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区科考组到安徽省歙县考察


2005-11-02

  2005年9月5日,红壤区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组在当地水保部门的配合下,开始对新安江流域的歙县进行实地考察。考察组分东西两线,东线考察小组重点对陡坡耕地和经果林的水土流失情况以及歙县水土保持试验站进行了实地考察;西线考察小组重点对桃源河小流域花果山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霞江村茶叶、桃树、观赏花卉等立体种植防治水土流失,塔山村板栗林的雨滴溅蚀及雄村至山下公路的山体滑坡重力侵蚀进行了考察。在考察点,考察组开展了现场坡度、坡长等外业测量、土壤流失量估算等工作,并采集了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考察组每到一处都深入农户家中进行座谈,向当地农民发放和填写调查表,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考察结果表明,歙县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立项治理小流域15条,流域面积770km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 km2,小流域综合治理累计经济效益达4260万元,农民的水土保持意识得到提高。歙县水土保持试验站自81年建站以来,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积累了大量的试验和观测数据,发表论文10多篇。但由于经费紧张和人员技术水平的限制,试验站很多试验和观测数据没有得到深层次的挖掘利用,难以形成高水平的科研结果,技术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也受到限制。考察中发现,由于人多地少的矛盾,加上退耕补偿力度不够, 25°以上陡坡耕地退耕出现反复,退耕坡地套种农作物的现象非常普遍。在杞梓里镇,现场测量的陡坡地坡度达40°左右,仍种植了大豆、玉米等农作物,水土流失触目惊心。类似开发种植经果林的陡坡地,由于缺乏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和投入,林下水土流失也极为严重。

  歙县在生态旅游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乡村公路建设缺乏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道路边坡和基础护坡常出现崩塌、滑坡等重力侵蚀,既影响了道路的安全性,又破坏了旅游景点附近的自然生态景观,严重影响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来源:水利部网站 2005年9月15日

作者: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


新闻 | 资讯 | 商务 | 文化 | 社区 | 服务 | 出品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