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建春作主旨发言


2007-01-29

 

叶建春作主旨发言

 

本站讯(记者 朱月明  贾君洋 通讯员 尤珍1月29日上午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局长叶建春在第二届太湖高级论坛作了题为《以科技为先导,促进流域人水和谐》的主旨发言。全文如下:

 

在这辞旧迎新、展望未来的2007春节前夕,大家相聚太湖局参加“第二届太湖高级论坛——太湖流域水利重大问题研讨会”,为太湖流域水利事业发展出谋划策。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潘家铮院士、胡四一副部长、高安泽理事长、陈志恺院士、王浩院士、庞进武副总工以及来自水利部科技委、水利部有关司局、中国水利学会、流域各省(市)水利(水务)厅(局)、太湖局科技委、太湖局战略合作伙伴单位、流域内省市水利设计院等领导专家参会。在此,我谨代表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对所有到会的领导、专家和来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对各位长期以来对太湖流域水利工作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太湖高级论坛与第一届太湖高级论坛一样,由水利部科技委、中国水利学会和太湖局联合举办。时隔两年,我们再度聚首,通过这样的论坛活动,一方面,我们想把太湖流域水利工作特别是水利科技和科研方面的工作向在座的领导专家做一个简要的汇报;另一面,我们带着流域水利工作中遇到了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请教专家。会前我们初拟了一份会议参阅资料,初步提出了一个研讨的提纲,希望能通过这次论坛活动,借助大家集体的智慧,为太湖流域的水利发展的难题找到对策和良方。

我们将以这次太湖论坛为契机,进一步谋划太湖流域水利工作,推动流域水利科技创新,推进流域水利改革和发展,促进人水和谐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太湖流域的水利事业一定会蓬勃发展。

下面,我以“以科技为先导,促进流域人水和谐”为题,向在座的领导专家汇报太湖局近年来水利科技工作以及进一步推进水利科技创新,促进流域水利改革和发展的工作设想和安排,请各位专家指正。

一、努力发挥水利科技创新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不断提升流域治理和管理水平

    近年来,太湖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努力践行部党组治水新思路,流域水利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和进展。以治太建设、流域规划和“引江济太”为重点,流域管理和治理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流域水利科技工作紧紧围绕流域水利建设和流域管理主战场,转变治水理念,创新工作思路,提升管理手段,开展规划和专题研究、推进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以信息化建设和科技进步推动流域水利现代化,为水利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科学制定流域规划,完善流域规划体系

过多年的努力,目前以太湖流域防洪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为主体的流域水利规划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从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进一步转变规划理念,调整规划思路,以统筹解决流域防洪、水资源和水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强与长三角区域规划,与流域各省市的沟通、协调,强化各项规划之间的统筹协调。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在新一轮的流域水利规划中不断得到贯彻和落实。

不断提升水利规划质量,在流域规划中采用新资料、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加强了规划中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赋予了流域防洪规划新的活力,保证了规划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在规划编制中,采用遥感、遥测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的技术,根据流域湖泊水网特点和规划重点,研制和完善河网水动力模型和水质水量模型,进行流域洪水演算和水资源配置,提高了规划的精度。“流域水量水质同步耦合计算数学模型”获得水利部水利信息化优秀应用软件奖;太湖底泥疏浚规划中采用了先进的淤泥测量技术,成果通过了水利部国科司组织的科技鉴定,认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二)加强基础工作和专题研究,提升流域治理和管理的决策水平

自2000年以来,太湖局结合流域管理和治理的需要,在水利部的支持下,投入了近5000万元用于流域重大科研专题研究。开展了太湖水生态修复试验项目、流域水利现代化专题研究、引江济太工程重大专题研究、太湖流域调度运行设计研究、太湖与琵琶湖对比研究、风暴潮研究、水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前期研究等一系列专题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开展并完成了水利部重点科技项目14项,其中水利部科技项目认定计划10项;948项目和863项目共4项。“太湖流域洪水资源化利用研究”已被列入部2007年水利科技创新项目,“太湖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和“小型遥控水下机器人(ROV)系统”等已列入部2007年“948”引进国际先进技术项目。

水利科研已经成为流域管理和规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专题研究提升了流域管理的水平,充实了流域规划体系,使流域规划富于科学性、前瞩性和可行性,也提升了流域治理和管理的决策能力和水平。

