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的历史贡献


2005-08-22

  张季农:1919年出生,河北行唐县人。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鲁南军区团政治处主任、政委,徐州警备区政治部副主任,解放军九十八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水利电力部人事司副司长、教育司司长,水利电力部政治部副主任,水利电力部副部长,水利部副部长等职。1994年离休。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60周年。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次战争中,中国人民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我是1937年10月参加八路军,进行抗日战争直至胜利的老兵。我认为在纪念这个胜利的时刻,我们要认真总结这个战争的历史经验,正确评价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时俱进,奋发图强,建设我们富强、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之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发挥中华民族在世界进步中应有的作用。


  凶恶的日本帝国主义从1931年9月18日开始,对我东北地区不宣而战,突然袭击,鲸吞东三省,随之又袭击上海,蚕食华北部分地区,用以建立征服全中国的战略基地。到1937年7月7日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妄图侵占全中国,并阴谋与德、意法西斯联合,发动世界大战,侵占并统治全世界。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国(中、美、苏、英)之一,在东方成为抗击法西斯日本帝国主义的主要国家。中国人民在极其险恶艰难的国内外环境下,在亚洲独立承担反法西斯战争,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拖住和抗击日本陆军总兵力的80%。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仍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抗击50%以上日本陆军。由于中国坚持对日抗战,日本无法实施北进计划与德国夹击苏联,苏联才放心地从东线调走大量兵力(约54万人)支援西线,从而取得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终于在1945年5月取得对德国法西斯作战的最后胜利。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在美国军事战略设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盟军对日作战的空军基地和反攻、进击日本本土的重要基地。中国在援缅作战中投入了30万兵力,打通中缅公路,挽救了盟军在东南亚战场的危局,为盟军收复缅甸奠定了坚实基础。1945年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我们也忘不了中国人民在七年多的时间里,顶住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在亚洲大陆牵制住大量日本陆军。”在1941年10月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时,斯大林为鼓舞士气,曾提出“效法中国”的口号;英国首相丘吉尔在1940年8月德国空军轰炸英国时,为鼓励人民抗击德军轰炸,也曾提出“效法中国”的口号。


  中国人民在与日本军国主义作战中,前仆后继、不屈不挠、顽强作战。从1937年8月到1945年10月,仅八路军、新四军和根据地军民毙伤日军就达52万余人,伪军达49万余人,我八路军、新四军伤亡60万余人,全国军民伤亡3500万余人,中国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和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在成立联合国的时候,才被确定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由美、英、苏、法、中五国组成了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具有否决权的特殊地位。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05年8月20日

作者: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


新闻 | 资讯 | 商务 | 文化 | 社区 | 服务 | 出品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