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围绕水务中心工作
全面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北京市水务局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情况
2003年以来,局党组按照上级各有关部门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的实施意见和《教育培训规划》的总体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北京水务发展的中心工作,建立和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制度,改进培训方法,加大培训力度,有效提高了全局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全局干部队伍概况
北京市水务局于2004年5月挂牌成立,承担了原市水利局的全部职能以及原市政管委负责的城市供排水、节水职能。局机关内设18个处室,下设28个局属单位。机关现有公务员83人,局属单位职工总数4454人。全局共有处级干部214人,管理岗位工作人员1232人,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员1639人、工勤人员1583人。
二、培训工作总体情况
(一)建立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扎实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局党组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把大规模培训干部作为一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战略举措,摆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培训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培训重点。
一是建立领导体制。局党组认真履行牵头抓总的职责,明确一名局领导负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组织成立全局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各项工作责任明确。局属单位按要求明确一名班子成员负责教育培训工作,并成立领导小组。
二是完善管理机制。局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总负责,相关处室分工负责,责任落实到人。形成了局党组宏观决策,组织人事部门综合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互相配合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格局。
三是健全培训制度。为保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局按照《暂行办法》和《规划》的总体要求,制定了我局《2003年—2007年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修订完善了《北京市水务局干部培训工作制度》等制度。
四是加强监督指导。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要求,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定期对局属单位贯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制度情况进行检查,进一步加强了监督指导,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并解决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每半年对教育培训工作进行检查,每年年底进行考核。
五是落实教育培训经费。在资金支持方面,将干部教育经费列入预算管理,确保教育培训经费按比例足额拨付,并及时解决专项培训经费。5年来,全局共投入教育培训经费1331万元,为培训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局领导带头学习,以身作则,发挥示范作用。
局领导带头坚持参加学习,采取集中学习、专题讲座和在职自学等多种方式,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学习中注重针对北京水务发展和班子自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贯彻市委市政府方针政策,查找思想和工作的不足,解决实际问题。领导干部坚持每年撰写学习体会文章,并在局《论文汇编》上登载,供干部职工学习。在内部组织学习培训的同时,认真完成市委组织部的调训任务。
(三)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推进“三支队伍”培训工作。
1、以提高处级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为重点,抓好培训工作。
2003年以来,按照局党组的统一部署,我局组织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中心工作,组织集中学习和专题研讨。组织全局处级以上干部集中学习党章和党的重要理论书籍,组织处级干部到西柏坡、井冈山等革命圣地参观学习,重温党艰苦奋斗的革命历程。十七大以来,局党组组织了十七大精神学习研讨班,全局副处级以上干部分三期进行了培训。全局各单位举办专场辅导讲座、专题培训班,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
在提高处级干部履行职责、执政能力方面,积极选派处级干部参加各级各类培训。5年来共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任职培训、优秀中青年干部及专题培训89人次。同时我局内部也分层次举办各类培训。一是抓好党政正职的培训。着力提高处级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宏观决策、驾驭全局、综合协调的能力。二是抓好副处级干部的培训。着力增强副处级干部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提高综合素质。2003年以来新任职的副处级干部均参加了任职培训。培训采取专题讲座、自学和座谈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开设了“如何当好副职”等特色课程。局领导亲自授课,并邀请公共管理方面的专家开展专题讲座,进行集中授课培训。
五年来,局属单位处级干部均完成了每年12天的中心组学习任务。全局处级干部5年内培训总量为125545学时,人均培训量为595学时。
2、以增强公务员服务意识和提高履职能力为重点,抓好培训工作。机关公务员培训工作以学习《公务员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履职能力为重点,分级分类对公务员进行培训,机关组织了《公务员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考试和考核。
2003年以来机关公务员共参加各级各类培训4355人次,机关公务员的服务意识和履职能力得到稳步提升。
