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机焕发 活力绽放——北京市水务(水利)改革与发展纪实


2008-12-12

  1978年,一场从南到北,从农村到城市的旷世改革在中国拉开了大幕。

  她如春风化雨,滋润、催生着中国经济和社会向新目标进发的生机和活力。

  30年来,北京水务(水利)也和全国水利系统一样,经历了变革、创新、发展、收获的艰辛过程与豪迈岁月。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北京水务(水利)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坚持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从北京的市情、水情出发,不断探索新的治水思路,在管理体制改革、水资源循环利用、水环境治理、节约用水、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与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首都特色的治水之路,取得了辉煌成就。

  这些成就,在完善北京水务基础设施、提高水务服务能力的同时,也有力支撑了首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为今后首都水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体制改革迈大步
  “一龙”管水写新篇


  北京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城市,境内没有大江大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米,缺水成为制约首都发展的主要“瓶颈”。由于历史原因,2004年以前,北京市水资源管理处在“多龙管水”、条块分割的状况。职责交叉、事权不清等体制问题,客观上影响了水资源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利用效率的提高。

  20世纪80年代初期,北京市经历了5年干旱,水资源紧缺矛盾凸显。面对这一难题,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理顺水管理体制提到了议事日程。1981年,北京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为主任的水资源委员会,对统筹全市水资源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作为决策部门,不可能具体组织实施水事事务。

  1985年,北京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领导到英国学习考察水管理模式,开始提出组建水务局的设想。1991年,市政府调研水管理体制,提出统一管水的改革方案。1995年,北京市政府机构改革期间,再次提出理顺水管理体制的建议。2000年,市政府进行新一轮体制改革,对原有涉水管理职能进行调整,明确水利局统管水资源的职能,但供水、排水、城市节水仍由有关部门负责。

  1999—2004年,北京连续遭遇6年干旱,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的局面,统一水资源管理体制迫在眉睫。

  2004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改革北京市管水体制,撤销市水利局,组建市水务局,统一管理全市涉水事务。这标志着北京市结束了“多龙管水”的局面,确立了“一龙管水”的新格局。

  北京市水务局成立后,各郊区区(县)相继成立了水务局。截至2005年年底,全市14个郊区区(县)全部建立水务局,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调度。乡镇突破行政区划,按流域陆续组建114个基层水务站,全市成立了125个农民用水户协会和3927个村分会。至此,全市从上到下形成四级水务管理体制。

  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水务局新闻发言人毕小刚介绍说,新的水务管理体制,实现了从水资源的保护、利用,供水、节水、排水、水环境治理、再生水回用的全面管理,为优化配置水资源,改善城乡水环境,保障首都水安全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体制保障。

  科学配置水资源
  从传统水源支撑变“五水”联调


  多年来,北京市在保护利用好传统水源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水源,逐步形成了地表水、地下水、雨洪水、再生水、外调水“五水”联调的用水格局,确保了首都的水资源安全。

  山区是北京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源地,全市84座水库有82座在山区。为保护水源,北京水务局制定了水源保护规划,划定了6000多平方公里的水源保护区,在重点区域内全面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从山顶到山底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有效保护了首都饮用水水源安全。

  变防汛为迎汛,大力开展雨水收集,有效利用雨水。在城区修建集雨池483个,并建设下凹式绿地,收集屋顶、硬化路面的雨水,使城区雨水收集能力达到近2000万立方米;郊区平原因地制宜,利用沙石坑、低洼地、旧坑塘收集雨洪;山区利用小塘坝收集雨洪。目前全市累计建设集雨工程983处,收集雨水能力近4000万立方米。

  开发利用再生水资源是缓解北京水资源紧缺的重要手段。从2000年开始,北京把再生水作为重要水源列入水资源调度和配置中。与此同时,随着南水北调北京段的建成通水,外流域的新水源也已纳入北京城市供水管理系统。

  科学治理河道
  人工渠变为生态河

  北京市六环以内河道有52条,总长520公里。这些河道、湖泊是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发挥着供水、排水、调蓄洪水的重要作用,也为古都北京的迤逦风光增添着灵动色彩。

