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大坝培厚混凝土浇筑全线完工


2007-05-01

    本站5月1日讯 “五一”节前夕,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培厚混凝土浇筑除个别扫尾项目外,已全线达到原坝顶162米高程,提前完成阶段施工任务。这也标志着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即将进入全面升高阶段。


  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控制性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14.6米,水库总库容将增容11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可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供水95亿立方米,对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紧张局面,促进我国北方地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巨大的作用,将进一步提高水库的防洪能力和下游的防洪标准,减轻汉江及长江干流汉口段和武汉市的防洪压力,还可改善枢纽的发电和汉江干流的通航条件。


  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是在原来老坝体基础上先培厚再加高。培厚即贴坡,也就是将原来的大坝坝体加宽加固。此项工程于2005年11月已经开始浇筑,原定用两个施工年度完成。在项目法人的精心组织、严格管理下,经过参建各方奋力拼搏、攻坚克难,抢在2007年汛期到来之前完成了建设任务。大坝加高工程完成后,混凝土坝和土石坝坝顶高程均达176.6米,表孔坝段溢流堰顶由高程138米加高至152米。整个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预计将于2010年完工,如期实现向北方地区供水的目标。


  截至4月底,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共完成土石方开挖43.51万立方米、土石方填筑156.97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66.73万立方米。累计完成投资9.08亿元,占概算总投资的37.45%。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状况良好,也为确保丹江口水利枢纽2007年安全度汛创造了有利条件。


  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的顺利实施,为如期实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背景材料: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优化配置水资源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经过50年的勘测、规划和研究,在分析比较50多种规划方案的基础上,分别在长江下游、中游、上游规划了三个调水区,形成了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联接,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形成中国的大水网。整个工程将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实施。


  南水北调工程东、中线一期工程分别于2002年12月27日、 2003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截至2007年3月底,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下达投资210.64亿元,工程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32.71亿元,占在建设计单元项目总投资的44%,其中东、中线一期工程分别累计完成投资33.11亿元和99.6亿元,分别占东、中线在建设计单元项目总投资的72%和39%。工程项目累计完成土石方16746万立方米,占在建设计单元项目设计总土石方量的54%;累计完成混凝土浇筑291万立方米,占在建设计单元项目混凝土总量的3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陶岔闸引水,经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唐白河流域和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开挖渠道,在河南省郑州市附近通过隧洞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到北京、天津。输水干渠全长1273公里,向天津输水干渠长154 公里。年调水规模130亿立方米。中线工程主要向河南、河北、北京及天津四省市供水,重点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等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中线工程分二期实施,第一期工程建设主要目标: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从丹江口水库自流引水,到北京、天津。中线一期工程平均每年可调水95亿立方米。同时为减少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后对汉江中下游的影响,修建引江济汉等四项生态建设工程措施。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7年5月1日

作者:
SRC-101
  
 
无标题文档


新闻 | 资讯 | 商务 | 文化 | 社区 | 服务 | 出品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