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建立我省煤油气资源开采水土保持补偿机制


2008-04-20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建立我省煤油气资源开采水土保持补偿机制

陕西省水土保持局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就我省建立煤炭石油天然气开采水土保持补偿机制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建立我省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水土保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省委提出“着力解决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省政府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我省是全国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大省。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力度的加大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仅2006年,我省煤炭产量超过1.5亿吨,石油近2000万吨,天然气80多亿立方米。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在带动我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我省本就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据调查,截至目前,我省因煤炭开采直接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近5.2万公顷,年增速超过45平方公里,其中塌陷区造成的水土流失最为严重;陕北油气田开采因开挖、压埋、扰动直接破坏地貌植被面积累计达数十万公顷,排放弃土弃渣1.5亿吨,年新增水土流失量达1780万吨。根据测算,全省每年因煤油气开采造成水土流失带来的经济损失达25亿元。

  因此,研究和建立我省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水土保持补偿机制,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委、省政府有关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建立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水土保持补偿机制工作进展情况
  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后,我局着手开展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水土保持补偿机制建立的前期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厅党组的大力支持,厅党组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并于2007年年初先后两次向省政府提出建立补偿机制、制定《陕西省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建议。由于我省原《陕西省实施<水土保持法>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因生产建设、资源开发和其他活动损坏原地貌、植被和水土保持措施而使原有水土保持功能降低或者丧失的,应按实际造价或每平方米二角至五角的标准缴纳水土流失补偿费”,成了我省制定《办法》的法律障碍,因此,修订《陕西省实施<水土保持法>办法》成了制定《办法》的前提。在没有立法计划的情况下,我们仅用半年时间,完整地走了一套立法程序,2007年7月28日,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陕西省实施<水土保持法>办法》(修正案),为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了法律支撑。这项工作,从头到尾涉及到省财政厅、省物价局等9个部门、20多个单位,我们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先后召开汇报会、论证会、讨论会达30余次,组织有关大专院校、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赴省内外调研考察5次。省政府法制办于12月20日,最后组织召开了省财政厅等9个部门及神华、长庆、延长、陕煤等大型企业参加的《办法》征求意见会;12月28日,省水利厅、省财政厅、省物价局、省法制办四个部门联合行文,正式报省政府待批。

  三、《办法》的主要内容及实施效果预测
  《办法》共16条,主要内容有:一是征收对象和方式。对从事煤油气开发的企业,按照产品的实际产量计征水土流失补偿费,改变了过去一律按损坏面积计征补偿费的方式,符合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比较科学、合理;二是税务代征。考虑到地税系统自上而下征收网络比较健全,为了降低行政成本,方便企业交纳,提高工作效率,《办法》规定水土流失补偿费由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企业所在地地税部门在征收税费时一并代为征收;三是计征标准。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课题研究成果,同时综合考虑我省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企业承受能力、物价指数等因素,我们把单位产品所造成的水土流失经济损失测算结果以及初步功能恢复治理所需资金作为确定补偿标准的主要依据,在《办法》中确定按照原煤陕北每吨5元、关中每吨3元、陕南每吨1元,原油每吨30元,天然气每立方米0.008元的标准征收水土流失补偿费;四是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水土流失补偿费专项用于水土保持项目支出,主要用于水土保持预防保护、重点治理、生态修复及沉陷区治理等以及国家水土保持项目的配套和补助资金。

  《办法》实施后,按照新标准,我省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每年可征收水土流失补偿费13.5亿元,不但可以加大省级财政对水土保持的投入,还可以解决中央水土保持项目配套资金不足的问题,按照目前水土保持治理标准,每年可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00多平方公里,这样坚持治理下去,能源开发区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将会得到大大的改善;其次,可以改变企业无偿或廉价使用水土资源的习惯,从而达到促使企业自觉提高技术水平、改善管理、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目的;最后,有助于从生产源头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相协调,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人的生态文明,使人们更加关注生存环境,谋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在更高层次上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历时一年多的工作中,省委、省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主管省长亲自批示,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刘震司长亲临现场指导,省水利厅党组多次开会研究,厅长多次向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汇报,参加有关会议的讨论。我们深深感到,没有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我们根本无法完成这项工作。这项工作,涉及到省级有关部门9个、有关单位20多个,从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个中滋味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有刻骨铭心的体会。好在各部门、各单位都非常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才使这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建立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土保持补偿机制,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全国尚属首例。目前,大范围、多行业的补偿机制建立在国内尚处研究探索阶段,没有一个范本让我们拿来就用,为了使《办法》更科学、更审慎,我们发挥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优势,参照国外的一些资料,搞调研、重数据,少定性、多定量,不凭想象、不搞臆断、不靠行政经验,尽量使得补偿标准建立在科学、客观的基础上。在历时一年多的工作中,我们从开始就设想了很多困难和问题,就做好了可能失败的思想准备,没想到途中遇到的困难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工作班子的同志们完全凭一种对党的事业负责的精神、对能源开发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心痛,愈挫愈勇、屡败屡战。我们坚信过程是艰难的,但结果是诱人的,就凭一种信念,重生的力量,相信我们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欢迎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作者:
  
 
无标题文档


新闻 | 资讯 | 商务 | 文化 | 社区 | 服务 | 出品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