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水利发展 努力改善民生
|
|
2008-04-10
|
现代水利周刊:民生水利问题是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水利局局长,您如何理解民生水利?
李春国:国以民为上,民以生为先。把民生问题摆在首位,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社会最为显著的特点。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陈雷部长强调,要把事关民生的水利项目放在突出位置,突出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我国确定今年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发展水利,改善民生”,充分体现了对百姓民生的深切关怀。可以说,民生改善得如何,是衡量我们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利工作水平的标杆。
做好民生水利工作,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人水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加快发展与永续科学利用的关系,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条件、生产发展、生态改善等基本的水利需求为重点,突出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水利发展成果,开辟水利事业的新局面。
现代水利周刊:过去几年中,扬州水利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李春国:扬州地处江淮交会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境内河湖密布,水系发达,襟长江枕淮河,京杭运河纵贯南北,邵伯湖、高邮湖、宝应湖、白马湖等湖泊由南而北依次排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亦在扬州境内,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水利在扬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近年来,我们围绕“五个水利”,即平安水利、环境水利、资源水利、文化水利和法治水利的思路,先后战胜了2003年淮河流域特大洪水、2005年台风、2006年里下河大涝和市区突发暴雨、2007年淮河流域洪灾、龙卷风、台风以及近几年山丘区干旱等灾害;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淮河流域灾后重建应急工程、城市防洪工程等一批水利重点工程相继建成并发挥效益;农村水利工作扎实推进,优化了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法治水成效明显,水资源管理不断强化。
扬州水利工作之所以取得一定的成效,就在于秉承“人水和谐”“以人为本”的治水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坚持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和节约保护水资源,注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推动人水和谐共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现代水利周刊:今后一段时间,扬州水利将重点关注哪些民生问题?
李春国:目前,扬州还有很多关系民生的水利问题亟待解决,如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有49.66万人,病险水库还有40座有待加固,城乡防洪保安年年面临严峻的考验,农村的泵站改造任务艰巨,等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
今年1月,扬州市委书记季建业在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发表了《顺应民意、加快民富、改善民生、发展民主》的重要讲话。为贯彻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的指示精神,结合扬州水利实际,今年,在涉及民生方面,扬州水利建设要完成投资5亿元,主要做好以下六项工作:全力做好防汛防旱工作,稳步推进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重点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扎实开展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加快农村水利建设步伐,切实加强水资源管理。这六项工作都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生活质量、生产条件、生态需求,都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长期工作,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
来源:现代水利周刊 2008年4月10日
|
作者:
肖丹 闫伟 傅桂明 沈玉珊
|
SRC-10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