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生态水利新篇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湖南长沙千龙湖国家水利风景区
长沙千龙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地处湘江下游与洞庭湖交接的滨湖平原,距湖南省会长沙市城区3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2003年景区开发建设以来,通过发展特色生态旅游,加强建设管理,目前已建成了接待中心、垂钓中心、休闲中心、运动中心和会议中心,并实现了一年开发、二年营业、三年赢利的目标。2005年被水利部审定批准为国家水利风景区,2006年被水利部评为全国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先进集体,同时,还荣获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湖南省十大最佳旅游区、新潇湘休闲八景、湖南省十佳休闲农业山庄等荣誉和称号。2007年景区共接待游客17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餐饮接待能力达到1200人、客房容量达到400人,其规模之大、功能之全、项目之多、人气之旺、影响之广已居我省生态旅游、休闲农业板块中的龙头地位,在全省特色旅游业发展中独占鳌头,在促进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依托水利、完善设施,开发生态旅游
千龙湖原为格塘水库,是一座平原型调蓄水库,水库总库容量1024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7万亩,水域宽广,水质良好,具有蓄水、养殖、灌溉及旅游等多种功能。景区开发前是一座病险水库,长年失修加之缺乏维护和管理,水库设施老化,其周边尽是荒洲和废水,一片荒凉。2003年,为充分发挥格塘水库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态势,景区先后投入资金1.6亿元进行开发建设,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一是整修好水库。通过采取修筑防浪墙、加高培厚水库大坝、硬化进水渠道、更新改造进出水闸、全面整修大坝护坡、根治大坝渗漏等系列除险加固的措施,完善了水库的养殖、灌溉和旅游功能。为格塘村的明渠改暗道1500米,为高桥村新装一台55千瓦抗旱电动抽水机并维修灌溉渠道800米。
二是美化好陆洲。出资25万元为格塘乡制定了2006-2010年整体规划,使格塘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了一个清晰的蓝图。将鱼塘清淤、护坡、规整,建好路网,大量种植花草树木,再现了鱼游浅底,垂柳长堤的乡村美景,同时新建了千龙映月、荷仙亭、水上走廊等一批人文景观。
三是建设好农村基础设施。整修并硬化了乡村干道22.1公里;对格塘水库进行了整治,为格塘水库修筑防浪墙6000米,修防汛通道6000米;硬化了格塘集镇500米长、10多米宽的街道,并整修了农贸市场,新修了敬老院;使千龙湖景区用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达到1500万元以上,大大改善了乡村交通、水利及农田基本建设,大大改变了千龙湖周边乡村集镇的面貌,使千龙湖景区和乡村的发展达到了和谐统一。
通过这些建设和开发,一个脱胎换骨的水利工程、一个陆水相融的旅游度假村、一个人水协调的生态旅游景点展现在人们面前。
二、依托农业、调整产业,发展生态旅游
千龙湖水利风景区是紧紧依托水利资源和农业资源来发展生态旅游的,既遵循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又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我们的主要做法一是建设了400亩的苗木、花卉基地,正在建设4000亩的生态山庄。二是建立了100亩的蔬菜基地,它既是游客参与性的生态旅游项目,又能基本上满足度假村的蔬菜供应。三是建设了年出栏400头生猪的养猪场。四是大力发展水产养殖。这样,景区生产的蔬菜、养殖的生猪和水产品,直接用于度假村的消费;苗木基地、花卉基地生产的花木用于度假村和生态山庄的绿地建设;度假村产生的剩饭、剩菜等废弃物用于种植和养殖;种植的蔬菜、苗木、油菜随着季节的更换、色彩的变化又是千龙湖生态旅游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千龙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实现了菜是自己种的、猪是自己喂的、鱼是自己养的、油是自己榨的,让游客亲身体验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绿色生态旅游的魅力。
随着千龙湖休闲农业项目的实施,千龙湖水利风景区平均每天有900多人(游客500人、员工300人、建设工人100人)消费,千龙湖景区引导周边农民以此为市场,种植蔬菜300亩、西瓜500亩、果木近1200亩,还开起了8个农家土菜饭庄;还新增客运车30辆、货运车50辆,帮助当地很多农民不出家门就实现了产业转型,也为景区提供了更为优良的交通、购物、游玩条件。
三、依托项目、村企共建,带动生态旅游
