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水利委员会在大会作典型发言


2008-09-10

淮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刘玉年作典型发言

 

周密部署  严格管理

推动治淮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淮河水利委员会

 

在水利部的正确领导下,我委和沿淮四省各级水利部门克难奋进,掀起了新一轮治淮高潮,基本完成1991年国务院治淮会议确定的治淮19项骨干工程建设任务,成效显著。至2008年6月底,共完成投资377亿元,占2003年估算总投资的84.3%,累计完成实物工作量90%以上。19项工程中,淮河入海水道、临淮岗洪水控制、汾泉河初步治理、洪汝河近期治理、大型病险水库加固等13项工程已全部完成(其中10项已通过竣工验收),淮河干流河道整治及堤防加固、沙颍河近期治理、防洪水库和治淮其他等4项主体工程基本完成,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和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等2项工程正在抓紧建设,基本实现了国务院确定的加快治淮建设目标。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协调。淮河流域省际水事矛盾较多,在建设项目的安排上,充分考虑项目之间关联性和复杂性,妥善处理省际利益关系,统筹安排关联项目的实施进度,保证上、中、下游治理的有序进行,做到工程建设组织有力、协调统一、整体推进、稳步建设。

二、严格管理制度。几年来,水利部相继出台了《治淮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办法》、《治淮工程建设管理若干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治淮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我委和四省水利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规范管理,确保了治淮建设又好又快地进行。

三、分解落实责任。治淮建设任务重、工期紧,我委每年组织召开由流域四省水利厅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及相关项目法人代表参加的治淮工作会议,总结经验,部署任务,明确目标。在水利部指导下,2007年初,我委与流域四省水利厅和有关项目法人倒排工期,逐项落实控制结点,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做到“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年”。

四、强化监督检查。为及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问题,从2006年8月份开始,我委坚持治淮工程建设情况通报制度和每月的重点工程协调会制度,对重大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同时配合水利部治淮工程建设督导组,对治淮骨干工程建设进行专项指导、检查和督促,使治淮19项骨干工程建设始终处于紧张有序的良好状态。

五、创新建管体制。工程建设过程中,不断创新建设管理方式,在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专业化建设管理、代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淮委组建项目法人负责实施省界工程和流域控制性工程建设,对协调矛盾、推动和加快工程的整体实施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健全质量体系。为切实抓好治淮工程质量与安全,2004年我委就建立了主管部门质量与安全大检查制度,每年检查两次,并发文通报检查情况,对有突出质量与安全问题的工程,我委还会同有关省水利厅进一步跟踪检查,督促制定有效措施,限期完成整改。

目前,治淮工程均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责任网络;淮河流域质量监督分站、各省、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合理分工,共同搞好治淮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通过严格的监管,治淮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得到了有效保证,治淮工程质量稳步提高,已验收工程的单位工程优良率大都在60%以上,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继获得鲁班奖后,2007年又入选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另有多项工程获得省部级优质工程奖。

七、狠抓“三个安全”。水利部多次召开治淮工程建设监察和“三个安全”工作会议,研究落实有关工作。我委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加强治淮工程建设监督管理,确保“三个安全”实施意见》,我委和流域内各级水利部门及各项目法人把抓治淮建设与抓“三个安全”同步实施。通过制度建设、人才培训、加强招标的过程监督、与检察院合作深入第一线联合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教育等多种措施,认真落实“三个安全”。近年来,在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审计署对治淮的各项稽察、审计、评审中,均未发现重大违规问题,保证了“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

八、做好竣工验收。治淮工程验收工作量大,我委强化措施,统筹协调,及早布置验收工作,提前与有关省水利厅和项目法人沟通,制定验收计划,落实验收各项准备工作。由水利部主持验收的及时向水利部汇报,确保各项验收工作按计划完成。验收前组织专家对工程进行专项技术检查,严格实行验收前质量检测制度,确保验收工作质量。2007年,共完成4项治淮骨干工程的竣工验收,是1991年以来完成骨干工程竣工验收最多的一年。

当前在治淮建设工作中,仍有一些突出问题,如地方配套资金没有落实到位,致使一些工程难以验收或扫尾,征地和移民安置工作不到位,省际矛盾严重影响工程建设等,延误了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建设管理中也还存在管理不严、违规操作等现象。这些问题若不能很好解决,将会影响治淮建设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治淮工作需要协调的关系更加复杂,治淮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今年1月份,陈雷部长在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强调,要进一步加强淮河治理,全面完成治淮19项骨干工程。

下一阶段治淮建设工作的重点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继续加快治淮建设进程,全面完成治淮19项骨干工程,尽早启动治淮新3项工程,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

治淮目标的具体要求是:到2008年底,奎濉河近期治理、涡河近期治理、防洪水库等15项工程全部完成(其中12项竣工验收),淮河干流上中游河道整治及堤防加固、治淮其他等2项工程基本完成,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和东调南下等2工程加快实施;完成投资90%以上,完成实物工作量95%以上。同时,在总体评估的基础上,力争尽早启动行蓄洪区调整和改造、淮河下游主要行洪通道堤防达标及河道治理、重点平原洼地排涝等新3项工程和其他治淮工程。

为此,我们将再接再厉,继续强化领导,做好工程建设中协调与配合工作,依法严格基建程序,加强建设监管,加大工程竣工验收力度,保证治淮工程建设质量和生产安全,加快工程建设步伐,确保2008年底全面完成治淮19项骨干工程。

作者: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


新闻 | 资讯 | 商务 | 文化 | 社区 | 服务 | 出品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