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四川苍溪县:建好水利 端稳饭碗

  □本报通讯员 苟志

  夏季,四川省苍溪县金黄的麦田已经颗粒归仓。这幅景象的得来,源于去冬今春苍溪县抓住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有利时机,修复水毁水利设施,清理渠道淤积,维修养护灌溉设施。春灌有了保障,丰收就有基础。

  政府重视“小农水”建设

  “面对极端天气的不确定性,要提升全县水利工程的蓄水保水能力,做好应急抗旱水源保障,让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主导作用。”苍溪县水务局局长陈大凯说。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冬春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苍溪县水务部门注重科学规划,不搞花架子,不瞎折腾,主动下到基层一线,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县水务局派技术人员组成10个技术指导小组,采取领导包乡(镇)、技术人员进村组的方式,深入工程实地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加强水利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质量、资金、人员监管,确保水利工程建得起、管得好、长受益。

  近年,借助小农水项目,苍溪县推动水利跨越式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各类水利工程有效蓄水量2.18亿立方米,可保障45万亩农田的灌溉和全县群众饮水安全。

  “小农水”解渴旱山村

  白鹤乡顶子村海拔700多米,地处高山之巅,三面环沟,农业生产基本“望天收”。每年是天要下雨,地里才有收获,如不风调雨顺,群众也只能望“地”兴叹。“我们队共有6口堰塘,都是几十年前修的,全队101亩耕地全靠这几口堰塘的水。年久失修导致堰塘漏水、垮塌严重,只能存一点儿水,让人恼火得很!”白鹤乡顶子村二组村民罗帮玉说。

  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落户该村,二组最大的罗家堰被列为整治项目。该组利用民工返乡的机会,组织所有劳动力参与农田水利建设,春节前后投工615个,将罗家堰整治一新,蓄水量也由原来4000多立方米增加到6000多立方米。现在,罗帮玉有事没事都要到罗家堰转转,把周边的沟渠都清理干净。“在雨季把水接满,栽秧就不再为水发愁了。”他满怀期待地说。

  “小农水”新增蓄水近10万立方米

  夏种以来,库、堰、塘、池都蓄足水,百姓都在轻松备耕下种。五龙镇灯照村一片繁忙景象,施工人员正聚精会神地对连接处用混凝土砂浆勾缝,自愿投工的村民有的挥锄挖沟,有的搬运砂石,整个场面忙碌而有序。

  灯照村海拔超过700米,属高山缺水地区,素有“一碗水村”之称。全村32口山平塘,大都修建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渗漏严重,灌溉效益很差。去年该村通过竞争被确定为小农水项目村后,老百姓欢欣鼓舞,在村委会一班人的带领下,群众积极支持自发筹资投劳,全村共筹资10万多元,投工投劳3000多个大搞水利建设。“通过对20口堰塘的整治,新增和恢复蓄水10多万立方米,这下我们村的农业生产用水就有了保障。”村支部书记尹文奎说。

  农谚有云:“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通过连续五年的小农水重点县建设,苍溪县农田水利基础愈加稳固,粮食产量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喜获丰收的群众不禁喜笑颜开。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4年7月24日

苟志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c12d8b9ae35ee4dcd1f220b1bf83e2b.jpg
65b70a7a9ed7900fac07d1adea54739.jpg
微信图片_20230402095113.jpg
微信图片_20230305101604.jpg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