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社万泉公司总经理刘耀祥发言


2008-11-13

学习科学发展观发言提纲

 

中国水利报社 刘耀祥

 

    自报社党委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以来,按照报社党委的统一部署,我对相关学习辅助材料进行了认真研读。通过学习,我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性、科学性、实践性及其本质特征有了新的认识,思想上进步较大。学习体会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意义有了新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本身就体现了我党是站在发展的制高点上,从历史的、全局的、战略的、长远的高度做出的科学决策。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从我国进人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矛盾和国际发展经验来看,树立科学发展观至关重要。二是对科学发展观谋求实现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有了新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在于,它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为指导,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客观规律的尊重。任何一种科学理论的意义和作用,都在于它既能指导人们客观地认识世界,又能有效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科学发展观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直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服务。离开了实践性,科学发展观就失去了意义。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过程。三是对科学发展观本质属性有了新认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指导发展的。其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贯彻落实可续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中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报社是文化生产单位,在信奉、创造、传播先进文化,打造国家“软实力”方面具有一定的责任。

 

    这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部署,突出特点是强调实践性。到今年,报社成立20周年了,我来报社也整整10年了。报社在缺资本、少政策、没权力的情况下,克服体质不顺、媒体竞争、人才缺乏、资金短缺等一系列问题,发展成今天的规模,不能不说来之不易。如果说报社的发展能有今天,离不开历届部党组的关心,离不开扎根于水利行业,离不开理解社党委的孜孜以求,离不开报社所有同仁的齐心协力。结合工作实际,我谈几点不成熟想法:

 

    1.报社经济发展宏观形势不容乐观。始于去年6月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实际上已发展成金融海啸,美国正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其波及范围、影响程度、持续时间都令人始料不及。金融危机的爆发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发展模式之弊:信贷无限制扩张,市场经济中投机意识与行为,超前消费的文化根源等。

 

    世界是平的。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中国经济没有也不可能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目前,全球经济放缓对国内出口企业的需求产升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出口增速显著下滑;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出现放缓的趋势,房地产投资增速大幅下滑。但经过近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周年来的积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还是好的,能够应对各种经济生活中复杂情况。历史地看,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的数次经济周期性下滑过程中,经济增速至少连续3年下滑,分别是78~81,88~90,92~98年。按此推算,我国未来2~3年的经济情况都不容乐观。

 

    目前,国家已经出台政策,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可能反经济运行规律而行,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在目前宏观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报社面向企业的经营工作可能受到影响。因此,报社更加需要谨小慎微,更加需要破除发展中的不良因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维护报社来之不易的发展格局。

 

    2.报社经济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与发展形势不相适应的地方。经济工作是报社的中心工作之一。报社成立20年来,公司从无到有,经营领域从单一到多元,总体经济实力从弱到强,应该说我社在对行业报经营规律的把握上取得了长足进步,走在行业报的前列。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及未来发展形势,我认为报社经济工作范畴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营创收体质不顺、机制不活。万泉总公司与其所属的沃源广告、瑞斯通、大地河源、万泉技术经济开发公司之间的运行模式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行为,不具备完全市场意义上的考核、激励等。各部门作为报社广告经营的主体,还存在少数人创收,多数人享受的局面,大锅饭没有杜绝,激励机制不够灵活有效。二是报社专业分工不细。按照目前报社的情况来看,除正常的新闻出版外,还需要策划、创收、发行、课题研究等一系列经营工作,这既要求部室负责同志才能全面,又要求所有的工作立竿见影。在市场分工越来越细化的今天,我们目前的工作难以克服粗放、急功近利的弊端。这不利于报社在相关领域做精做透,进而做到出精品、出人才。三是经营方式上创新不够。在报社属性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报社的经济目前还是争取部里支持、发行、经营“三驾马车”,缺一不可。从目前实际情况看,三者均存有不同程度的危机。特别是在经营创收工作上,在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问题上,存在开发疲劳与过度开发等问题,而在真正的市场行为主体――企业的问题上,我们开发服务的手段又过于单一,存在开发严重不足的问题。四是经营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人才问题是企业发展的瓶颈。目前报社经营队伍的确存在严重的队伍年龄老化、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沃源广告公司、大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都存在队伍老化,青黄不接的现象。所有经营工作管理者和经营工作人员都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因此,报社迫切需要加强从事经营工作的年轻人的培养,迫切需要对现有经营管理队伍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迫切需要在必要的时候引进专业人才,从事媒体包装与媒体营销。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肤浅认识,有不对的地方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8年11月13日

作者: 刘耀祥
SRC-128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


新闻 | 资讯 | 商务 | 文化 | 社区 | 服务 | 出品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