  然而,由于缺水等原因,上世纪70年代末,北京城的部分河道、湖泊出现水质混浊、污黑发臭的状况,一时成为沿河市民街谈巷议的话题,更成为市、区(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市党政领导十分关注的问题。

  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市按照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要求,提高城市河道的治理标准,先后疏浚了亮马河、北护城河、清河、万泉河等河道,提高了排洪能力,改善了河道两岸环境。1998年,城市中心区水系开始治理,前海、后海、北海、什刹海等“六海清淤”完成后,昆玉河、玉渊潭、南护城河、通惠河、高碑店湖等治理加紧进行,沿途35公里长的水面连接之后,实现了“水清、岸绿、流畅、通航”的治理目标。

  城市水系治理虽取得重大成果,但由于历史原因,当时治理河道重点在防洪排涝上,河道裁弯取直,河底河岸用水泥衬砌,被称之为“三块板”“人工渠”。

  随着治水理念的转变,北京水务部门按照生态自然标准治理河道,取得可喜成效。尤以蜿蜒于北部城区的转河治理,开创了生态治河的新纪元。在宜弯则弯、宜宽则宽的设计理念指导下,恢复自然生态、体现人水和谐的河道蜿转曲折,自然延伸;两岸种植了20余种水生植物,滨河地区成为景观近人、环境宜人的亲水空间;沿河建造的历史文化园、生态公园、叠石水景、滨水游廊、亲水家园、绿色航道六大景区40个景点,成为3.5公里河道两岸优雅宜人的风景线。

  凉水河是一条横穿市区的防洪与排污河道,很长一段时间以黑臭河之名而被市民抱怨。2004年,市政府把凉水河治理列为为民办的56件实事之一,开始进行大规模整治。在“以人为本,生态治河”理念指导下,凉水河干流主体、治污截污、绿化美化等八项工程在治理中均体现了人水相亲、回归自然的特点。河道两边种植了银杏、油松等乔木和菖蒲、芦苇等水生植物,岸边汀步石为人们提供了亲水平台。随着河道内水生动物的出现,多年的臭河终于显露出生机。

  提起凉水河的变化,家住丰台区海户西里小区的蔡大妈滔滔不绝地说:“凉水河治理前,那可叫臭味熏天,一到夏天就是再热,居民也不敢开窗户,夏天乘凉遛弯只能是一种奢望。现在好了,不仅河不臭了,河两岸还种了树,栽了花草,修了河中景观,到了夏天,花红柳绿,水景很漂亮,沿河两岸到处可以看见放风筝、遛弯的居民,河边那块绿地是小孩嬉戏、踢球最喜欢的地方。”

  尤其受到群众称赞的是,随着2001年北京申奥的成功,北京市水务部门在“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的指导下,加大了河湖治理的力度,加快了河湖治理的进度,使日新月异的城市河湖不断增添迷人的光彩。

  奥运会召开期间,全世界的客人以及国内游客都从心底为新北京、新奥运喝彩。他们除深切感受举世盛会的壮观和震撼外,另一个深切的感受,就是北京如诗如画的碧水蓝天。俯视古都北京,环绕京城、遍布四处的河湖,犹如条条玉带、串串项链,把古老的北京装扮得更加美丽多姿。

  全社会广泛参与节水
  全市年节水1亿立方米

  节水是一个城市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节约用水对北京这样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来讲显得尤为重要。

  多年来,北京市加大节水管理工作力度,综合运用经济、工程、法律、科技、行政等措施,加之全社会广泛参与节水,节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全市人口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800万增加到现在的1600多万,生产总值由300亿元增加到3300多亿元的情况下,用水量却逐年减少,全市年总用水量从1998年的47.8亿立方米下降到2007年的34.4亿立方米,且连续实现每年节水1亿立方米,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持了首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2002年开始,北京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取水许可制度,推行计划供水、定额管理,落实节水责任,节约有奖,超额处罚。对用水大户实行合同管理,制定用水指标;压缩社会单位用水指标20%,实行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实施全面计量管理,地表水取水口全部加装实时用水监测计量装置,全市4万多眼机井安装了水表,部分区(县)实行了IC卡计量收费。

