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总工程师刘宁在风暴潮灾害防治及海堤工程技术研讨会上的总结讲话


2008-01-31

在风暴潮灾害防治及海堤工程技术研讨会上的总结讲话
  水利部总工程师 刘宁
  (2008年1月29日)

尊敬的各位院士、大师,各位专家、各位代表:

  风暴潮灾害防治及海堤工程技术研讨会经过一天紧张的工作,马上就要闭幕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会议完成了预定议程,取得圆满成功。这次会议交流了国内外防御风暴潮技术的新进展、新经验,研讨了防御风暴潮方法、应急预案、技术标准等的关键问题,有利于更深入、更广泛地促进风暴潮灾害防治和海堤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是一次很有价值的会议。

  今天上午,胡四一副部长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风暴潮灾害防治和海堤工程建设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意义,对开好这次会议,推进相关科研试验工作以及编制好《海堤工程设计规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建设部、交通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国家标准委等部门对这次研讨会高度重视,专门派员参加本次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国家防办等14位专家进行了技术交流。

  各位院士、大师、专家和代表从海洋气象预报、防台风工作、滩涂治理、海堤设计与建设、围垦消浪、海堤越浪、堤顶高程、防洪(潮)标准、风暴潮防御对策等方面做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交流。这次会议时间虽短,但重点突出,效率很高,对推动今后一个时期的风暴潮灾害防治和海堤工程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下面,我就这次会议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一、会议的主要收获
  这次会议作为部科技委2008年开展的第一项活动,充分体现了水利部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会议收到了46个单位提交的学术论文,充分反映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踊跃参与。会务组已将这些论文汇编成册供大家交流。由于时间的关系,只安排了交通部一航院、广东省水利厅等14位专家的技术交流。

  会议代表一致认为:会议准备充分,交流材料丰富;会议主题明确,规格高、起点高、效果好。召开这次会议非常及时,影响深远。主要收获是:

  第一,提高了认识。在这次会议上,胡部长按照科学发展观,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角度,深刻阐述了开展风暴潮灾害防治和海堤工程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为新时期全面推进风暴潮灾害防治和海堤工程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各位代表联系实际,交流了各单位、各地方开展海堤工程及风暴潮灾害防治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国的风暴潮灾害防治建言献策。通过研讨,各位专家和代表都认为:一是应不断提高我国风暴潮预测预报水平和预警能力、完善防御台风预案体系;二是要充分认识编制《海堤工程设计规范》和加大海堤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三是必需尽快完成相关科研和试验工作,及时掌握和应用国内外先进的风暴潮防治及海堤工程技术和研究成果。通过这次会议,增强了大家做好风暴潮灾害防治和海堤工程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交流了管理方法和工作经验。国家防办针对台风防御工作中主要举措及成功经验进行了交流,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打算。太湖流域管理局介绍了2007年太湖流域防台风经验。广东省重点在海堤建设及标准化工作方面开展交流。上海市水务局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城市外围防汛体系的防御能力、黄浦江河口建闸研究及城区防御暴雨积水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海堤工程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抓主要矛盾、分轻重缓急等工作原则。浙江省交流了防御超强台风工作中政府管理,各部门配合,技术保障,资金到位等各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些好的方法和经验,在规范海堤工程建设和管理、有序有力开展各项防御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展示了科研成果。近几年,通过多渠道增加了对海堤工程防潮标准、软土基处理、越浪及消浪计算等方面科研课题的投入,提出了许多重大成果。例如:在风暴潮灾害防治综合管理研究方面,广东省水利厅和水科院开展了海堤设计中主要波浪因素研究,取得初步成果;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分析了几种海洋灾害对我国海岸带的影响,提出了防御海洋灾害的措施和建议;浙江省组织开展的“钱塘江超标准风暴潮的灾害影响”专题,研究了在钱塘江沿岸发生类似美国卡特里娜飓风情况下,对该区域社会经济的灾害及其影响程度。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针对热带气旋特点及预报难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台风预报新举措;交通部一航院重点对海堤设计中的标准确定、结构选型、填充织物应用等几个关键技术问题提出建议;水规总院对海堤工程防潮标准进行了研究。在工程建设方面,福建省水利建设技术服务中心成功地应用消浪堤进行海岸工程的消浪防护,为围垦工程做出了贡献;南京水科院对斜坡式海堤越浪量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对具体工程进行平均越浪量计算时的应用建议;中国水科院在波浪爬高和越浪量计算、结构计算、软基上筑堤、新材料应用等方面介绍了国外海堤规划设计的进展。这些成果的提出和应用,必将进一步提高我国风暴潮灾害防治和海堤工程建设的工作水平。