3、以抓好专业技术人员拓展知识和提高业务能力为重点,抓好培训工作。在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教育工作中,局处两级培训部门认真贯彻《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开展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等内容的培训,保证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不少于72学时。各单位重点抓好青年科技骨干的培训,例如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面向全所青年专业技术人员举办了青年科技论坛,定期邀请水利行业的专家学者来单位讲课,五年来,共有1130余人次参加论坛接受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结合我局的“五个一”科技创新工程,对青年业务骨干进行重点培养,与清华大学联合办学,105名业务骨干参加了水利工程和环境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班学习。
2003年以来,各单位共举办了各类脱产培训班1015个班次,51200余人次参加培训。全局专业技术人员干部每年脱产培训72小时以上的人数达2350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97%。
三、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做法
规范和强化干部教育培训是打造一支适应水务发展需要的干部队伍的重要途径。如何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任务中完成培训任务并取得实际效果,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难点。5年来,我们针对解决工学矛盾,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渠道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丰富教育培训内容。围绕基础理论、拓展知识、能力培养、党性锻炼四个方面,结合参训干部个人情况和北京水务实际,确定培训内容。培训部门设计了大量教学专题。局属单位还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开设了大量有特色的、对推进中心工作有实际指导作用的课程。如围绕实现两个转变、建设循环水务的发展目标,精心设计了“循环水务”系列专题讲座,开设了“城市发展中的人水和谐”、“科学发展观与公共管理创新”等系列课程。
(二)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可以概括为三个结合:
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季节性强、工作责任重是水务行业的特点。每年6月至9月汛期期间,工作任务繁重,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存在很多困难。为解决工学矛盾,在组织集中培训的同时,提倡和鼓励广大干部职工自学读书。各级领导班子在抓好理论中心组学习的同时,积极读书自学,并要求制定学习计划,提供读书篇目,在分散自学的基础上组织理论研讨,指定中心发言人,自上而下大力营造认真读书的良好氛围。
局领导讲课与专家讲课相结合。培训工作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各类讲座,聘请相关领域专家现场报告。同时,局领导结合分管工作,紧扣水务发展的热点、难点,亲自为领导干部授课。这些讲座培训内容针对性强,对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为扩大培训的覆盖面,相关部门把这些讲座录制成光盘发放到基层单位,并上传到计算机网络平台,方便偏远闸站点的干部职工收听收看,接受培训。
基础培训与专业培训相结合。将处级干部任职培训、后备干部培训作为培训工作的基础和主体抓紧抓好。同时各部门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干部的特点,进行“量身定做”,按职责认真开展专业性培训。机关党委、科教等部门分别组织党委书记培训班、行政主任培训班等专业培训。两方面培训相结合,保证了培训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提高了培训的综合效果。
(三)扩宽教育培训渠道。为充分利用社会师资资源,我局加大了开放办学、合作办学的力度,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扩宽干部培训渠道。我局与清华大学水利系合作,举办了三期处级干部业务理论培训班。全局共有81名处级领导干部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培训。培训期间,清华大学水利系的教授和专家学者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水务建设的前沿科技和先进的水务管理理念,参训人员就水务建设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与专家进行了探讨,培训收到良好效果。
(四)注重教育培训的实践研究和理论探讨。在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中,通过开展理论研讨、撰写培训心得体会,引导参训处级干部积极参与到理论创新中来。在汇总整理处级干部培训体会的基础上,经局领导班子研究分析,提出了“循环水务”的理念,形成了全新的治水思路。“循环水务”的提出,是实践基础上的创新,是集体智慧提炼出的理论成果,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对中心工作的促进作用。
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体会
总结五年来我局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局领导班子把教育培训作为全局工作的重点工作,研究确定思路和目标,把握工作的方向;将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全市水务发展规划,及时解决教育培训中的矛盾和难题,将教育培训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处级领导干部考核指标。
(二)学用结合是根本。我们坚持围绕水务工作的难点、热点开展培训,坚持围绕实际应用开展培训。“学中干、干中学”的风气已经形成,培训者找准了方向,被培训者找到了位置,教育培训的成果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
(三)加大投入是保障。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需要资金的保障,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我们用于教育培训的投入均超过规定的数额,满足了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8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