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宁:1918年生,河北任丘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任丘县游击队参谋、县政府秘书、肃宁县县长。1950年到水电部工作,曾任水电部基建司副司长、办公厅副主任兼水管司司长,水电部副部长,水利部副部长等职。1998年离休。
、
1941年,我23岁时奉命从高阳县调任肃宁县长。1942年,日寇华北驻屯军司令冈村宁次调集三个师团、两个混成旅和河南的一个主力师,共计5万多日伪军,配合飞机、摩托部队对冀中展开了“十面出击”“铁壁合围”的拉网“扫荡”。敌人盘踞的据点每天向各村要民夫、要粮、要草、要猪、要菜,哪村不送就包围那村,又烧又杀又抢。
1943年冬,我军先后采用伏击、袭击、诱敌、强攻等手段,连续拔掉了朱家庄、王家佐、龙泉等12处岗楼据点,并利用敌人口令进入肃宁西关,袭击了敌人的三个岗楼,俘敌18人,缴枪24支,使敌人不得不撤掉了郭家楼、梅家店等14处岗楼据点,把兵力龟缩到城里。
敌人不甘心遭受惨败,1944年8月23日中午在丰乐堡村的三间屋子里烧死了大小村民72口,再算上被杀害的,共惨死87人。敌人在丰乐堡制造了大惨案,引起我县军民极大愤慨。为了给死难的烈士和乡亲们报仇,我们决定解放肃宁县城。为减少战斗损失,我们研究尽可能和平解决,争取敌军县总指挥、副联队长康景星起义投降。于是,我们先派敌工人员去和他商量,但遭到了他的婉言谢绝。理由是他的家属都在保定城里,要起义得等他把家属安置妥当后再定。我们的敌工人员不同意,他就用将军的办法说:“你不同意,可请位首长到城里来,我们当面再商量。”敌工人员回来做了汇报,副政委杨栋梁坚持要亲自去,于是敌工干事带着杨政委进了城。到了康的司令部,康一见就傻了眼,说:“首长,你怎么能冒这个险?”杨说:“你不是要亲自商量吗?我们决定了今夜解放肃宁城,你配合起义是立一大功,八路军不会亏待你。希望你想开点、看远点,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杨政委回来,部队按计划在黄昏发起总攻。战斗打响后,杨政委率领42区队负责攻西城,他知道康景星的指挥部就设在西城楼上。经过一番激烈战斗,战士们把西城墙炸开一个缺口,部队突进到了城内。在城东,县大队搭人梯爬上城墙,夺得了敌人的一挺重机枪,转向城内扫射,掩护部队攻占了敌人的东城门楼。
杨栋梁在广场的一棵大树后面向敌人高声喊叫:“康景星,你昨天还请我吃烧鸡,现在我们决心解放肃宁城,你立刻下命令停止抵抗,杀死日本顾问,命令部队集合,听候整编处理,否则后果自负。”
康景星见大势已去,便命令两个侍卫去请日本顾问来西城楼议事,说他如果不来,就当地处死。两个侍卫到了县政府大楼,请出顾问荒野平巴。荒野平巴跟着来人向外走,走了不远他感觉事情不妙,扭头又往回跑。那个侍卫记着康景星的命令,背后两枪结果了他的性命。
击毙了日本顾问,康景星命令县政府缴枪投降,战斗得以结束。
肃宁县城解放了,全县仅剩下梁家村、玉皇庙、付家佐三处据点。我们要康景星下命令,让三处据点的敌人缴械投降。三处敌人知道肃宁城已失,在我部队的包围下,一枪未放就乖乖地投降了。从此,肃宁县境内全部肃清了敌人,成为当时解放区唯一全县没有一个敌人的县。这对敌人是个很大的打击,也是对解放区人民极大的鼓舞。当时的《晋察冀日报》和延安新华社都发表了庆祝肃宁大捷全境解放的社论。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05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