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流域:重大水利改革举措


2008-12-12

  建立流域规划修编协调会议和专家咨询组工作制度

  2007年3月,松辽委在长春组织召开了松花江、辽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协调会议第一次会议。来自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的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委、水利厅以及交通部黑龙江和松辽水系航运规划办公室、东北电网有限公司的代表,一致同意实施《松花江、辽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协调会议制度》和《松花江、辽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专家咨询组工作制度》。

  这种科学民主、平等协商的新机制,为科学、合理地编制规划以及今后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进行水权制度探索和实践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松辽委有效开展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研究和试点工作。先后组织水资源使用权初始分配原则及程序研究、松辽流域微观用水定额指标体系研究、水资源使用权初始分配类型和拥有期限研究、政府预留水量研究、松辽流域国际河流中方侧支流水资源使用权初始分配问题研究、水资源使用权初始分配协商机制研究等6项专题研究工作,其中4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松辽委开展了大凌河流域和霍林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试点工作。

  这些专题研究成果在松辽流域水资源使用权初始分配和未来的水管理中,对如何建立政府宏观调控、流域民主协商和用水户参与的协商机制等工作将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两个试点,为松辽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工作提供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进而指导全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工作。

  湿地补水促进人水和谐

  1998年嫩江流域大洪水过后,扎龙和向海湿地遭遇连年严重干旱,生态环境严重恶化。2001年7月,松辽委组织实施了扎龙湿地应急补水工程,从嫩江向扎龙湿地紧急补水,有效缓解了湿地的缺水状况。2004年6月25日,松辽委组织协调各部门实施了从察尔森水库向向海湿地应急补水。

  对扎龙湿地和向海湿地补水的成功实施,改善了珍稀水禽的生存环境,逐步恢复了湿地生物多样性。

  流域水资源保护的“松辽管理模式”

  1978年,松花江水系保护领导小组成立。1984年,在流域机构中成立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松花江水系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入该局。1987年,松花江水系保护领导小组扩大为松辽水系保护领导小组。一个符合流域水资源保护实际的管理模式开始形成。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流域区域相结合、行业部门协作、联合治污、依法保水为特点的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模式。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08年12月16日

作者: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


新闻 | 资讯 | 商务 | 文化 | 社区 | 服务 | 出品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