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确责任 强化措施
确保新增灌区技改项目按时完成
河南省信阳市水利局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淮河上中游,鄂豫皖三省结合部,地处淮河—秦岭分界线上。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市七个县区,长363.5公里,占淮河总长度的36.4%。全市建有大中小型水库885座,大型自流灌区5处,中小型灌区775处,设计总灌溉面积达620万亩,占全市总耕地面积852万亩的73%。其中,南湾、梅山、鲇鱼山、泼河、石山口等5处30万亩以上大型灌区设计总灌溉面积435万亩,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51%。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加上有效地灌溉保障,使信阳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
多年来,信阳水利部门以建设现代化农业灌溉体系为目标,坚持以大中型灌区为骨干、小型灌区和塘堰灌溉为补充的原则,实施灌区建设中长远规划与短期实施相结合,不断加大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力度,提高灌区灌溉能力,提高水利用系数,取得显著成效。从1998年开始,全市5处大型灌区,已先后实施了12批33期技改工程,总投资达2.97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4550万元。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260万亩,渠系水利用系数从技改前的0.37提高到0.45,年节水量达2.8亿立方米,2006年以来全市粮食产量连续三年超百亿斤。灌区对农业增产的有效保障作用,使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群众建设灌区工程的热情进一步高涨。
2008年,我局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河南省水利厅的领导下,紧紧抓住国家出台扩大内需政策、加大水利投入的重大机遇,全力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在第四季度中央新增水利投资项目中,国家下达我市南湾、梅山、鲇鱼山、泼河、石山口等五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总投资9830万元(中央投资6500万元,地方配套3330万元)。截止1月15日,五大灌区已累计完成投资3605万元,占投资计划的36.7%,为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制
河南省水利厅高度重视新增灌区技改项目建设工作,于2008年11月27日召开全省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启动和目标责任书签订大会,明确了信阳市的责任。信阳市及时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水利新增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市水利、发改、财政等有关部门,集中力量,全力推进新增灌区技改项目建设工作。我局按照市政府要求,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新增灌区技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市5处大型灌区新增技改项目的协调、检查、督导和服务工作。
为确保按时完成新增灌区技改项目建设任务,信阳市建立健全了各项责任制度,一是各大型灌区都建立了以当地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工作责任制,明确政府责任人、主管部门责任人和项目建设单位责任人。二是市政府与项目所在地的县(区)政府,市水利局与项目所在地的县区水利局,市大型灌区建管局与各大型灌区管理单位,各大型灌区管理单位与施工、监理单位都分别签订了责任书,实行终身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把责任落实到每处灌区、每个环节和具体人员。三是通过新闻媒体把各责任单位及责任人予以公布,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健全的领导机构和完善的责任制度,为按时完成新增灌区技改项目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二、迅速行动,扎实做好开工准备工作
为贯彻落实好本次任务,确保按期完成第四季度中央新增投资中用于我市五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省发改委和水利厅打破常规,要求各部门在此期间24小时上班不断人,在保证环节不缺少、质量不下降的基础上,迅速贯彻和下达中央投资计划,审核批复各灌区的工程实施方案。
新增灌区技改项目计划任务下达后,为力争项目尽快开工实施,我局迅速行动,认真做好了项目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是及时安排设计单位,抽调业务技术骨干,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仅用10天时间就编制完成了工程实施方案并上报省水利厅,一次性获得通过。二是按照水利基本建设程序,及时在《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和《河南省水利网》面向全国发布了灌区工程施工、监理招标公告,对新增灌区技改项目的施工和监理单位全部实行招投标制,优选了工程施工和监理单位,整个招投标工作于12月16日全部完成。三是迅速组织各施工和监理单位进驻施工现场,新增灌区技改项目于12月18日全面开工建设。四是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工程建设情况和外部条件,及时细化、优化工程施工方案,提前做好冬季雨雪冰冻天气应急预案,切实落实防冻措施。五是精心组织,充分调动施工、监理单位的积极性,协调好施工环境。倒排工期,以周为时段,实行以日保周,以周保月,高标准快速推进项目建设进度。
三、严格程序,狠抓工程建设质量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我局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意识,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认真落实质量责任制,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一是建立了“建设单位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政府部门监督”的质量管理体系,层层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二是成立新增项目建设督查组,定期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督查,严格监督检查工程建设质量,绝不允许因时间紧而放松质量要求,绝不允许出现任何质量问题。三是聘请了一批在设计、施工、管理、计划、财务等方面经验丰富的老专家和技术人员成立专家指导小组,不定期巡回检查指导工程建设,及时解决工程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四是组织五大灌区项目法人进行互检,交流经验、互相促进,推进工程加快进度、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确保工程在各个节点质和量的统一。
四、强化管理,确保工程“四个安全”
为确保此次新增项目建设“四个安全”,我局从工程建设各个环节强化了对项目、干部、资金的管理。一是市水利局党组专门下文集体承诺:在水利工程招投标活动中,做到不插手、不介入、不干预、不说情,不为任何单位和亲朋好友承揽工程打电话、打招呼、写条子,保证所有工程的招投标都在公开、公平、公正的条件下进行。二是市纪委、监察局和水利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严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活动工作纪律的通知》,市纪检监察部门派专人全过程参与工程招投标、工程建设及工程验收,杜绝了违法乱纪行为。三是加强项目资金审计,加大工程资金的监管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防微杜渐。
五、密切配合,确保工程建设快速推进
为确保新增灌区技改项目按照省水利厅要求于2月底前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市水利、发改、财政等有关部门加强协调、密切配合。一是我局积极主动与水利部、省水利厅等上级部门加强沟通,做好项目衔接工作。全市各级水利部门切实加强内部协作,分工负责,加快进度。二是市发改委积极同省发改委加强沟通协调,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及时做好了项目立项、审批和下达投资计划等工作;市财政部门在我市地方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足额落实了地方配套资金,确保了工程建设需要。三是加强了上下沟通,建立了信息周报制度,及时向省水利厅和市政府报送工程进度情况。省水利厅和市督查部门对工程建设进度进行了多次督查。2008年12月21日,水利部检查组专程到我市南湾等灌区进行项目工程现场督察,极大地推动了工程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建设。
总之,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举全市水利部门之力,全体干部职工上下一心、齐心努力,不负党和人民重托,坚决在规定的期限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我市五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