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李传哲作交流发言
扎根在民族村的金凤凰
——记致富带头人鲁中祝代表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李传哲
百村调研,我到了回族村,凤台县李冲乡三面环水,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一亩,沙土地和河滩地多,回民传统行当牛羊屠宰规模大,是安徽省水利厅的对口帮扶乡镇。
凭一条长板凳,两条短板凳,200块钱,两分地起家;困难面前不低头,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将食用菌种植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被誉为安徽省凤台县的“蘑菇大王”。
她就是鲁中祝,女,回族,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民族团结模范先进人物,安徽省首家农民食用菌种植合作社理事长。人民网、新华网等各大媒体对她的采访报道多达四万五千条。
我们都亲切的称她“鲁大姐”。这位像邻家大姐一样照顾我们调研期间生活起居的人,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并不是她多么能干、多么知名,而是她那一颗对老百姓的赤诚之心,一颗把人大代表的责任看得高于一切的心!
一个人创立一份事业的艰辛不言自明,鲁大姐在发展自己的合作社的同时,积极把当地农户吸纳进来,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种菌统一配给、统购统销,农户只需要负责中间生产环节,这种发展模式,一方面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农民种植的风险,另一方面也保证了产品质量,实现了双赢。鲁大姐总是说,“农业龙头企业,必须管头管尾,如果不考虑头和尾,就谈不上农业龙头企业。”截止目前,鲁大姐已发展带动1260户农民加入食用菌种植产业,范围覆盖周边县市,并在北京、黄山等地发展了部分农户。公司一年产值达5000万元,直接吸纳近百人就业,其中包括10多位残疾人。是啊,“责任比效益大”,鲁大姐常说这句话,短短的六个字,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又该需要多大的魄力啊!
鲁大姐不仅在事业上是当地致富带头人,还充分履行着自己人大代表的职责,把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以实际行动为村民办了不少实事好事。每次有群众来访,不管事务多么繁忙,不管需要解决的问题多么困难,鲁大姐总是耐心倾听诉求,从来没有丝毫怨言,有时还要为远地来访的群众提供食宿。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为解决村里农户牛羊屠宰造成水环境严重污染的问题,她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向有关部门建议建设农村沼气项目,但得到的答复是,只有大型牛羊养殖场才能配套建设沼气项目。为了解决这件事,鲁大姐毅然决定自行投资400万元先建设一个大型牛羊养殖场,再争取国家配套资金。目前,这个项目正在实施进行中。鲁大姐说,有无数双信任的目光盯着她,无时无刻不在鞭策、提醒她做一名为群众讲实话、做实事的人大代表,她坚信群众才是人大代表最好的评判官,只有群众满意了,她才算交了一张合格的答卷。
在我们调研的日子里,鲁大姐推开了一切事务,陪着我们走村串户,调查访谈。得知我来自水利系统,鲁大姐异常兴奋,说:“今年开两会,我还提交了两个水利方面的议案呢!”一个是她和另外15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出的“加强国家水利风景区建设”议案,另外一个是她本人带去的关于建立“大地节能保水工程体系”议案。
我很好奇,鲁大姐一个种蘑菇的,为什么对水利如此关心?后来经过了解,才明白了鲁大姐和水利的不解情缘。鲁大姐创业之初,找不到好的土地,就把蘑菇基地建在了淮河边的行洪区。就在事业蒸蒸日上之时,1991年的特大洪水袭击使鲁大姐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吸取这次洪灾的教训,鲁大姐将蘑菇基地从行洪区搬到了山上。
“水利兴、农民兴、国家兴,国强民富靠水利”,这句话鲁大姐总挂在嘴边,她深切体会到水利对农民的重要性。此次百村调研,恰逢凤台县六十年不遇的大旱,水利部门实施的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农村人畜饮水安全等工程在老百姓生产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在大旱之年发挥了关键作用。位于民族村的龙茅水库清淤加固之前,漏水十分严重,很难储水,2009年工程实施后,周围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得到极大改善。村民王守萍深情的说,“要不是前年这个水库加固了,我们今年的干旱比现在还要严重,用水困难还要提前到来”。
到民族村的两天后,我开始着手撰写调研报告《民生水利,惠及民生,任重道远》,鲁大姐鼓励我要多做深入分析,写出农村水利的实际情况。握着笔,我突然感觉沉甸甸的,写出的一字一句中都承载了太多寄托,承载了太多信任,承载了太多责任。作为水利人,我们在做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水利关乎民生,对于农民来说,这就是他们的生活,就是他们的人生!民生水利,摆在我们水利人面前的路还很远,很长……
当调研报告在“最爱共青团”发布后,受到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和点评,我知道,短短的几行评论,是对我们水利人的鞭策!是鞭策我们能够真真切切为人民做点实事!人们都在关注着水利,关注着我们!鲁大姐得知以后也欣慰地说:“水利不仅是水利人的水利,更是全民的水利,需要集中全社会的力量。”
百村调研,让我有机会亲身体验农村生活,既看到了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了解了农民的所思所想所盼,也加深了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水利工作对农业、农村、农民如此重要,我们的一个政策、一项工作、一项决议,都能在老百姓的生活中有所反映,都能决定老百姓是不是能切切实实得到实惠。
离开民族乡已经很久,但鲁大姐的话语仍在我耳边回响:“人这一辈子不干点儿事是最痛苦的事情。”百村调研的经历定会激励我更好地工作,更好地为水利改革发展服务,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期待能更多的参与这样的实践活动。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