(三)转变理念,推进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科学调度

依托流域现有水利工程改善水环境,实施流域水量水质统一调度,是流域治理理念的重大转变。根据温家宝总理提出的“以动治静,以清释污,以丰补枯,改善水质”的指示,2002年起太湖局和两省一市密切配合,积极实施引江济太水资源调度。四年来通过望虞河共引调长江水入太湖流域90亿立方米,其中入太湖38亿立方米。引江济太调活了流域水体,加快了河网湖泊水体交换,增加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和水环境容量,改善了太湖水质和流域河网的水环境,增加了流域水资源的有效供给,保障了流域重要城市和地区的供水安全,调水沿线及太湖周边的江苏、上海、浙江部分地区普遍受益。温家宝总理2004年4月批示指出:“实践证明,引江济太是一项改善太湖水质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四)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全面推进治太工程建设

科技创新在一期治太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太湖流域防洪工程世行贷款项目是我国第一个利用世行贷款的防洪项目。太湖流域防洪工程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成功启动,不仅为流域治理提供了应急资金,而且开启了太湖局开展国际合作的大门。太湖局和流域两省一市根据世行的要求开展建设项目管理,在水利行业较早地推行了建设项目的国际和国内招标,在全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对规范和完善治太工程建设管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在治太建设中得以采用,引进了先进的疏浚设备,新型挡板式护岸和膜袋混泥土等新技术在流域水利工程建设中较早地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治太工程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太浦河泵站是亚洲设计流量最大的斜15°低扬程、大流量轴伸泵泵站,该工程获得了上海市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并在2006年获得了被称为建筑业的“科技创新工程奖”的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是全国2006年唯一获此殊荣的水利水电工程。望亭立交工程、盐官下河枢纽工程分别获得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银奖、钱江杯优质工程奖等荣誉。

(五)加强流域信息化建设提高流域管理能力

自2001年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水利信息化建设试点地区以来,太湖局和流域内各省市水利部门根据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需要,开展了以水情自动测报、通信网络、防汛会商、调度决策支持、电子政务等为重点的水利信息化建设,目前太湖流域水利信息化总体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信息化建设增强了流域水利信息采集、处理,水利工程远程监控,流域防洪、水资源调度决策支持以及应对流域突发性涉水事件的快速反应、处置能力,提高了流域的管理水平。

(六)加强机制创新、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

机制创新是推进和规范流域管理的前提和重要途径。为逐步使流域管理走上民主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太湖局按照水利部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流域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加强流域管理制度的建设。在治太工程建设中,制订了一系列工程建设管理、招标投标管理、质量监督、财务管理和竣工验收管理制度,保证了工程安全和资金安全;在流域治理和管理方面,制订了一系列流域管理规范性文件,明确了流域和区域管理职责,促进了流域管理的有序进行。

  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得到了加强。“十五”重大项目和国家“863”项目分别通过了水利部、科技部验收。近年来太湖局先后与荷兰、丹麦、日本、加拿大、英国等国的水利界同行开展了双边技术合作。2006年5月在太湖局成功举办了中荷水资源管理创新研讨会,并开展了有关项目合作,为我们借鉴国外流域管理与治理经验提供了途径。为推进流域治理和管理,昨天我们成立太湖局科学技术委员会,这是流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以此为平台进一步提高流域治理和管理的科学决策能力和水平。

近年来,太湖流域的水利科技发展和思路、理念的创新,为流域的综合管理、规划与治理等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促进了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二、太湖流域管理与治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近6000美元,具有先进的理念、雄厚的财力和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而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地区复杂的水利条件、以及面临的“水多、水少、水脏”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流域治理和管理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太湖流域水利工作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和流域片各省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水利部党组新的治水理念已深入人心,并付诸于实践,并对太湖流域水利工作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流域各省市提出要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流域水利加快发展,率先实现水利现代化创造了条件;流域片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综合竞争能力的关键时期,有关省市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市目标,为推进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提供了条件,也为水利体制和机制创新,为水利科技加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动力和外部环境。

从流域水利工作自身发展的情况来看,治太一期基本完成、规划体系不断完善、流域管理逐步理顺、水利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为流域水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区域,太湖流域经济社会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因此对流域水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给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带来了新挑战;二是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保障需求给流域防洪减灾和水资源调控工程体系建设带来了新挑战;三是流域经济社会的超前发展给流域涉水事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带来了新挑战;四是流域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多元化需求给水利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带来了新挑战,给机构能力和队伍建设带来了新挑战。太湖流域防洪减灾能力偏低,水资源调控能力不足,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不足,以及水资源管理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要求相比,流域水利存在明显的不协调、不适应。

