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穿越硝烟的湿地


2005-09-05

  8月20日的这个星期六,当游艇在水面上飞驰时,我们却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新鲜,包括空气、苇子以及那些逝去的历史。这片白洋淀,85%的水域在安新县境内,是华北平原最大、最典型的淡水湖湿地。拥有366平方公里的面积,3700多条沟壕,143个大小淀泊和36个水区村,这种格局,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都是不多见的。白洋淀既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天然湿地,又不同于人工修建的水库。但是,它既具有烟波浩渺的雄浑,又展示着沟壕纵横、“半亩方塘一鉴开”的轻灵。

  两天的行程里,我们到过白洋淀的很多地方,有些意象仍然像梦一样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比如白洋淀繁忙的旅游码头、见证历史沧桑的苇荡、雁翎队老战士孙革、靠水不吃水的大张庄和位于保定城的白洋淀管理处。它们像几颗小小的露珠,辉映着白洋淀的朵朵浪花,默默地诉说着那些被人铭记着的日子。

  孙革老人的战斗回忆

  白洋淀里建起了一个有名的雁翎队纪念馆,听说当年雁翎队的副队长还健在,我们采访了他。现年85岁的孙革老人,瘦削的面孔,有神的双眼,仍依稀可见当年雁翎队员的风采。谈起60多年前打鬼子的情形,他仍旧情绪激动,思路清晰。

  侵华日军进入白洋淀后,在白洋淀决堤128处,千里田园变成了汪洋一片。日军所到之处实行“三光”政策,血雨腥风染红淀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白洋淀组成了水上游击队,“雁翎队”由此诞生,雁翎队最主要的战斗任务就是攻击通过白洋淀的敌人的运输船,有效打击敌人的后勤运输线。

  那时候,日军从塘沽往保定运军需给养,要穿行白洋淀四五百里地。他们往往是将十几艘船首尾相连,绵延百余米长,被称为“包运船”。在孙革的记忆中,1943年打敌人包运船的战斗是他最难忘的事情,也是雁翎队最有名的战绩。

  在这场战争中,孙革乘机狠狠地咬断了一名日军指挥官的手指头,并把他举过头顶,日军不得不就此投降。这次激烈的伏击战是雁翎队历史上最为典型的战斗之一。孙革现在在安新县的家中安享着晚年,他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当过国家干部,三儿子在县医院工作。二儿子和老人住在一起,一家人生活很幸福。

  雁翎队最后发展到100多人,成了白洋淀地区抗击日军的有生力量,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队的作战。而他们头顶荷叶、口衔芦苇管潜伏在芦苇丛荷花淀里的形象后来成为雁翎队打鬼子最典型的形象。

  码头、芦苇荡与大张庄
 
  在码头旁边的路上,我们会看见很多的小商铺,艾小娇的店面打扮得很别致,不断有游人来她的店中挑选商品。艾小娇的妹妹艾小翠也来帮忙,在前面不停地吆喝着。

  艾小娇今年42岁,皮肤显得有些黝黑。她笑着说,自从建了旅游码头,她的生活就变好了。她告诉我,去年她的收入达到了3万元,这还不包括冬天的时候在县城里做小买卖的收入。艾小娇一家三口,老公现在在外面搞建筑,孩子现在22岁了,刚开了一个小型羽绒加工厂。她还说像她这样在码头做生意的他们村就有好几家。

  艾小娇雇用了几个人,一天一个人能编3顶草帽。她们原来都编苇席卖,可是越来越不挣钱,现在编草帽要比编席子既省事又好卖,特别是每年旅游旺季的时候。她的店铺里工艺品很多,像苇编地毯、草编鞋、草编墙纸、麻草窗帘以及装饰工艺品等,看起来地方特色很浓。