  工业用水加强节水技术改造,建设节水技改示范工程。目前已累计完成节水重点技改项目4073项,节水量近2000万立方米。全市关停、搬迁高耗水企业188家,化工、冶金行业水重复利用率分别达到97.8%、96.1%。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从2001年的83.4立方米减少到2007年的41立方米,连续10多年实现负增长。

  2007年,农业的清水利用量由2004年的12.6亿立方米下降到10亿立方米,摘掉了“用水老大”的帽子。

  城市公共绿地、市政公共绿地、街道社区绿地等城市园林绿化推广使用节水微喷灌技术,年节水达1000多万立方米。

  在城市居民节水方面,全市实施了节水器具市场准入管理,非节水器具全部退出市场,城区公共场所节水器具全部普及,家庭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85%。

  家住宣武区广外车站东街社区甲9号院的市民张英,一家五口,四世同堂。按北京市人均用水3立方米每月的标准,她家每月可用15立方米水,而实际生活中她家每月只用9立方米。说起她家的节水经,退休前曾是教师、现担任社区节水义务宣传员的张英如数家珍:“我家洗菜、洗衣等生活用水都要多次利用。洗菜的水留下洗碗,洗衣的水留下拖地、冲马桶。夏天,接了洗菜、洗碗的水还浇院里的树木和花草呢。”这位亲身经历过上世纪50年代北京用水先买水牌再买水吃的中学教师,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影响着家人和周围的邻居。

  广泛宣传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节水,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管理等手段促进节水,是北京抓节水工作的一个特色。为增强全体市民的节水意识,全市中小学专门开设节水课,做到节水教育从儿童抓起,并向全社会推介节水先进模式,表彰节水先进典型。现在,市民和社会单位节水意识普遍增强,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目前,北京已建成近2000个节水型小区。

  北京水务局节约用水办公室主任王明明接受采访时说:“30年来,北京节水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全民节水意识的增强,这为北京建设节水型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供水能力增强
  日供水达295万立方米


  改革开放30年,北京城区的供水事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目前北京市区拥有水厂11座,供水管网由3400公里,发展到现在的8000多公里,日供水能力从100万立方米增加到295万立方米,供水服务面积达到800多平方公里。

  北京供水坚持走集约型、内涵式发展之路,以确保首都供水安全为中心,依靠科技、体制、管理、服务创新,取得了管理、工艺技术、水质等方面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的好成绩。

  随着北京城区面积不断扩大,供水范围发展到五环以外,自来水管网覆盖率也不断增加,涵盖近郊区县近千平方公里,供水管线每年增长280公里。面对如此庞大而复杂的地下供水管网,北京供水行业始终依靠科技提高管理水平,在城市中心区,二环、三环、四环重要桥区及干线上安装了3700余个“电子眼”。随时收集反馈信息;在供水抢修中广泛应用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等先进技术,使管网运行更加安全。

  随着供水事业的发展壮大,北京供水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他们以“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准,把提升服务水平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市民享受更为高效、便捷的供水服务。实现了为城区120万户居民自来水查表到户,延续50余年、用户轮流收费的交费方式成为历史;新增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收费功能,用户足不出户即可查询及交纳水费;组建客户服务中心,形成了供水报修、业务受理和咨询等多功能的供水服务体系。

  污水处理快速发展
  年处理污水10亿立方米


  截至2007年,北京城区建成9座污水处理厂,郊区卫星城建成31座中型污水处理厂,年处理污水10亿立方米,城区污水处理率达92%;再生水回用量4.8亿立方米,回用率达53%。

  北京市水务局排水管理处处长齐京军用数字、成效解读了改革开放30年北京排水事业的发展变化:“北京排水事业历经3个发展阶段,即污水收集、自然排放,污水收集、达标排放,污水收集、达标处理、再生水利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北京排水事业的内涵不断拓延,设施不断完善,污水处理范围不断扩大,处理能力不断增强。”

