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水利局发言


2009-02-05

 

抓基础谋水利发展
添措施保新增投资
重庆市水利局


    2008年,在水利部和重庆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长江委的有力指导下,重庆水利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年完成投资85亿元,同比增长20%,“十一五”累计完成投资210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70%。“泽渝”中型水库中有8座大坝基本建成,20余项重点水利工程加快推进,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800余座,解决了300余万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完成水管体制改革。一年来,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机制,规划计划工作得以全面加强。特别是第四季度以来,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按时完成新增水利投资建设任务。 

    一、超前谋划,夯实基础工作 

    2008年,我局积极抢抓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央扩大内需等政策机遇,在前期工作、资金筹集等方面超前谋划,取得了重大突破。 

    (一)倒计时推进规划前期工作 

    按照5年建立水利规划体系的目标,编制完成了《三峡库区重庆市水土保持规划》等12项水利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开展了“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和“十二五”规划思路研究;在完成长江流域综合规划修编11个专题报告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了全市流域综合规划等19项规划编制工作。立足“加快”和“率先”,在年初逐一倒排了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市、区(县)两级共落实前期工作经费1.8亿元(其中市级财政安排4250万元),加速推进了10大类、700余个水利项目的前期工作,一大批项目具备了开工条件。同时,根据中央扩大内需的战略部署,在已经储备150亿元项目的基础上,计划于今年再完成200亿元以上的项目储备。 

    (二)建立“竞标”机制,加强投资计划管理 

    按照“谁积极、支持谁”的原则,会同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等市级有关部门完善并全面推行了市对区县、区县对乡镇的水利资金“竞标”投入机制,采取了三条激励措施:一是完成、超额完成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任务的,安排投资时给予倾斜;二是自筹资金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优先安排中央和市级投资;三是完成、超额完成饮水安全建设任务、村民参与度高和运行管理措施到位的,次年加大补助投资力度。 

    (三)用好筹资政策,加强资金筹集 

    在努力争取中央对重庆支持的同时,切实落实市级财政政策,全年到位市级财政资金20.6亿元。用好、用活“土地储备”、“只征不转”、“税费减免”等政策、盘活水利存量资产、收费权质押等方式筹资融资34.9亿元。在资金管理渠道和用途不变的前提下,以“烟水”、“菜水”和“柑水”为重点,有效整合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开发整治等资金7.6亿元用于水利项目。 

    二、克难奋进,加快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建设 

    (一)超前部署,迅速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政策 

    十七届三中全会闭幕的次日,我局紧急召开了全市水利项目前期工作会议,要求全市水利部门要抢在11月中旬和2009年6月底前,分别完成一批储备项目的前期工作。围绕这一目标,以项目为单元,倒排计划,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全国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会议后的次日,我市迅速召开全市会议对全面启动新增中央水利投资项目建设作了总动员,对加快落实配套资金、监管措施、施工计划和招投标等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二)加强领导,强化部门联动 

    及时成立了全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同时,要求各区(县)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针对建设任务重、时间紧的客观实际,市委、市政府授权由我局牵头,定期召开水利工作市级部门联席会议,会同市发展改革、财政、国土、环保、规划等部门,先后10余次召开会议,对规划选址、用地、环评和立项等前期工作审批、工程建设任务、招投标、计划下达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相关部门对扩大内需项目的有关审批事项特事特办,做到了能快则快,全方位形成合力支持水利。 

    (三)拓宽渠道,竭力落实配套资金 

    会同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多次会商市级配套资金方案、资金来源、下达时间等问题,落实市级配套资金3亿元,占地方配套的50%,其中:饮水安全和大型灌区项目地方配套资金由市级全额落实,其它项目按中央要求市级足额落实了配套。区县和项目业主通过财政安排、银行融资等方式,多渠道落实了各类项目的配套资金。 

    (四)多措并举,切实加快建设进度 

    一是及时下达计划。提前准备了分解计划的相关工作,在区县承诺意见的基础上,在12月1日将中央投资计划分解下达到各区县。二是切实编制实施方案,认真分解落实任务和责任。12月上旬,所有新增投资项目完成了实施方案或施工计划的审批,倒排了工作计划和完成时间表,同时,将监督和管理任务分解落实到局相关处室、单位,将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区(县)水利局和项目法人,建立了责任机制,明确了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项目负责人的责任。三是简化工作流程,压缩非建设时间。制订并印发了农村饮水安全、大型灌区等项目建设管理流程,下放相关审批权限。合理缩短招投标时间,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建设时间。四是突破工作难点,保障建设进度。针对大中型水库、城市防洪等投资难点项目,逐个反复分析,摸排出7个按时完成有困难的项目,通过专题会议和现场办公,针对难点项目逐一制定了可行的提速实施方案。五是建立应急会商机制,及时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确保各类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六是实时追踪实施情况,各建设项目严格实行周报制度,对进展滞后或有制约因素的项目,实行双日报告制度。 

    (五)强化管理,确保资金高效安全 

    成立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各区(县)成立了相应的机构。12月下旬到1月上旬,组织13个检查组分赴各项目实施地,对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督查,及时发现整改了问题。严格执行了“四制”和“三公示”制度,对大中型项目开展了跟踪审计,公开、公正、透明的管好、用好新增投资。 

    三、再添措施,全面提速重庆水利发展 

    全面提速重庆水利发展是温总理去年12月考察重庆时的殷切希望,也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重庆水利正在按照“能快则快尽量快”的要求,再添措施。 

    (一)拟订工作方案,确定目标任务 

    制定了2009—2012年水利提速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大水利投资规模,将2008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完成投资215亿元,增加到335亿元,增加56%。骨干水利项目建设时序提前,计划全面完成大足玉滩水库和“泽渝”一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观景口、金佛山、“泽渝”二期工程。民生水利建设任务增加,进一步加快饮水安全、大中型灌区、中小河流治理、小型水利设施等项目建设。 

    (二)完善规划体系,加强前期工作 

    全面推进全市中小河流流域综合规划,完成小型水库建设规划、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等专项规划。进一步倒排时间,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做到“开工一批、储备一批、推进一批、论证一批”。 

    (三)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工程建设 

    争取再次出台一批支持水利建设的市级财政政策。整合市水务集团和市水投集团,做大做强水利融资平台,帮助区(县)通过土地储备、资产抵押、担保等形式融资。以“竞标”方式调动区(县)加大水利投入,切实保障水利规划及前期工作经费。 

    (四)加强建设管理,加快工程建设 

    继续对市水投集团负责建设的公益性、准公益性项目实行“六定一管”。对市级重点水利水电项目,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程跟踪审计,重点项目月通报制度。严格执行面上小型水利项目开工前、竣工前和违规违纪查处“三公示”制度。 

    (五)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目标考核 

    市政府成立全市水利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水利工作市级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继续将水利工作纳入市政府对市级部门和区(县)党委政府的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对应奖罚,并通过督查、稽查、审计等方式,加强进度、质量和资金的监督。

作者: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


新闻 | 资讯 | 商务 | 文化 | 社区 | 服务 | 出品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