项目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生态旅游更需要项目的带动。生态旅游吸引城市的游客靠的不单是乡村的空旷、乡土的空气等乡里原生态旅游资源,而且还需要有高品质的游乐项目与之相配套,将度假村星级设施与农村绿色景观有机结合起来。为此,千龙湖水利风景区建设了“5个中心”。一是接待中心,包括能同时容纳1200人就餐的餐饮和从单体别墅、连体别墅到豪华单间、豪华标间、普通标间共400个床位的客房,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二是垂钓中心,规范有序的垂钓鱼池达100多亩。三是娱乐中心,包括水上飞机、水上自行车、水上步行球、碰碰船、脚踏船、冲锋舟、快艇、摩托艇、游船等室外项目,KTV、足浴、美容美发、棋牌等室内项目。四是运动中心,包括网球、乒乓球、篮球、羽毛球和拓展训练。五是会议中心,有容纳300人的大会议室1个、容纳50至80人的会议室4个、容纳15至30人的会议室3个,能接待不同规模和档次的多种会议。
千龙湖水利风景区是湖南省村企共建的主要开创者和实践者。真心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使农民得到实惠,使景区环境更显“生态”。2006年千龙湖与众兴村合股兴办了菜油加工厂,千龙湖出资30多万元并提供厂房、土地,占51%股份;众兴村出资20万元,占49%的股份。到去年底,加工厂共获利润30多万元,众兴村分红利10多万元,众兴村从中安排部分资金购买材料维修抽水机械和供电线路,并开展救助五保户、慰问特困户等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得到了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2006年底,时任省委副书记戚和平来千龙湖调研时,对千龙湖与众兴村合办经济实体给予了高度评价。
四、依托节会、提升品牌,壮大生态旅游
二十一世纪是传媒的世纪,生态旅游要做强做大,必须依托节会增强传播力,打造和提升品牌。千龙湖水利风景区自开业以来,先后举办了2005年中国望城千龙湖国际龙舟邀请赛、2006年千龙湖?长沙首届乡村休闲旅游节,2007年又成功举办了全国钓鱼锦标赛和长沙第二届乡村休闲旅游节,三年四大节会做响做大了千龙湖水利风景区品牌:一是使社会各界对千龙湖的名称从无知到认知,二是对千龙湖的生态旅游从认知到认同,三是对千龙湖的形象和品牌从认同到传播。通过举办这些节会活动,千龙湖名气在不断扩大,人气在不断增旺,品牌在不断提升,企业也在不断壮大。
五、几点体会
千龙湖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发展,不但将一片荒凉的格塘水库开发成为一个生态旅游的好景点,同时沿着陈杏华董事长“水利企业要致力于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经营理念,走出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可行之路。
一是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呈现新气象。通过改善乡村交通、水利及农田基本建设,大大改变了千龙湖周边乡村集镇的面貌,使千龙湖景区和乡村的发展达到了和谐统一。
二是农业产业结构有新调整。周边村民实现由传统农业向商业化农业、服务业的产业转移。
三是村企共建促进了社会和谐。千龙湖水利风景区通过开发旅游项目,坚持走村企共建的发展路子,不仅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同时,让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得到了实惠,打造了良好的景区外部环境。
四是农民收入出现新的增长点。千龙湖项目的建设是带动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千龙湖自建设以来,共创造劳务收入3000多万元,其中80%留在本地。在千龙湖工作的农民平均年收入在10000元以上,大大高于其种田收入。千龙湖在周边农村共租土地达1000多亩,而被租土地的农民基本上都在千龙湖工作,这些农民能获得双倍的收入。2007年,格塘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
五是新农村新风尚。胡锦涛总书记讲,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新型农民。千龙湖水利风景区的建设通过开发生态旅游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更深层次的意义还在于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素质。在千龙湖工作的农民员工都经过专业培训,不但学到了一门专业的技能,而且还培养了良好的礼容、礼仪、礼貌等文明习惯。同时,员工和周边的农民在千龙湖的企业文化熏陶下、与游客及外界的交往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启迪了思想,大大促进了当地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长沙千龙湖作为全国水利风景区的一个缩影,是时代潮流推波助澜的结果,是水利部、湖南省水利厅和水利系统各位领导和同仁关心支持的结果,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不足,我们相信,在水利部和湖南省水利厅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千龙湖有信心成为全国优秀的水利风景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