  1990年以前,北京没有污水处理厂,城区污水是顺着清河、凉水河、北运河向下游排放的。1990—2000年,北京建成了北小河、高碑店、方庄3座污水处理厂,日污水处理能力达108万立方米,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40%。

  特别是2001—2006年的5年间,北京市以奥运为契机,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步伐,初步建成了城市污水达标处理、污水达标排放、再生水利用的网络体系,为节约首都水资源、改善城市水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完成再生水回用率50%的奥运水环境目标,北京市投资10多亿元建设再生水回用设施。截至2007年年底,北京建成再生水厂4座、再生水泵站2座,铺设管线460公里,日供再生水能力96万立方米。

  北京市排水集团采用先进的MBR和反渗透处理工艺建成的北小河再生水厂主体工程,奥运前就开始向“龙形水系”供水,每天有1万立方米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的再生水注入奥运中心区,有力保证了奥运中心区的景观用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再生水已成为北京工业冷却、园林绿化、河湖景观、农业灌溉、市政杂用的又一新的稳定补充水源。特别是城区再生水利用已覆盖北京6座热电厂,去年用水量达1.17亿立方米。这对伴随改革开放30年而起步、发展的北京排水行业来说,无疑是个引以为豪的成绩。

  “在改革大潮推进下,北京排水用20年时间实现了污水处理从无到有,从单一的仅为城市卫生环境服务,发展到现在既能为北京城市节水、水循环利用提供基础服务,又能为北京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再生水资源支撑的排水行业的跨越。”齐京军说,“北京排水20年完成了欧洲国家100年完成的事。”

  攻坚克难
  让农民喝上放心水


  长期以来,北京郊区4000多个村的329万农民饮水一直以5000眼机井和若干大口井为水源,达到生活饮水标准的仅130万人,京郊14个区(县)仍有199万人饮水标准低。此外,为保北京城区供水,进入新世纪,京郊相继建设了怀柔、平谷、张坊3个应急水源工程,取水区内15万农民的饮水也出现困难。

  面对郊区百万农民饮水不安全的形势,北京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在确保城区安全供水的同时,把郊区农民安全饮水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并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专题研究,重点部署。

  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2004年,市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调研,重点研究解决农民安全饮水问题。随后,北京市水务局制定了《北京郊区农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规划》,明确提出从2005年开始,到2007年,用3年时间,每年解决3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到2008年,使京郊329万农民全部实现饮用安全水,其中70%的农民基本达到城市供水标准。

  2004年9月开始,北京水务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500多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对全市4000多个村的水源井水质进行化验,逐一查清了饮用水水源井周边的环境状况。

  通过实施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多种模式建设优良工程,创新建管机制,有效保护水源等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2005年一年解决6个郊区县414个村30万人的饮水水质不达标问题,30万农民喝上了放心水。同年,市水务部门还对低标准自来水供水进行改造,并解决山区3.5万农民饮水困难问题,这样又解决21万农民饮水问题。2006年,又有32万农民饮水达标。截至2006年年底,全市已有216万农民实现饮水安全。2007年,借奥运会在北京召开的东风,北京市发改委、水务局等部门通力合作,一鼓作气,又解决了通州区、大兴区、顺义区等9个区(县)30多万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房山区良乡镇南刘庄村400多村民是今年5月吃上安全水的。村支书姜玉荣为记者描绘了饮水安全工程给村民生活带来的变化:“30年前,俺们村吃水那真叫困难,全村人吃水仅靠一口井。1980—2007年,村里搞了几次改水,在市、区水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村民从仅靠一口井排队挑水吃,到吃上单村供水的井水,再到如今家家户户通上自来水,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姜玉荣说,“有了安全可靠的自来水,俺们也和城里人一样,用上抽水马桶,可在自家洗淋浴。村民不光生活质量提高了,生活环境也变好了。”

  实现农民饮水安全,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水平。同时,也为京郊农民走向文明、富裕创造了基础条件。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08年12月16日
作者: 俞亚平 郑秋丽 王健康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


新闻 | 资讯 | 商务 | 文化 | 社区 | 服务 | 出品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