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这些以“晋”打头的抗日根据地凸显了山西省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在山西吕梁山脉中段一个中等村庄——渠家坡,居住着清一色的可能是全国姓氏中人数最少的渠姓一族人。就是这个渠家坡村,在1936年红军东征后不久,就建立了中共党支部,之后共有20人参加八路军投入抗日战争,其中10人为民族解放英勇捐躯。
1995年,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烈士渠彬的侄子渠文明(全国优秀纪检干部,现任临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为叔叔做诗云:
纪念平倭五十年,吾翁热血溅苍天。 保家卫国匹夫责,雪耻报仇壮士先。 凛凛雄风留宇内,堂堂正气满人间。 忠魂回首看故园,碧落黄泉庆凯旋。
渠彬烈士于1939年毕业于临县阳坡民中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即赴八路军一二○师新编一团任连指导员,1941年转离石县青救会任秘书长,1942年6月26日在同日寇战斗中牺牲,年仅20岁。
那一年,我任临县招贤镇党委书记,提议拿出5000元钱同《吕梁报》联合举办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招贤杯”有奖征文活动,得到党委成员一致赞同。从1995年4月至8月,有《历史不能割断》《大黑山战斗》《为八路军送军粮》《和平的呼唤》等,共有73篇文章在《吕梁报》登载,产生了良好的纪念作用和宣传效应。
在近代中国人民抗击外敌入侵取得彻底胜利的战争中,有多少中华儿女英勇捐躯,有多少百姓平民被杀害,这绝不是几个简单的数字!在华夏大地,除新疆等个别省区外,处处都淌有平民的鲜血,山山埋有烈士的忠骨,我们永远不可将此遗忘。
以上写到的渠彬烈士,他的父亲名渠利朝,是祁县渠家大院迁来渠家坡村的第十二代人,耕读传家,家业渐兴。1942年初,日寇在汉奸指点下,将这位年已60的老人抓走,逼迫家人用200块银洋赎回。这年6月渠彬牺牲不久,日寇再次将老人抓走,于当日用刺刀捅死!此前的1940年,在躲避日寇的一次扫荡时,17岁的渠爱莲和5岁的弟弟渠张保被日寇射杀!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渠家坡人没有被侵略者吓倒,而是向侵略者作更坚决的抗争。正像抗日名将续范亭(1947年在临县病逝)所书写的誓词那样:不怕死、不怕疼,不怕辛苦不怕穷,养成一片大无畏,誓与倭寇决雌雄!8年抗战中,渠家坡连同周围的椿柳峁、垣则等共5个居住点近700渠姓人里,没有一人贪生怕死去当汉奸,而是有更多的人入党,更多的人参军,先后有渠彬烈士等10位英雄捐躯成为流芳千古的抗日英雄。其余9位烈士的英名是:
渠九耀、渠立侯、渠绳拴、渠升芳、渠侯三、渠元德、渠立贵、渠全拴、渠吉才。他们牺牲时,年龄都是20多岁,7人未婚。
抗日英雄们,死难的同胞们,永垂不朽! (作者单位:山西省吕梁市水利局)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05年7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