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水利厅发言


2009-02-05

围绕吉林新增百亿斤商品粮战略
全力推进水利保障能力建设

吉林省水利厅


    从国际粮食形势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出发,国家正在实施增产千亿斤粮食战略。吉林省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始终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能力建设。2008年年初,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率先提出了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并经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通过。我们抓住新增百亿斤商品粮战略这一时机,主动工作,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一、充分认识水利在粮食增产中的保障作用,高起点做好规划工作 

    对于吉林省来说,实现再增产百亿斤商品粮的目标,解决好水的问题至关重要。吉林省水资源总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大型控制性水利工程,导致水资源调控能力差、利用率低,水利基础设施的现状与粮食生产安全的要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农业生产一直受干旱的困扰和威胁。虽然目前吉林省粮食生产能力已达到500亿斤的水平,但还有巨大的增产潜力,只要逐步减少和解决这种不适应,粮食产量还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此,在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对全省的水土资源匹配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我省东部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但可开垦利用的土地资源有限;中部地区第二松花江干流水资源相对丰富,辽河、饮马河流域工业和农业争水的矛盾比较突出;西部松嫩平原土地资源丰富,水源条件较好,有第二松花江、嫩江以及松花江干流流过,但缺乏控制性和大型引水工程,土地资源利用率较低。通过分析研究,我们认识到要增加农田灌溉面积,实现增产百亿斤粮食的目标,东、中部地区必须加快大型灌区配套改造,使粮食达到稳产、增产;西部地区必须加快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发挥水资源的支撑、带动和保障作用,实现粮食增产,为开发和建设国家商品粮储备基地创造基础条件。 

    根据上述思路,我们对水利工程的保障作用进行了布局,提出新建4项大型水利重点工程、实施11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治理黑土区水土流失面积2000平方公里,建设1个高标准节水农业示范区。上述工程可直接实现增产粮食近50亿斤。其中哈达山、引嫩入白、大安灌区、中部调水4项大型水利重点工程可增加或改善灌溉面积357万亩,增产粮食32亿斤;大型灌区配套改造工程可增加或改善灌溉面积143万亩,增产粮食16亿斤;黑土地保护工程和节水农业示范区可增产粮食近2亿斤。 

    二、围绕规划项目,下大力气推进前期工作和项目建设 

    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通过后,省委、省政府就把实施规划作为省里“第一号”工程来抓,水利工程建设作为规划的核心组成部分被提到了规划实施的突出位置。在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及国务院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省下大力气推进水利前期工作和项目建设,规划中的水利保障能力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全力推进项目前期工作。首先,成立了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根据水利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任务较重的实际情况,省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的水利重点项目建设推进领导小组,为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组织保证。其次,加大了前期工作经费投入力度。2005年以来,省级财政已累计下拨水利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经费1.3亿元,为前期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资金支持。第三,进一步改进了前期工作方式。在完成项目规划的同时,提前编制完成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为缩短前期工作周期争取了时间。截至2008年底,哈达山水利枢纽可研报告、初步设计分别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批复;引嫩入白可研报告已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初步设计由省发改委批复;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立项审批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中。 

    二是全力筹措建设资金。一方面,我们进一步完善了水利重点项目政府财政投入机制,明确重点项目受益区政府作为项目业主,由相关财政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项目建设,调动其加大项目投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搭建了政府与水利重点项目间的融资平台,省政府注入5.8亿元作为启动资金,组建了省水务投融资集团公司,增强从社会融资的能力。同时,扩大水利重点项目的经济效益宣传面,采取多种方式招商引资。截至目前,吉林省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中的水利项目建设已累计到位资金26亿元,为项目顺利启动和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三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省政府于2007、2008年连续两年把水利重点项目建设纳入了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大了督促、检查、协调和调度力度。各项目建设单位克服资金、季节、施工等方面的困难,全力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在预定的阶段工期内完成相应的建设任务。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综合工程量2290多万立方米,完成投资28.17亿元。引嫩入白累计完成投资5亿元,输水总干渠实现通水;哈达山水利枢纽累计完成投资10.5亿元,溢流坝混凝土浇筑全部完成。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干线工程立项审批稳步推进,两条支线累计完成投资5.35亿元,全部实现通水。大安灌区累计完成投资2.32亿元,渠首泵站主、副厂房全部建成。11个大型灌区启动了8个,完成投资3亿元,开展了提水泵站和干渠防渗工程建设。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已完成投资1亿元,治理面积363平方公里。高标准节水农业示范区已完成投资1亿元,部分土方、斗渠等工程已完成。 

    四是着力抓好项目的建设管理。为使项目建设管理在高起点上进行,我们进一步建立并完善了水利建设的规章制度。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全面推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建立了较为完善、符合吉林省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系、工程质量控制体系、工程验收管理监督体系、工程检查稽察体系和检企共建廉政体系,提高了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水平。 

    三、抓住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全力加速吉林增产百亿斤商品粮水利保障能力建设 

    2009年,在国家扩大内需增加投资的大形势下,吉林省将迎来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规划项目建设高峰年,这将是我省水利规划计划工作任务繁重的一年。我们将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全面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全力推进水利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高水利在粮食生产中的保障能力。着力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退还农业用水的方案论证,为工程尽快立项做准备。 

    二是进一步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多渠道多层次落实建设资金,确保工程建设需要。 

    三是积极开展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可研批复及实施方案审批,为工程全面开工提供条件。 

    四是完成黑土区水土保持实施方案编审报批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投资计划落实工作。 

    五是搞好高标准节水农业示范区工程建设,促进节水农业发展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按照规划,到2012年,我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规划中的水利项目将全面完成并投入运营发挥效益。届时,将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吉林省的粮食生产能力,在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战略中发挥重要保障作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充分供给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


新闻 | 资讯 | 商务 | 文化 | 社区 | 服务 | 出品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