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字当头各地防台风预案以人为本


2005-08-10

  连日来,浙江、上海等地的公共应急能力先后接受了强台风“麦莎”的考验。从“抗击台风”到“躲避台风”,各地防台风应急预案更加重视生命安全,更加突出避险意识,极大地减少了人员和经济方面的损失。

  “麦莎”是近年来正面袭击浙江的强台风之一,共造成5人死亡。然而对照此前强度相当的“云娜”台风和“9711”台风,人员的伤亡显著减少。(“云娜”台风2004年死亡188人 “9711”台风1997年死亡236人)

  浙江省防汛办公室主任彭佳学表示,改变过去严防死守的抗台风观念是提高减灾效能的关键。

  浙江省水利厅副厅长 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 彭佳学:突出地把“避”字放在防御的关键阶段和关键的时段。

  2005年8月4日夜,根据台风预报,浙江省召开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严令全省在8月5日18时之前,将位于沿海、山区等危险地段和危房内的群众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

  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在这个(防台)问题上,不要怕“兴师动众”,宁可“十防九空”,也不能万一失防而造成重大的灾难和损失。

  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在短短20多个小时的时间里,浙江全省各级干部党员迅速行动,腾出大批教室、旅馆和机关办公室,安置从危险地带转移出来的群众。

  到8月5日18时,浙江省共有124万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相当于一天时间为一个中小城市的人口搬了家。

  在同样遭受“麦莎”袭击的上海,“容易被遗忘的角落”成为防灾救灾的重点。8月6日凌晨,上海气象台发布台风黑色预警,根据防台风预案,危旧房屋里的孤寡老人、工棚茅屋里的外来务工人员和一线海塘外的作业人员被及时转移到坚固、安全的建筑里躲避台风。这次16万人的大转移也成为上海历史上最大的防汛转移行动。

  据防汛部门统计,“麦莎”对上海的影响强过8年前的“9711”号台风,但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只有8年前的六分之一。

  虽然“麦莎”对北京、天津、河北、辽宁等北方省市影响不大,但这些地方的应急预案一样是一丝不苟。北京市政管理部门调集了1000多人的防汛抢险队伍24小时岗上待命,全市70个雨水泵站严阵以待。公交集团提早绘制了公交线路积水分布图,一旦大雨来临,将实行线路绕行、停运或区间车方案,并通过媒体及时发布,真正做到有备无患。

  来源:央视国际  2005年8月9日

作者:
SRC-74
  
 
无标题文档


新闻 | 资讯 | 商务 | 文化 | 社区 | 服务 | 出品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