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改革开放中堤围得到“强筋壮骨”的城市


2008-12-30

  改革开放之初,珠海市的堤防防洪标准普遍偏低,存在多处险段,水闸大多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部分建于20世纪50年代,年久失修,甚至处于危病状态,设计挡水标准较低。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提升水利工程的防灾减灾能力被列入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以2003年广东省开展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为契机,全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水务,计划在8年内投资约24.8亿元,建设西部海堤加固工程和东部城市防洪工程,以保障全市123.6万人与55万亩农田耕种面积的安全,确保珠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目前,全市达到20年一遇设计标准的堤围有314.7公里,50年一遇设计标准堤围有43.16公里,水闸的加固扩建或新建工作也在加速推进中。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08年12月30日

作者:
SRC-75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


新闻 | 资讯 | 商务 | 文化 | 社区 | 服务 | 出品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