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射阳县海堤管理所副所长王道祥,原是一位农民。他白手起家,根扎黄海之边24年,先后投入3300多万元兴建水利设施,让百公里海堤两侧沉睡多年、荒芜贫瘠的数万亩滩涂焕发勃勃生机,成为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黄金海岸”。
52岁的王道祥,原为江苏省射阳县海河镇高华村人。计划经济年代,土地属集体所有,种什么、怎么种,都听上面指挥,就连农民什么时候出工、干什么农活都有专人安排,农民没有任何自主权。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滋润着农民的心田。“这么一大家人挤在一起,仅靠几亩耕地养家,何日才能出头?”面对新婚妻子,王道祥感到十分内疚,并盘算起外出挣钱的出路。凑巧,邻村有一条10多吨水泥船出让。王道祥主动上门先租后买,带着妻子上船,边学边干搞起水上运输。行船在外,见多识广。王道祥看到海边中路港地段海堤两边的滩涂荒地,深知土地的珍贵:“若能将这一大片地开垦出来种粮植棉,该有多好呀!就来海边搞开发吧!”王道祥兴奋地与妻子商量。“你不是说疯话吧,这里的土地想要就要?”妻子做梦也没想到,时隔几月,竟成现实。
1984年春,射阳县为了开发利用沿海滩涂资源,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县内西部人口稠密乡镇农户迁移海边落户。故土难离。县政府移民海边的任务下达到镇村后,干部们大会宣传、小会讲,甚至入户动员,然而迟迟没人报名。
“麻烦给我填张表。”在外赶回的王道祥主动找到村干部,第一个报了名。
“老家再穷毕竟有你口饭吃,遇事有人相帮。”父母开始说什么也不允,可经不住王道祥软缠硬泡,只得叹口气默认了这件事。
王道祥处理了运输船,携着妻子,一担“挑”起全部家当,辗转摸到当初看中的那块滩涂荒地上,因陋就简搭一小棚住了下来。此时,他才得知这片滩涂是县海堤管理所的辖区。
“5块钱一亩,我承包1000亩。”王道祥拿出搞运输攒下的积蓄,与海堤管理所签下5年承包合同。先搞水产养殖,可需筑圩成塘,这是一笔不小的投资。按照海堤管理所的规划要求,夫妻俩整理场地,又向亲戚朋友及银行借贷,花钱雇工干了起来。
提起当年,黝黑显老、满脸沧桑的王道祥感慨不已。在人烟稀少、咸风刺脸的滩涂上,不仅缺电少水、交通闭塞,文化枯燥,生活不易,更可怕的是夏秋汛期海潮上涨、涝水下压,一旦潮高水大就会遭受灭顶之灾,将一年的投入和希望吞噬。还有比蚊子还小、普通蚊帐无法阻隔的“海狗子”,咬起人来钻心地疼,让人无法安然休息。
经过几个月的开挖整理,鱼塘初步形成,从没搞过水产养殖的王道祥虚心拜师,边学习边实践。原本第一年对收益不报多大希望,但出人意料,他竟获得纯利过万元。
首战大捷,让王道祥对水产养殖充满信心。后来,尽管也曾遇到坎坷和挫折,但他坚持了下来,并识了许多字,购回水产养殖技术和法律等方面的书籍研读,提高养殖和管理水平。
王道祥科学开发滩涂,善于经营,早已是外来“闯海人”的佼佼者,许多人追随他,成为滩涂开发的一部分。1994年,海堤管理所在中路港设立水土资源管理站,特地聘请他任站长。仅1995、1996两年间,他自筹1000多万元资金,在辖区内新建水利、电力、道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开垦近5000亩荒滩,建起旱可耕种、水可养殖的种养生产基地。
“搞水产养殖,就数王道祥点子多。”2001年,不甘寂寞,敢冒风险的王道祥,又大胆承包大丰市境内1万多亩滩涂,新建养殖区。建成后,自己留下2500亩,其余转包给外来养殖户。
黑鱼凶猛,喜食幼鱼,是水产养殖的忌讳。王道祥投放苗种时就考虑混养一大批繁殖率极高的鲫鱼,通过食物链以黑鱼减少鲫鱼密度。他的这步险棋出人意料地喂养出了大青鱼、大黑鱼、大鲫鱼,一时间成为商贩们的抢手货,取得令人羡慕的经济效益。
射阳县海堤管理所肩负沿海百多公里看潮守堤重任。由于鞭长莫及,对所辖范围内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充分,零打碎敲发包给农户种植或养殖,未能形成规模经营,获取的经营收益较低。
为能最大限度挖掘水土资源效益,增强水利自我发展能力,2005年4月,经县政府批准,有关方面对1.8万亩水土资源经营权进行公开招标,实行整体发包经营。王道祥转让出大丰县境内的承包水面,积极参加投标,最终以第一年交236.9万元,以后每3年递增100万元,到2014年累计交3700多万元的标的中标。
“开什么玩笑,王道祥中魔了?这白纸黑字到时要拿出钱来的!”熟悉他、关心他的人,为他捏了一把汗。
“大不了我把这些年在海边挣的钱再还给海边就是了。”王道祥自信地安慰着人们。
合同签订,海堤管理所主管部门县水利局破格聘他为经营副所长。王道祥邀请技术人员参与,按照“宜林则林、宜水则水、宜种则种”的思路,对所属地段水土资源开发进行全面规划,并有计划地组织实施。3年来,他先后投资800多万元,挖土近百万方,开挖疏浚引排河道50多公里,平整新增耕地324亩,新建泵站6座,架设高低压线路80多公里,新添变压器14台,生产、养殖、经营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同时,因地制宜,沿海堤新栽补植意杨、刺槐11.3万株,全力构造“绿色长城”。目前,随他承包滩涂从事种植、养殖业的农户已有300多户。
王道祥把青春年华献给了黄海之滨,用智慧、勤劳和汗水唤醒滩涂,使其吐金生银奉献社会,改变着一大批人的生活。秋到海堤,水天相连的大海映衬着树绿、鱼跃、棉白、穗黄的景致是那么色彩斑斓,这里已成了人们心中向往的希望之地、财富之地。
作者单位:江苏射阳县水利局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08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