根据当前流域水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太湖局初步梳理了太湖流域水利重大问题,其中包括流域水利发展如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如何深化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如何根据流域特点,加强科学调度优化流域水资源配置;以及健康太湖的综合评价等。流域重大水利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其核心在于研究处理好流域治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影响关系,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要解决这些矛盾关系,需要综合兼顾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科学预测和评估规划所构建的防洪、供水和环境安全保障体系是否能够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

当前在流域出现的水问题,有流域自然地理、气候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但很大程度上是不合理的增长方式和工程体系不完善造成的。太湖流域的治理与管理既不能拘泥于古人之道,也不能生搬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模式。要在流域治理和管理工作中,履行好“两个使命”,确保“三个安全”,需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多方论证,慎重决策。研究流域水利重大问题,通过攻关,提出并完善流域水利发展战略,提高流域治理和管理的前瞻性,并为流域规划提出规划重点和方向,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希望在座的领导专家能对这些水利问题发表意见,不吝赐教。

三、以科技创新破解难题,促进太湖流域人水和谐

太湖流域正在加速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迫切需要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步伐,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支撑和保障。

不断推进水利现代化,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把解决流域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为我们的工作目标。流域水利工作重点要把握好四个问题。一是牢固树立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理念,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保障流域防洪、供水和生态安全。构筑流域防洪和水资源调控体系,进一步提高流域防洪和水资源调控能力;大力加强流域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促进流域经济发展模式切实转变,促进流域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优化调整,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完善流域水利规划体系。统筹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防洪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要求,强化规划的法律地位和对流域管理治理的指导约束作用。四是立足机制创新,加快建立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依法办事、民主协商、协调高效的新机制,进一步推进流域管理与治理。重点推进以下六个方面与水利科技创新相关的工作:

(一)创新思路,深化流域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流域治理

加快流域水利发展,需要突破水资源管理的体制和机制性障碍。逐步探索建立政府宏观调控、流域民主协商、准市场运作、用水户参与的权威、高效、协调的流域管理体制,完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流域水资源管理机制,推行依法管理、民主管理和自主管理,发挥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两个积极性。
  太湖流域是水利部确定的流域管理和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流域,要按照水利部的部署,进一步完善《太湖流域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及时组建太湖流域管理协调委员会;筹备召开协调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协商制定《太湖流域管理协调委员会工作规则》;根据法律法规和水利部授权,在充分履行水利部派出机构职能的同时,履行好协调委员会办事机构职责。以流域管理新机制研究为契机,明确并理顺取水许可、水功能区、涉水建设项目管理和规划同意书等管理事权。

在流域治理方面也要不断创新,研究前期工作、建设管理以及资金筹措等方面的良性运行机制。目前东太湖围垦、围网养殖问题,已严重影响东太湖行蓄洪和供水能力,造成湖区生态衰退、环境恶化。要加快东太湖综合整治规划的编制、审报和实施工作。在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中,要坚持从流域防洪、供水大局出发,以东太湖生态修复为落脚点,采用退垦还湖、退渔还湖、洪道疏浚、沿湖生态建设等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对东太湖进行全面综合整治,以实现防洪、供水与生态共利、流域与区域双赢的目标。东太湖综合整治工作中要创新思路,结合地方经济与城市发展的需要,对退垦还湖的弃土和排泥场进行综合开发,通过政府支持和市场机制筹集建设资金。

(二)加快完善流域水利规划体系,提高水利公共服务能力和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水平

现有太湖流域水利规划体系还不能满足依法行政、加强流域管理的要求。在涉水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水工程规划同意书审查同意、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同意、取水许可等管理工作中,还缺乏完善的规划依据,还不能有效规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行为。要以流域综合规划为主线,以流域防洪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为重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规划编制全过程,加快水利规划体系建设。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统筹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水利发展、流域与区域、区域与区域、水利与涉水各行业规划之间的关系。加强规划统筹协调,强化规划的法律地位及其在流域管理中的指导和约束作用,以规划促治理、以规划促管理。

