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故居——中山


2008-12-30

  中山市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西岸,东临广州市番禺区,南连珠海、澳门,西与江门市一河之隔,北临佛山市顺德区,行政辖区总面积1891.95平方公里。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51万人,有旅居世界89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80多万人,是广东省著名侨乡。

  1983年12月22日,中山县改为中山市(县级),1988年1月7日升格为地级市,是广东省仅有的两个不辖县的地级市之一。

  中山市全境在珠江三角洲腹地,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中高周低,平原地区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由大陆架隆起的低山、丘陵、台地和珠江口的冲积平原、海滩组成。平原及滩涂占总面积68%,低山、丘陵、台地占总面积24%,河流占总面积8%,海岸线长26公里。

  中山市属低纬度滨海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量多、强度大,多年平均降雨量1762毫米。中山境内河道纵横交错,有主干河道、河涌支流共311条(段),其中市管(围内)298条(段)、总长997公里,多年平均入境水量2663亿立方米。全市过境河流众多,珠江八大出海口门之中的磨刀门、洪奇沥、横门流经中山,多年平均出境水量2676亿立方米,占西北江年均径流量的68.1%。

  丰沛的雨水、过境客水和密布的河流,为中山市的灌溉、养殖、航运、供水等带来极大便利。然而,由于地势低洼,全市超过1/4的耕地处于珠江基面以下,90%人口生活和工作在洪水警戒线(珠基3.5米)以下。另一方面,全市降雨时空分布不均,83%的降雨量集中在汛期,有明显的暴雨天气特性,易发生暴雨涝灾。河道径流季节分配不均,枯水期仅占年径流量的22.3%,此时江河水位低,海水倒流上溯形成咸潮,影响居民生活和生产。

  有史以来,受洪涝、台风暴潮、旱咸侵袭一直是中山市的心腹之患,且随着全球环境恶化,中山的防汛任务显得尤为艰巨。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08年12月30日

作者:
SRC-75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


新闻 | 资讯 | 商务 | 文化 | 社区 | 服务 | 出品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