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源头涌春潮 水利建设谱华章——改革开放30年青海水利发展成就回顾


2008-12-23

  青海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 于丛乐

  因美丽的青海湖而得名的青海是一个与水有着不解之缘的省份。“黄河之水天上来”“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黄河、澜沧江从江河源头一泻千里,飞流直下,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史,青海因此而享有“江河摇篮”“中华水塔”的美誉。然而,水的故乡水资源并不丰富,全省长江、黄河、澜沧江、内陆河四大流域的水资源总量只有629.3亿立方米,全省每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平均水资源仅为8.8万立方米,只有全国平均值的1/3,居全国各省区第27位,属典型的缺水型省份,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制约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圣人之治,其枢在水”。改革开放以来,青海水利部门乘改革开放东风,沐西部大开发雨露,水利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发展篇章。

  30年来,水利人用汗水收获着希望,用勤奋谱写出辉煌。5000多项水利水电工程、7970多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45.2万人1141.6万头(只)牲畜饮水解困、80处万亩以上灌区、152座水库、604.48公里河流堤防、180座水电站……单调的数据闪烁着改革开放的智慧之光,折射出水利人“献身、负责、求实”的行业精神!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青海省水利部门对新时期治水思路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一方面从保障防洪安全、粮食安全和供水安全出发,明确了东部干旱区、柴达木盆地工业发展区、环青海湖地区和三江源生态保护区水利工作的整体架构,并集中力量抓实农牧区饮水解困和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另一方面,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积极实践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从农业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努力推进水土流失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思路。水利重点工程建设速度加快。46.92亿元的水利建设投入,带动了一批重点水利建设项目,黑泉水库建成运营,盘道水库下闸蓄水,西宁第一污水处理厂竣工投产,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一期工程、西宁第七水源和第二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调水总干渠建前工程顺利实施。同时,对14处灌区进行了配套和节水改造后灌溉能力增强,改善和新增灌溉面积84万亩;完成草原节水灌溉面积5.5万亩;东部旱区建成集雨水窖8.3万眼,为粮食增产起到了安苗补灌的作用;第四批6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成效显著,新增小水电装机容量12.28万千瓦,带动了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水务一体化改革、水利产权制度改革、水管体制改革、节水型社会建设、用水者协会等水利改革和水利管理不断加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建设等新兴事物不断涌现,水利法制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一个集防洪、灌溉、供水、水保、发电于一体的多功能水利网络基本形成,水利在防御水旱灾害、保障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迎着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曙光,青海又迎来了国家扩大内需、支持青海等藏区发展的历史性机遇。面对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区域性、工程性缺水严重的实际情况,青海水利部门将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根据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四区、两带、一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骨干水利工程建设为龙头,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升水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化水资源的科学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通过兴建一批水利骨干工程和民生水利项目,努力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青海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建设工程水利,加快推进关系当前、影响长远、体现科学发展的重点水利项目。近期着力抓好湟水北干渠一期工程建设,调水总干渠可研报告审查,利用亚行贷款建设李家峡、公伯峡灌区,重点水源工程,青海湖流域生态建设保护规划水利项目,重点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前期工作;编制完成拉西瓦南干渠可研报告;加快西宁市城区河道及三县县城防洪工程利用世行贷款项目的审查审批和世行评估工作。

  二是建设资源水利,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规划工作,努力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重点是全面推进取水许可、水资源有偿使用和水资源论证制度的有效落实,加强水资源需求管理;探索推进以用水总量控制和用水定额管理为核心的水权制度体系,促进水权有序流转,维护用水公平。同时,结合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建议完善现有水务管理组织架构,强化涉水事务的统一管理。抓好西宁市、格尔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国家级)试点工作。

  三是建设民生水利,着力实施反映民意、惠及民生,体现以人为本的民心工程。当前,要突出解决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民生水利问题,如防汛抗洪、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活保障的民生水利问题,如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农村电气化县建设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民生水利问题,如灌区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直接关系城乡人居环境的民生水利问题,如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城乡河湖沟道整治等。

  四是建设生态水利,逐步创建人水和谐,建设秀美山川,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水生态文明。继续坚持以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为主线,自然修复和人工治理相结合,依法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水资源保护工作,重点抓好淤地坝、黄河长江源区生态预防保护、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青海湖流域生态建设保护规划水利项目和日元贷款项目等工程的实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海水利工作又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春天,青海水利人将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努力探寻欠发达地区实践可持续发展治水新思路,着力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在构建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历史进程中续写新的治水篇章。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08年12月23日

作者: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


新闻 | 资讯 | 商务 | 文化 | 社区 | 服务 | 出品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