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调研组在黑龙江省调研


2006-09-12

  本站哈尔滨911日讯(记者 许江)第二调研组今天来到黑龙江省五常市灌区进行调研,并与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五常市委书记肖建春,黑龙江省水利厅、哈尔滨市水务局、五常市委、市政府负责人,五常市水务局、龙凤山灌区负责人,灌区农民用水户代表等进行座谈。

  五常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县),更是水利大市,素有张广才岭下水稻王国之称。全市耕地总面积375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55.3万亩,是全国粮食生产十大标兵县和水稻生产五强县。五常大米先后取得全国优质水稻原产地标识和美国绿色食品免检认证。年产稻米17亿多斤,为全国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是较高的农业耗水、水利基础设施差,五常市作为全国知名的优质稻米生产区水利工程的承载能力和减灾增效能力是极其低下的,从防洪除涝工程到蓄引排灌工程,无处不是困难重重、岌岌可危,已经成为五常市粮食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严重制约。

  五常市末级渠系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突出的问题:

  一是起点低、标准差。长期以来,五常市末级渠系没有统一完整的规划,末级渠系建设多由农民历史上自发形成,或是在水利部门的指导及地方政府的组织下,依靠农民出工来完成,可以说末级渠系建设的主体始终是农民,这些基本成型的渠系工程少且工程标准极低。

  二是受政策影响,渠系建设速度减缓。税费改革前,地方政府每年都落实一定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税费改革后,出工难、筹资难、组织难的问题凸显。据调查,2002年前每年水利工程出工约110万个,至2005年底年出工不足10万个,减少了90.1%2002年前农民年筹资逾百万元,现年仅三四十万元,很难有大的突破。

  三是缺少投资渠道,工程欠帐越来越多。五常市目前执行的是终端水价,除龙凤山灌区外,其他灌区一直执行1997年水费标准即每亩20元,水价从支渠以上测算,不包含末级渠系的投入成本,因而水管单位不能为其建设和养护投资,同时水费低于水价,也根本没有能力为其投入。2004年前,国家也没有在基本建设中对末级渠系预算投资,而地方财政保工资、保运行都力所不及,也很难为其投入。这种投资的缺位加之“水稻热”对末级渠系需求的扩大,使历史欠账越欠越多。

    2004年,龙凤山灌区列入全国大型灌区末级渠系改造试点,项目选在龙凤山灌区卫国灌溉站小石庙子的12支渠上,两年中新建支渠分水闸1座,配套斗门26座,涵洞29座,渡槽2座,整修加固支渠1条长5.11公里,新建改建斗渠24条长16.25公里,新建农渠170条长45.53公里,完成支渠衬砌5.11公里,斗渠衬砌16.15公里,支渠上设自记式水位计,斗、农渠配水尺,并配2台流速仪。末级渠系的建设为区域内实现末级渠系配水到户、计量收费创造了基础条件,但以区区1.01万亩配套不尽完善的项目区和全市150多万亩亟待配套建设的水田面积相比,只是杯水车薪。由于末级渠系建设的先天不足,加之受政策、投资渠道等影响,造成末级渠系建设进展缓慢。目前,全市规划建设的支渠370条总长802公里,实际建成305条长690公里,其中87条支渠配有量测水设施(完全配在龙凤山灌区),占应配的28.5%,完成护砌40公里占5.9%,;规划建设的斗、农渠1.3万条3800公里,实际建成2524条长620公里,占24.8%,斗渠防渗护砌16.15公里,支渠应配套建筑物5120座,实际只有646座,占12.8%,农渠应配套1.3万座,实际为零。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该市不仅干渠工程欠账很多,末级渠系建设更是少得可怜。由于末级渠系标准低、不配套,使灌区很难发挥整体效益。

  在五常市,水田和旱田亩收入相差350~632元,比较效益显而易见的。参加座谈的代表表示,实施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可以促进节水,发展水田面积,增加农民收入。据介绍,五常市紧临松嫩平原,土地平整开阔,土壤肥沃,适宜种植水田。而作为水利工程来说,加强节水改造和配套、实施节水灌溉正是为扩大水田生产创造了水资源条件。如节水工程配套后,全面推广控制灌溉技术,亩灌溉定额控制在400立方米,以现在155.3万亩水田计,全市可节水约7亿立方米,按0.6的利用系数,所余水量可以纯增水田100万亩。如旱改水的面积中玉米和大豆面积各占一半,全市可增加农业收入约5.51亿元。

  因此,在座谈中,全国人大代表、五常市委书记肖建春及其他各方代表都强烈呼吁国家在加快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的同时,加大对末级渠系建设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灌区的整体综合效益。

    来源:中国水利网  2006年9月11日

作者: 许江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


新闻 | 资讯 | 商务 | 文化 | 社区 | 服务 | 出品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