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运河文化的研究与弘扬


2008-04-10

  王虎华 扬州市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

  古运河是扬州的“母亲河”,我们打造“文化扬州”,一定要重视运河文化的研究与弘扬。

  古运河文化是扬州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文化扬州”的重要载体。京杭运河堪称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河流。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航程最长、气势最雄伟的一条人工运河,至今仍是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现在扬州市区段的30公里运河与古邗沟走向大部分吻合,与隋朝时从瓜洲至宝应的125公里的古运河则完全相重。翻开扬州地图可以看到,扬州的城市布局是以古运河为纵轴展开的。扬州是与古运河同生共长的城市,是受古运河影响和恩泽最大的城市,从而也是最好地向世人展示古运河文明的城市。

  古运河的地位居于世界古运河之首,被列为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她是中国人民利用自然与改造自然的伟大创造。而这一伟大的历史,是从扬州发端的。

  与扬州古运河密切相关的文物古迹和人物很多。古运河文化以其博大的包容性和统一性、广阔的扩散性和开放性,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了扬州地区与中原地区、江南地区的文化交融,使扬州文化不断丰富,远远超出一般区域文化的容量和深度。古运河孕育了扬州城市,造就了扬州湖河,扩大了扬州地域,形成了扬州街巷的格局,带动了扬州经济,奠定了扬州文化基础。古运河是扬州城市最具文化积淀的构想符号之一。研究与弘扬古运河文化应成为“文化扬州”的亮点。

  一是建设扬州古运河文化展示中心,让人们集中领略从2500年前古邗沟到今天南水北调的扬州古运河文化的宏伟气势与博大内涵。可以展示的内容很多:古运河的设计、开挖、疏浚与变迁,历代漕运、盐运与货运,治水与水利,闸坝、桥梁与渡口,帝王巡游,军事争霸,造船业,特种工艺、艺文、胜迹,乃至隋炀帝“高四十五尺,阔五十尺,长二百尺”的龙舟和5242艘船的庞大船队,鉴真东渡用的大船,纷至沓来的巨商、文豪乘坐的各种船只,源源不断进贡皇宫的奇珍异宝、山珍海味……实物、模型、沙盘、文字、图片、画稿、声音、演示、参与项目等,不一而足。

  二是加强对扬州古运河文化的研究。这方面研究课题很多,如:在彻底调查运河历史文化遗存现状和现有法规的基础上,建立地方性政策条文;加强古运河历史文化的正确宣传引导,规划设计古运河两岸保护和改造方案,抢救历史遗存,尤其是那些具有历史地理坐标意义的地理实体(如运河沿岸历史街区、老城门、古桥梁、古河埠等)。千万不要让传承了两千多年的运河历史文脉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断送。

  三是大力发展扬州古运河游览。名噪一时的“乾隆水上游览线”,至少应包括从茱萸湾到瓜洲古渡的古运河段,而这正是我们应当苦心经营的古运河游览线的“黄金航程”。可以说,古运河浏览线的品牌真正打造成功之日,就是扬州古运河文化的弘扬卓有成效之时。

  四是开展保护“母亲河”生态行动。古运河文化的弘扬,应与弘扬生态文化并行不悖,相得益彰。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是弘扬生态文化与古运河文化的重要契机。保护古运河生态行动,既是为了保护扬州人民的生存环境,也是为了保护南水北调沿线人民的健康与生命。要注意沿江开发中的水资源保护,这关乎扬州和南水北调沿线人民的生活。

 

    来源:现代水利周刊    2008年4月10日

作者: 王虎华
SRC-102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


新闻 | 资讯 | 商务 | 文化 | 社区 | 服务 | 出品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