  大张庄位于安新县东南侧,属于半水半旱地区,是淀区最大的一个村庄,大约有6400多人。我们到了大张庄一看,很惊讶这里有很多的羽绒加工厂。

  大张庄的邓二龙今年38岁,他自己开了一家羽绒厂,有30多名员工,资产100多万,厂子办得小有规模。他的羽绒厂主要是收购鸭毛,加工成半成品,卖给服装厂再加工。不过,让我们稍感意外的是,羽绒厂收购的鸭毛,来源并非局限在白洋淀,而是涉及东北、山东等地。从中,我们也感觉到,由于白洋淀水域面积的缩小,鸭子数量也呈下降的趋势,使得白洋淀无法满足羽绒厂生产原料的来源。现在他家还有一些苇地,而他把苇地的使用权一次性地包给了别人,并且只要很少的承包费。他说,苇子的地位,已大不如前。二龙的祖祖辈辈都在淀区靠编席、打鱼为生,现在即使白洋淀的水量充足,他们也不一定会去编席、打鱼了。

  我们在大张庄扬水机站遇到了大张庄堤防管理站站长刘国战,他今年56岁,他介绍说,大张庄的村民,以前以编席、捉鱼为生,现在水少了,村民主要发展起羽绒业和工业,开办了100多家羽绒厂,经营好的,资产甚至达到了上亿元。其中,女人做衣服的比较多,本地人占到了80%。而刘国战本人还一直坚持在闸管所的岗位上,虽然上级很少拨经费,但他依然坚守岗位,他说,这个工作很重要。现在刘站长的家人,也在搞服装业,大家不再像以前那样单纯地靠水吃水。大张庄的生活方式,从他们的眼里已经不知不觉改变了。

  边主任如数家珍谈淀水

  白洋淀是大清河水系中游缓洪、滞洪和综合利用的大型平原洼淀,它承纳着大清河南支潴龙河、孝义河、唐河、府河、漕河、萍河、杨村河、瀑河及北支白沟引河等九条河,经调蓄后由枣林庄枢纽控制下泄。

  历史上白洋淀曾承受着水多带来的苦恼,1963年的洪水让现在的很多有过经历的白洋淀人仍心有余悸,当时的水位达到11.58米,为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高值。今天的白洋淀人更多地承受着缺水带给他们的痛苦。在白洋淀的历史进程中,曾经发生过多次干淀。1983年至1987年曾连续5年干淀,成为白洋淀现代史上从未有过的现象。

  水利无疑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不但尝试着改变水多水少带给白洋淀人的极大影响,同时还承担着白洋淀生态拯救的责任。从1992年起至2005年春,在水利部门的直接关怀下,包括“引岳济淀”在内共为白洋淀补水14次,入淀水量约6.2亿立方米,基本上解决了白洋淀的生存用水,水利部们所做的生态补水的工作惠及了10万淀区老百姓,使白洋淀这块特殊的湿地保持着生机。

  河北省白洋淀管理处办公室主任边志勇告诉我们,目前白洋淀干淀的水位确定为6.5米,这个水位被认为是维持白洋淀生产生活和水生动植物繁衍的最低限。白洋淀正常蓄水量4亿立方米,但水面面积随水位而变化,当水位在海拔5至5.5米时全淀干涸;综合淀区生产生活和水生动植物对白洋淀水位的要求,白洋淀生态最佳水位在8.5米左右为宜。

  现在白洋淀也在着手进行新的规划,探索新的生态补水机制,期待着来自外流域调水,更期待正在进行中的南水北调工程能给白洋淀带来新的生机。同时边主任还很担忧地说,白洋淀是一个蓄滞洪区,还承担着防洪的使命,在对白洋淀的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洪评价的问题,特别要重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本刊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得到河北省水利厅新闻宣传中心、河北省白洋淀管理处、保定市水利局办公室、安新县水利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谨表谢意。)
作者: 赵建平 吴頔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


新闻 | 资讯 | 商务 | 文化 | 社区 | 服务 | 出品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