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水污染治理效果明显

黄河乌海段海勃湾黄河水质自动监测站

黄河乌海段
到达乌海的第二天,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与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内蒙古环保世纪行记者团同行,实地采访了乌海市西来峰高载能工业园区以及乌海市黄河化工厂的环境污染治理情况。随后又来到黄河乌海段海勃湾黄河水质自动监测站,查看了黄河乌海段的水质情况。通过对企业的实地采访,黄河水质监测结果的查看表明,该市的水污染防止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黄河出境断面的水质安全得到保障。
在去工业园区的路上,记者们看见许多已关停的小企业,萧条的“躺”在道路两旁。近年来,西来峰高载能工业园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加强环境保护治理工作,以防治工业“三废”污染为重点,对造成环境污染和违法超标排污企业进行停产治理。在工业园区采访时,乌海市环保局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2004年以来,西来峰工业区高载能行业累计投入近2亿元安装了污染防治设施,对52户焦炉进行了集中取缔清理,关停了工业区19户年生产规模在20万吨以下的焦化企业,并对现有企业的废水进行入网排放综合治理,严禁企业采用渗水坑、渗水井或者直接漫流、稀释排放。通过这些措施,工业园区的水污染情况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随后,记者团一行来到乌海市曾提出限期治理的10家重点沿黄企业之一的黄河化工厂。该厂建厂设计时就没有考虑怎样提高水的利用及污水治理等因素,给排水网凌乱,排水口多,距离远,给治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随着国家对沿黄企业限期治理力度加大,企业自身的节水环保意识有了明显提高,通过近几年的治理,该厂已基本做到清污分流,提高了水的循环利用率。该厂投资400多万元,完成电石泥浆清液回用工程,提高循环水利用率,实现污水零排放。厂区里,整齐的建筑、绿色的植被,使整改后的黄河化工厂显得生机勃勃。
为了真正了解乌海市企业的排污情况,在看完企业治污成果后,记者团来到了黄河乌海段海勃湾黄河水质自动监测站。从该站提供的数据显示,2005年,黄河拉僧庙断面水质污染最为严重的是3月份,水质类别为劣五类,主要污染物为氨氮。随着乌海市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2005年11月份,拉僧庙断面水质为全年最好,水质类别为三类,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三类要求。进入2006年以来,黄河乌海段流向下游的水的水质长期达到三类水标准。该市的水污染防止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黄河出境断面的水质安全得到保障。
本报记者 邱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