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大会发言


2009-01-09

 

与时俱进  大力推进防办机构能力建设

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

 

大家好!根据会议安排,我作个简短发言,发言的题目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防办机构能力建设》。

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国家防办的具体指导下,湖北在推进防办机构能力建设上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成效。

第一,常设机构时间早。湖北易涝易旱,洪水威胁始终是心腹大患,防汛抗灾历为天大的事。鉴于特殊省情,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就设立了省防办常设机构,在国家颁布实施有关防洪法规之后,又在完善省防办机构的基础上,依法设立了市、州、县防办常设机构。

第二,组织构架覆盖广。2005年我省率先实施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原有乡镇水利站大都撤消,但乡镇防办并没有随之消失,而是通过省委文件的制度安排,以乡镇综合办公室或经济管理办公室加挂防办牌子、合署办公的形式,使乡镇防办得以保留。

第三,防办规格突破大。2007年下半年,经省编委批复,省防办能力建设取得了三大突破。一是机构性质。由原来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整体转为行政单位,35个事业编全部纳入公务员序列。二是处室设置。原内设的综合处、防洪调度处、减灾处(抗旱处)、信息化处,被核准为正处级的综合处(挂信息化处牌子)、防洪调度处、抗旱处(减灾处)。三是领导职数。副厅级专职副主任由一名增至两名,处级干部职数由四名增至七名,还配有数名处级非领导职数。

回望历程,总结过去,有四个方面的体会。

体会一:与时俱进,必须推进机构能力建设。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防汛抗旱“两个转变”,更加注重人的生命安全和用水安全,更加注重统筹区域和城乡水安全,更加注重洪水管理和生活生产生态抗旱。在防汛抗旱内涵和外延有了新拓展的形势下,责任更大、任务更重、要求更高。一是从防洪来看。在手段上,由过去的单一强调严防死守,转变到强调防守、调蓄、抢排、分流、分洪等多种综合措施的运用,逐步过渡到洪水管理;在范围上,不仅要警惕和防御大江大河大湖大库的洪水,而且还面临着中小河流防汛、中小水库防洪、在建工程保安、山洪滑坡泥石流防御、工矿企业和学校以及旅游区防洪安全等多方面的任务。二是从抗旱来看。在范围上,不仅要组织指导农业抗旱,还要组织指导城乡生活、生产和生态抗旱,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手段上,不仅要组织好人力抗旱,还要调度好现有水利工程设施,实现抗旱减灾效益最大化;不仅要处理好水多保安全,水少也要多抗旱的关系,还要搞好防汛抗旱统筹调度,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三是从管理来看。传统的随机和被动应对水旱灾害的方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需要。防汛抗旱管理要由减少水旱灾害损失向减少或避免水旱风险转变,更加强调应急反应的主动性、有序性,使得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涉及的部门更多,必须健全防办机构,提高管理水旱灾害的能力,实现由传统的协调为主,向现代应急管理的办事为主转变。

体会二:机构设置,必须注意抓住切入节点。一是抓住机遇先行内设。省水利厅党组十分重视落实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对省级防办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多次强调省防办能力建设要与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对防汛抗旱的要求相适应。省厅于20067月下文明确,在省防办内部设综合处、防洪调度处、减灾处(抗旱处)、信息化处四个处室,虽然未定级别,但理顺了水旱灾害管理的职能。二是积极汇报争取“挂号”。2007年我们利用陪同省主要领导检查防汛准备的契机,主动汇报省防办机构建设,以引起重视。省厅人事部门同步积极与省编办联系,争取挂号。随后,省厅领导还利用防汛会商,再次向省领导汇报,为省防办机构建设取得突破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是持续运作取得突破。在省委、省政府领导和省编委对省防办机构建设引起重视后,我们连续跟踪汇报,使省编办对我办的机构性质、编制、领导职数进入实质运作和落实阶段。我们深感事务的发展变化,靠内因主导,外因不容忽视,机遇抓得好,切入点恰到好处,可以事半功倍。

体会三:机构升格,必须以有所作为为前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是决策参谋有道。湖北年年要防汛,抗旱的任务也不轻。省防办作为省委、省政府和省防指决策指挥的职能部门,始终紧扣抗洪保安全、抗旱保用水、抗灾保发展的目标,兢兢业业履行职责,做到夏汛冬防常年抓,始终坚持全程跟踪和及时研判分析雨水工情和灾情,适时会商,随时提出分类指导的应急对策,为省领导的宏观决策和微观指导提供了可靠支撑。二是督导协调有力。在组织防守中,我们督促责任区域上齐领导、上足劳力,严密布防,确保了及时查处险情,保证了在标准洪水内不溃堤、不倒坝、不失闸站的防汛目标得以实现。在协调部门方面,我们建立了省军区、省武警和其他省防指成员单位联动协调机制,保证了水旱灾害管理职责分工明晰,联动协调有力,整合了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三是应急管理有序。在每年修订江河湖库防汛专业预案的基础上,根据应急管理的新要求,我省建立了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防台风灾害应急预案、分蓄洪区应急预案、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等完备的预案体系,覆盖了防汛抗旱和应急转移的方方面面,为有序应对水旱灾害提供了体制和机制的保障。四是科学调度有方。在事关长江安全的大局上,我们不断完善清江隔河岩与荆江洪水错峰方案,这方面的调度,在抗御1998年及以后的历次大洪水中,效果十分明显,多次得到国家防总、长江防总的充分肯定,和省政府的通报表彰。在水库调度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平稳安全泄洪,削峰率保证在70%80%之间,保证了下游安全。在水源配置上,充分发挥水库放水、泵站提水、涵闸引水的作用,抓好雨洪资源的利用,保证了旱年不见旱,大旱之年保丰收。多年来的累积效应,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公认。在全省行风评议中,防汛抗旱满意率达90%,为全省水利各口之首。这些都充分说明,“有为”是“有位”的前提,也是机构能力建设的成功路径,我们将倍加珍惜,长期坚持。

体会四:提升能力,必须以科技手段为先导。在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顺时应势,狠抓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初步建成水雨工情采集、信息传输、决策支持三大系统为主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以及与其相关的计算机广域网、长江堤防信息化项目、水库防洪调度自动化系统扩容工程项目,形成了纵向至各市州和重点县市,横向至重点防洪工程的防汛抗旱信息网络平台,为信息传递、决策指挥、部署工作、洪水调度、险情处置、统筹配置水资源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增强了决策指挥的直观性、时效性。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新的科研成果不断运用到抗灾实践中,只有充分运用这些新的科研成果,才能解决抗灾减灾中的实际问题。我们将紧扣以科技为先导,提升防办能力不松劲,以信息化带动防汛抗旱工作现代化。

防洪保安,任务繁重;治水兴鄂,任重道远。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新起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本次会议部署,大力推进防汛抗旱“两个转变”,继续坚持以“有为”换“有位”的着力点,依靠科技创新和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防办机构能力建设,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湖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局。

谢谢大家!

作者: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


新闻 | 资讯 | 商务 | 文化 | 社区 | 服务 | 出品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