  第四,研讨了下一步工作。在讨论中,大家提出了台风预警预报、应急预案、海堤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防潮标准确定、越浪试验与计算、防御暴雨积水、灾害评估、灾后重建等许多问题,对下一步工作给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其中,重点研讨了下一步需开展的科研工作和《海堤工程设计规范》的修改完善工作。这些问题和对策,切合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编制水利行业标准《海堤工程设计规范》提供了技术支撑,为今后开展风暴潮灾害防治和海堤工程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下一步工作的几点建议
  这次会上,大家谈到了许多问题,涉及到基础试验研究、工程建设、非工程措施、政府管理、灾后重建等各个方面。风暴潮灾害防治和海堤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复杂,工作难度大,需要通过行政、管理、经济、工程和技术等综合措施来加以解决。其中:有关海堤设防标准、海堤越浪、软土基处理和国家标准《海堤工程设计规范》等几个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在科技部、财政部和建设部的大力支持下,已经立项,并开始试验研究和标准编制工作;有关风暴潮预警预报准确性、风暴潮灾害风险区划图和风暴潮灾害保险制度等非工程措施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做好立项准备工作。会后,要按照胡部长的要求,重点加强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抓紧科研课题的研究和试验工作
  有关单位要抓紧已经立项启动的“复杂断面海堤越浪量及其相关指标研究”、“深厚淤泥上水利工程基础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和“水工程防洪(潮)标准及关键技术研究”3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的试验和研究工作,尽快提交科研成果。同时,要从工程技术和非工程措施两个方面入手,加强科学研究。

  在工程技术方面,应抓紧研究风暴潮特性,加深对波浪特性的认识;研究海堤工程在波浪和水流共同作用下的受力机理、损毁机理,提出适应这些特性的海堤工程断面形式;开展海堤越浪量试验工作,研究各种不同断面型式越浪量的估算方法;研究在软土地基上修建海堤工程的稳定等问题。

  在非工程措施方面,通过加深对风暴潮特性的认识,提高预警预报系统准确性,提前确定风暴潮影响范围,影响时间,影响强度等,有目的有计划地转移人口和重要财产。开展大江大河的风险评价研究,推进风暴潮风险区划试点工作的研究。针对我国沿海地区台风登陆频率较高的地区,在考虑当地地理位置、不同强度台风登陆的机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基础设施及防护措施建设情况、承受风暴潮灾害以及灾后恢复的能力等有关因素的基础上,研究制定风暴潮灾害风险区划图。在已有风暴潮风险区划图的基础上,借鉴欧美一些国家的经济指标计算理论与方法,以及灾害评估理论与方法,开展保险制度的相关研究,建立保险制度。

  (二)加紧《海堤工程设计规范》的编制工作
  水利行业标准《海堤工程设计规范》,自2005年起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开展了调查研究,配合规范编制开展了一些科研工作,完成了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后,现编制组已提出了送审稿。编制组将结合本次会议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有关技术问题,对能够将其整理归纳为技术标准的内容补充到规范中,有些内容可列入条文说明中。按照总体工作的安排,2008年上半年完成行业标准《海堤工程设计规范》的编制工作。该规范颁布执行一段时间后,广泛听取各方面对规范的意见,进一步补充修改完善,最终完成国家标准《海堤工程设计规范》的编制工作。

  同志们,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社会财富不断积累,人民群众对改善和提高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迫切,全社会对防洪防潮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党中央、国务院对防灾减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更加重视海堤工程建设和风暴潮灾害防治工作,不断提高全社会风险意识和风暴潮风险管理水平,不断完善防灾工程体系和防台风预案体系,不断提升风暴潮预报预警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推动海堤工程建设和风暴潮灾害防治工作登上新的台阶,为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感谢各位院士、大师、专家和代表们参加本次会议,借此机会给各位拜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欢乐。

  谢谢大家!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8年1月31日
作者: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


新闻 | 资讯 | 商务 | 文化 | 社区 | 服务 | 出品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