(三)进一步构建流域防洪减灾和水资源调控体系

构建和完善流域防洪减灾和水资源调控体系是保障流域防洪安全、洪水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基础和前提。要创新流域治水理念,按照“蓄泄兼筹、洪涝兼治”和“引排结合、量质并重、综合治理”的流域治理原则,合理安排工程布局,构筑流域防洪与水资源调控工程体系。针对平原河网洪涝灾害和水资源调度的特点,结合流域已有的水利工程体系,以太湖洪水安全蓄泄为重点,充分利用太湖调蓄,妥善安排洪水出路和引江通道。在保障流域整体防洪安全同时,兼顾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航运以及城市供排水等方面效益。

积极与有关省市加强沟通、协调,加快推进治太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在工程的设计中强化科技创新、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的创新,将人水和谐的理念落实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大胆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力度。

(四)以科技为先导,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组织和社会阶层在不断变化,人们的社会需求呈多元化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转变和提高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以全新的水资源管理理念,以科技为先导,以制度建设为核心,转变水的管理模式,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不断恢复和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要以贯彻落实《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为中心,基本理顺取水许可管理关系,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工作;提出流域各省(市)2010年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推进流域取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研究重点水域取水许可总量控制监督管理措施。

在水资源保护方面,要以水功能区管理、落实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和入河(湖)排污口登记为重点,加强水资源保护。制定颁布水功能区管理实施细则;做好流域限制排污总量意见的拟定和落实工作;完成入河(湖)排污口登记,继续做好省际边界缓冲区水质监测和通报工作,加强望虞河、太浦河、太湖和省界缓冲区执法监督检查;推进太湖污染底泥疏浚试验和水生态修复试验工程;做好太湖局应对重要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试行工作;积极推进太湖健康指标体系研究。

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是促进人水和谐、缓解流域水质型缺水的有效途径之一。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是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行政、工程、法律和科技手段,通过政府组织、社会支持、用水户配合,才能顺利开展。要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和制度,积极推进流域城乡涉水事务实施一体化管理。通过推进太湖流域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努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五)加强流域水利信息化建设,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

水利信息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要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流域水利现代化。依据太湖流域水利改革与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结合流域与区域水利管理的需要,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成果,扩大流域水利信息采集范围,扩展水利信息网络,实现对流域重要水利工程实施远程监控,加快流域、省市水利数据中心建设,加强流域省、市水利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开发,为流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提供技术支撑,不断提升流域综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下阶段流域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完善水文、水资源和工情信息采集系统;扩展流域水利信息网络;对流域重点水利枢纽工程实施远程监控、监测;建立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加快数据中心建设;围绕防洪与水资源调度和管理,加强应用系统开发;提高流域行政管理水平,加快电子政务系统建设。

(六)进一步完善流域水利科技创新保障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水利部《关于加强水利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在建立与形成流域水利科技创新的保障机制方面,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拓宽流域水利科技投入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要争取国家“863”计划、水利部“948”计划、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技基金项目和水利部科技计划项目资金支持。同时要继续扩大对外合作交流渠道,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的力度,积极吸引国外资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使流域水利科技水平全面提高。

二是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科技管理工作。做好项目管理,规范立项、执行、验收等过程管理,增强科研项目储备,加强科技成果管理和转化,建立成果的评审、奖励机制;完善管理办法,抓好项目验收和评估、登记,实施成果奖励评定等工作。牢固树立科技为流域管理服务的意识,使科研更贴近流域管理需要。

三是扩大学术交流范围,建立科研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太湖局科技委的作用;继续鼓励职工参与各类学术团体的活动,鼓励发表学术论文;积极筹备成立水利学会湖泊专业委员会,搭建平台,扩大学术交流,共同探讨湖泊保护、利用的良策。

四是实施人才战略,继续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局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大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加强科技人员专业培训,促进岗位成才,选拔和培养年轻学术带头人,提高科技人员自身素质和太湖局整体科技能力和水平。建立太湖局流域水利项目审查、招投标管理专家库。加强人力资源整合和多渠道人力资源配置,继续开展与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为流域水利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同志们!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太湖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正承载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流域水利发展面临诸多问题,科技将在流域治理和管理中发挥主旋律的作用。创新促进发展,科技引领未来,太湖流域水利科技发展为未来太湖流域的水利发展描绘了美好前景。依靠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流域管理和治理水平和效率,促进流域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以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利科技将大有作为。

谢谢大家。

作者: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


新闻 | 资讯 | 商务 | 文化 | 社区 | 服务 | 出品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