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工程启动以来,一直负责参与水资源调度的林荷娟,就很难再有照顾家里的时间,加班加点成了她们最经常的事。2007年5月底,为应对太湖蓝藻暴发引发的无锡供水危机,太湖流域管理局全局动员,全力以赴投入应对供水危机的战斗。在2007年5月下旬到6月中旬的一段时间里,太湖流域防汛调度中心的灯火一直是通明的。从局领导到普通职工,大家为了尽快让无锡人民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每天深夜都要进行了“引江济太”调度会商,根据前方监测的调水水量、入太湖水质和水源地水质变化,及时研究完善调水措施。
无锡的普通市民不会知道,2007年5月以后,为了在第一时间掌握无锡供水水源地的水质变化情况,水文水资源监测局的陆铭峰和他的同事们每天都要在无锡的贡湖南泉水厂进行实时监测。陆铭峰在南泉水厂的取水口一待往往就是一天,为向太湖流域管理局及时报告水质信息,他既要忍受烈日的暴晒,更要忍受蓝藻强烈的腥臭,同时还要牵挂妻子和刚出生的孩子。
虽然,2002年以来,为了太湖流域人民群众的安危和幸福,太湖流域管理局的同志们牺牲了很多很多,但他们始终认为,为流域人民群众营造生态良好的环境是他们应有的职责。
作者单位:太湖流域管理局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08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