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河北元氏县:纸屯村的“用水变革”

2014-07-14

纸屯村农民用水户协会副会长李文朝讲解“隔泵”的使用原理

  □记者 王华 文/图

  以前,自己的事自己管;现在,大家的事大家管。

  这是河北省元氏县纸屯村农民用水户协会在成立前后,村民在用水时所发生的心态变化。这个处于冀中平原的小村落,依靠内力,巧借外力,依托农民用水户协会,想方设法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悄然完成了一场“用水变革”。

  “单干”到“合作”

  6月10日,在井房记录本上工整地写下“彦国23611—23810”后,村民李彦国再看了一眼刚浇过的玉米地,满意地离开了田间。在他记录过的本子上,前面按顺序写着“生斌”“徐山”“立校”等村民的灌溉用电度数。

  “这种自觉性和责任感来之不易啊。”纸屯村农民用水户协会副会长李文朝笑着说,村民以前浇地时,没日没夜地排队,除收灌水管费劲不说,用水高峰时还经常出现矛盾。为了抢水,亲兄弟打架都不是稀罕事儿,谁都协调不了。

  据了解,元氏县有山区、平原、丘陵等多种地形,水情复杂,井灌、渠灌等多种用水方式并存发展。纸屯村属于井灌区,全村约3800人的饮水和近万亩耕地的灌溉,完全依靠地下水,这一度给基础薄弱的水利设施带来巨大压力。

  “村里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绝对是被用水难的现实给逼出来的。”纸屯村党支部书记李文福感叹。但是,只要能把群众调动起来,天大的事都不难办。2011年,小农水重点县纸屯村项目启动实施。就在前一年,纸屯村村民齐心协力,建立了自己的农民用水户协会,吸纳了若干名会员。

  在元氏县水务局帮助下,纸屯村农民用水户协会有了自己的公章和办公场地,还建立起章程,把灌溉、财务等各项管理制度下发到各用水户,对供水、收费等全部公示,保证每户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最重要的是明确了村里水利设施的责任和管护主体,把用水的权利交给了村民,大家一起管理,用水更有保障。

  在河北省水利厅农水处副处长李磊看来,管理不好,再好的水利设施都只能是摆设。纸屯村的自主创新,靠的是群众积极参与,主体不缺位,政府不错位和越位,变“分散单干”为“组织合作”,效果自然立竿见影。

  “摸着石头过河”

  纸屯村共有10口井,每口约深450米,都配有机井房。村农民用水户协会给每口井都配置了一名“机手”,即井泵看管人,他们的职责是保护集体财产安全和保障灌溉秩序。李文朝说,关于“机手”的选择,协会也有相应要求,“最好有相应的操作经验,最起码也得品格端正,热爱工作,敬业负责”。

  “你和机手们的工资从哪里来?”记者问道。李文朝掰着指头,先算了一笔账:村里灌溉每度电产生的费用是1块1毛钱,除去7毛钱电费,剩余4毛中,抽出1毛作为人员工资,其余3毛则在经过村民审核后,由协会入账,再交由乡政府会计部门保管,严格把关收入与支出,作为水利设施管理费、修井修泵维修养护费等。

  财务交由专业部门管理,元氏县水务局农水科科长张彦桥将此举归纳为“村财乡管”,相当于引入了第三方管理,最重要的是群众放心。去年全年,“机手”每人领到近3000元工资,而身为副会长的李文朝,只领到1000多元,但他对此并不在意,因为他认为自己和其他同事的职责,就是倾力为群众服务。

  群众的智慧,还不止于此。在井房内,一根又圆又粗的柱状体引起了记者注意。经过介绍得知,这是村民自己发明的“隔泵”,其大致的工作原理是:在一口井中放置一大一小2个水泵,交错时段工作,两个泵各引出一条抽水管,统一经过“隔泵”后,再分水给通往纸屯村6个组的6条管道。

  这一设计的好处在于,一个泵坏了并不影响另一个使用,而且多条管线同时使用时也互不影响,最大程度保证了灌溉。“以前要是赶上泵坏了,就得拆开电机去县里修理,花两三天时间都算是短的,这对受旱庄稼影响很大。”李文福说。而“隔泵”的原材料,竟是村民从火车的报废气管堆中“淘”来的。看到管理有方,村里一些因成本过高经营难以为继的机井承包户,也无偿把自家的机井交给了协会管理。

  作为全国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示范县,张彦桥一直认为他们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但“纸屯村模式”的出现,让他们对未来充满的信心。“他们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小农水工程的产权确认办法和经营方式,宜包则包,宜租则租,宜卖则卖,宜股则股,不搞一刀切。”

  “探路”到了一定时候,也会碰到障碍物。“泵坏一次修一次,成本越来越高,下一步的更新该怎么办?也不能一味地在电价里面加钱,容易引起群众不满意。”这个问题让李文朝很犯难,最近他正和群众商讨解决办法。

  今年夏收,纸屯村小麦亩均产量超过了1000斤,相较以前,这个数字已是很大突破。以点带面,积极探索,经验先行,渐进发展……啃掉了“硬骨头”的纸屯村,面对未来,还有更广阔的天地。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4年7月3日

王华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c12d8b9ae35ee4dcd1f220b1bf83e2b.jpg
65b70a7a9ed7900fac07d1adea54739.jpg
微信图片_20230402095113.jpg
微信图片_20230305101604.jpg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