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着力构建四个机制 全面提升干部管理工作水平


2008-04-16

 

着力构建四个机制
全面提升干部管理工作水平


山东省水利厅

 

    近年来,我厅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规范化建设,推进工作机制创新,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围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着力构建选拔任用机制


    积极探索扩大民主的新方式,拓宽干部选任新渠道,研究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新措施,建立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一是牢固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选用干部坚持看能力,不唯学历、资历和年龄;看品行,不拘泥于一时一事;看主流,不求全责备,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注重把那些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特别是精通水利业务、善于领导和推进科学发展的干部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2003年以来,先后提拔厅级干部13名、处级干部99名,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在全厅形成了风正气顺心齐的和谐环境。二是积极探索差额酝酿、差额推荐和差额考察,扩大干部工作民主。近两年,先后在省胶东调水局、水科院、设计院处级干部选拔中进行大胆探索,积累了初步经验,引起了较大反响。三是大力推行竞争上岗。集中选拔干部,原则上都采用竞争上岗方式。仅2007年,就通过竞争上岗选拔3批77名干部。目前,首批通过竞争上岗选拔的8名副处级干部中,已有3名走上了副厅级领导岗位。四是健全完善选拔任用制度。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意见》等10余项工作制度。特别是去年,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管理工作的意见》,从干部的入口到出口逐一进行规范,并及时完善配套办法,细化《干部任用条例》,形成全新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体系,得到省委组织部充分肯定。


    二、大力推行经常性考察,着力构建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通过规范考察内容,改进考察方式,全方位推进经常性考察工作,增强了考核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和系统性。一是改进年度考察。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年度考察工作的意见》,对年度考察办法进行了系统完善。2007年年度考察时,部署工作,厅主要领导亲自作动员;开展考察,分管厅领导带队,邀请纪检部门参加;分析情况,既横向对比,又对近三年情况纵向比较;评价班子和干部,力求客观全面,准确无误;提出改进建议,确保恰如其分,切实可行;汇报情况,运用多媒体形式直观展示;确定等次,采用量化标准;反馈结果,由分管领导直接负责。对问题较大的班子,厅长亲自出面,督促整改;对问题较多的干部,重点关注,跟踪帮扶。2006年以来,先后对“基本适应”的两个班子及时调整充实,免去1名“不称职”处级干部职务,对2名“基本称职”的处级干部诫勉谈话,引起了较大震动,收到了良好效果。二是落实重大事项、重点工程跟踪考察制度。在发生重大旱情、汛情、灾情和其他突发性事件时,人事干部直接参与值班、防灾和人员调度,及时考察了解领导班子和干部在关键时刻的政治态度、负责精神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近年来,南水北调、胶东调水等六大重点工程陆续开工,山东水利进入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坚持把干部考察贯穿于重点工程建设管理的全过程。随着工程建设的深入推进,一大批业务型、专家型干部得到培养锻炼和提拔重用。目前,厅属单位一半以上的行政正职是省内乃至全国知名水利专家,其中3名同志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厅最年轻的正、副处级干部都是所在领域学术技术带头人。三是实行人事干部联系处室制度。由人事干部分组联系机关处室和直属单位,采取参加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等方式,全面及时了解领导班子动态和干部情况,并定期对干部的德才表现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一年来,厅人劳处已联系处室、单位20多次,为加强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积累了更加丰富、详实的资料。很多同志说,“干部之家”把家搬到了干部身边,人事部门把工作做到了家。


    三、围绕提升干部综合素质,着力构建教育培养机制


    着眼于建设一支思想解放、作风扎实、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高素质水利干部队伍,狠抓了干部教育培训、轮岗交流和挂职锻炼等工作。一是创新干部培训工作。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出台《干部职工教育管理办法》,建立培训登记制度,结合水利行业实际,扩大培训规模,改进培训方式,创新培训内容,千方百计提高各级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近两年重点抓了四个层次的教育培训,先后选调90名领导干部参加省委组织部安排的脱产培训;组织260多名业务骨干参加省、部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类专业培训;自主举办覆盖行业系统的各类专题培训班,培训水利职工5200余人次;与清华大学、海河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水利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班。特别是开办“山东水利讲坛”,定期邀请有关领导和知名专家讲解新理论、新知识。去年10月,党的十七大代表、时任省水利厅厅长的宋继峰同志,通过水利讲坛为全厅干部职工宣讲十七大精神,受到广泛好评。二是加大干部交流力度。积极开展厅机关内部轮岗,厅属事业单位之间以及厅机关和厅属事业单位之间干部交流。近年来根据干部专业特长和个性特点,先后交流干部50多名,优化了领导班子结构,增强了干部队伍活力。厅机关一名80年代浙江大学水工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宏观管理岗位上很不适应,2006年交流到胶东调水工程建设一线后,如鱼得水,表现出很强的专业技术才能,迅速成长为独挡一面的工程建设管理骨干。三是选派干部挂职锻炼。近年来,先后选派3名干部参加援藏工作,13名干部赴欠发达县挂职锻炼,使他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工作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


    四、优化干部成长环境,着力构建服务关怀机制


    按照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坚持“三服务、两满意”的基本思路,努力营造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的浓厚氛围,使每位干部的内心意愿得以表达、聪明才智得以发挥,为干部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一是积极破解关系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省淮河局因驻地偏僻造成管理成本加大,优秀人才大量流失,干部思想不稳,严重影响了事业发展。为此,我们多方呼吁,反复协调,千方百计做工作,最终将其住所从济宁变更到济南,实现了干部职工梦寐以求的愿望,为单位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我们还积极争取省人事厅、劳动厅的理解支持,成功地将海河局65名职工及家属的户口从县级市禹城迁到济南。紧紧围绕水利事业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需要,狠抓机构建设,拓宽干部发展空间。2003年以来,先后组建了正厅级的南水北调局;在引黄济青局基础上,增加内设机构,成立胶东调水局;争取省防办升格为副厅级单位;2个单位升格为正处级建制。目前,厅属单位中正厅级1个,副厅级或高配副厅级干部的单位7个,为干部成长进步创造了良好条件。二是热诚关心困难干部职工。建立健全厅机关福利委员会,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对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的干部,及时进行慰问和救助,帮助解决实际问题。2007年春节期间,厅人劳处专门筹集资金,对部分患重病干部职工重点走访慰问,将组织的温暖送到干部家中。三是全力打造温暖和谐的干部之家。提出“坚持原则、公道正派,与人为善、和谐共处”的工作理念和打造学习型、创新型、高效型、服务型、廉洁型“五型团队”的奋斗目标,引导人事干部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树立可信、可靠、可敬、可亲的良好形象,切实把人事部门打造成和谐温馨、富有凝聚力和感召力的干部之家、人才之家。


    各位领导,近几年我们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一定成效,但离新形势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与兄弟省市相比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陈部长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大家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改进工作,努力把我厅干部人事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8年4月17日

作者:
SRC-102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


新闻 | 资讯 | 商务 | 文化 | 社区 | 服务 | 出品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