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县水利定点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云阳县委 云阳县人民政府
一、云阳县基本县情及水利现状
云阳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腹心地带,辖43个乡镇,幅员面积3649平方公里。县情是“三大一穷”。即: 移民大县,实物淹没指标占整个库区的1/8,全县动态移民16万人,是三峡库区第一移民大县;人口大县,全县人口131万,在全市排第五位;农业大县,农业人口116万,占总人口的89%;财政穷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水利部定点扶贫县。
全县现有各类水利工程9085处,总蓄、引、提水能力1.06亿立方米,有效灌面23.23万亩。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3万千瓦,可开发量27万千瓦,已开发7万千瓦,开发潜力较大。但水资源利用程度低,工程性缺水严重,水利化程度仅24%。
二、水利部定点扶贫工作情况
水利部新一轮定点扶贫云阳以来,历届扶贫工作组情系云阳,扶真贫、动真情、办实事,为我县水利基础条件改善和全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有力地促进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至2007年底,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7亿元,比2000年的23.2亿元增长了2.4 倍;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到1.97亿元,增长了1.8倍;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到2844元,增长了1.7倍;绝对贫困人口低收入贫困人口分别从2001年末的7.48万人、13.4下降为3.53万人、9.55万人,贫困发生率分别由2000年的11.7%和27%下降为6.4%和12%。
(一)主要工作措施
水利部创造性地提出了“五水加科教”的扶贫工作思路,坚持把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快脱贫致富的突破口,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和农村面貌的极大改善。
一是强力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和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咸池水库二期工程如期建成,门坎滩水电站即将竣工发电。梅峰水库、小江大灌区的前期工作基本完成;盖下坝水电站、青杉水库、小水电代燃料及新县城堤防等工程的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实现了“开工一批、储备一批、推进一批、论证一批”的目标。
二是重点解决农村人饮安全。累计新修和整修各类人饮工程2500余处,建成和改造场镇供水站38座,渠堰390.8公里,解决了23.27万人、21.87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目前,全县已有54个场(集)镇及村社的39.4万人饮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
三是加快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十一五”以来已整治销号病险水库25座,完成总投资341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260万元。
四是扎实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48平方公里,治理农村小流域33条,完成坡改梯8.55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34.11万亩,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治理区农业生态环境。
五是积极推动农村小水电建设。先后建成移民复建水电站4座,新开工建设小水电站6座,新增装机4万千瓦,完成总投资3.12亿元。
六是全面加强防洪工程建设。完成新县城堤防护岸第一期工程5.5公里(全长12.6公里),整治江口团滩河堤、沙市河堤、堰坪水晶河堤、人和木古河堤等水毁河堤13公里,有效保护了城镇、村庄近30万人和10万亩农田的防洪安全。
(二)几点体会
回顾10年的扶贫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要巩固水利扶贫工作成果,只有实现智力扶贫、项目扶贫、科技扶贫和驻县扶贫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水利扶贫不断引向深入。
一是实施智力扶贫,理清发展思路。新一轮水利扶贫以来,水利部扶贫组、各有关司局、长委、淮委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年年莅临我县视察调研,深入贫困村一线,访贫问苦,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为云阳经济社会发展“把脉”,并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帮助我们转变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
二是实施项目扶贫,夯实发展基础。水利部始终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水利扶贫的根本,帮助制订扶贫规划,并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给予大力支持。2001年以来,先后实施了咸池二期借水、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长治”水保治理、咸盛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小水电脱贫解困等项目,审批并即将实施小江大灌区等项目,累计投入各种项目资金1.1亿元,极大改善了我县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夯实了水利发展基础。
三是实施科教扶贫,增强“造血”功能。水利部扶贫组坚持治穷治愚并重,大力实行科教扶贫,提高扶贫实效。2001年以来,先后向我县捐赠科技图书46万余册,电脑31台;通过设立函授站、组织外出考察学习、举办专题培训班等形式,加强水利干部和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水利部各位领导还积极捐资助学,每年在云阳资助贫困学生20名,已累计资助140名。这些措施对于提高我县水利队伍综合素质,增强贫困县人民自我发展能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是实施驻县扶贫,提升工作水平。2001年以来,水利部扶贫组还先后选派王德友、陈信华、杜柏泉、辜钢民、黄金华等5名优秀干部来我县挂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挂职干部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生活简朴,工作务实,作风严谨,主动加强联络,深入开展调研,积极献计献策,不遗余力地宣传云阳、推荐云阳,帮助争取项目、引进资金,为我县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下一步水利工作打算
根据重庆建设城乡统筹发展试验区和市委、市政府“加快”、“率先”的总体要求,我县水利工作将围绕把我县建成渝东北水利大县的总体目标,突出城乡供水和水电两大产业,抓住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及重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人饮安全建设三个关键,着力构建城乡供水和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环境保护、防洪保安、水资源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四大体系,重点抓好水源、水环境保护、防洪抗旱节水、干渠及末级渠系、饮水安全等五大工程建设。到2010年,实现城乡日供水能力10万吨以上,供水资产10亿元以上,年产值1亿元以上;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0万千瓦,年产值1亿元以上;建成梅峰水库、小江大灌区;青杉、板板桥中型水库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整治销号病险水库76座;基本解决县城和14个重点集镇的防洪保安问题;解决5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四、下步工作建议
由于我县立地条件先天不足,以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现有水利工程普遍老化,年久失修,病险多,效益低,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窘境仍未彻底摆脱。目前,全县仍有绝对贫困人口3.53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9.55万人。对此,我们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同时,也恳请水利部在项目、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8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