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三峡三期工程右岸电站首批机组
启动验收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
三峡三期工程验收委员会副主任
三峡三期枢纽工程验收组组长
陈 雷
(2007年11月28日)
各位验收委员、各位代表、同志们:
长江三峡三期工程右岸电站首批机组启动验收会议顺利完成了各项议程,就要闭幕了。三天来,按照三期枢纽工程验收工作大纲的规定,在专家组技术预验收的基础上,验收组各位成员、专家和代表共同努力,形成并通过了《长江三峡三期工程右岸电站首批机组启动验收鉴定书》。三峡右岸首批机组顺利通过验收,是三峡工程建设形象进度的重要节点,是三峡建设者不懈努力、艰苦奋斗的结晶,标志着三峡工程机电设备国产化取得了重大成果,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先进生产技术和能力,标志着我国依托大型工程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国家重大装备发展与应用的战略取得了丰硕成果,充分展示了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成就!在此,我代表国务院长江三峡三期工程枢纽工程验收组,向三峡总公司和各参建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三峡工程的建设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验收组全体成员、各位专家和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峡工程1993年开工建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工程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工程建设顺利实现了各阶段目标。今天右岸首批机组通过验收,标志着三峡工程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也为三峡工程完建,早日实现正常蓄水(175米)运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验收前,验收组专家组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进行了四次有针对性的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及时反馈了有关情况,提出了翔实的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专家组按程序完成了技术预验收工作,有关建议、意见和结论成为本次验收的重要依据和基础。验收组各位成员和专家深入现场,查看了右岸电站的18号、22号和26号机组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听取了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工程建设报告、设计报告、施工安装报告等。验收组成员结合技术预验收意见,对右岸三台机组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等情况以及其他受验项目进行了全面检查、严格把关,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地提出了验收建议、意见和结论。验收组认为:本次验收范围内各项目的设计、设备制造和安装质量,总体满足国家和行业有关技术标准及合同的规定,安装和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经处理后满足设计与合同要求;首批机组及相关的公用系统在启动试运行中已完成有关技术标准规定的试验项目和72小时带负荷连续试运行,经检查无明显异常,3台机组均已通过30天的考核试运行;生产运行单位已具备全面接收首批投运机组及相关设备的条件;三期工程厂坝尾工项目已基本完成,尾工项目的施工和安装质量满足国家和行业有关技术标准及设计要求。三峡三期工程枢纽工程右岸电站首批机组(22号、26号、18号)可投入运行,同意验收。
这次验收后,右岸其他机组将陆续在试运行的基础上进行验收投运,三峡工程建设也将进入最后的建设阶段。参建各方的广大建设者,必须继续保持良好的作风和高昂的斗志,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夺取三峡工程建设的全面胜利。
一、认真做好整改、消缺工作,确保机组安全运行
这次验收中,验收组对三峡右岸首批机组的设计、制造和安装整体质量和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对安装过程中和机组试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要认真总结经验,避免类似问题在以后工作中出现。对本次验收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此前发现而尚待彻底处理的问题,如18号机组运行时上机架盖板振动偏大、机组噪声偏大的问题,26号机组出现异常啸叫声问题,22号机组转轮叶片产生裂纹的问题,要全面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和机理,认真落实验收组提出的各项建议和意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做好相关整改、消缺和处理工作,进一步加强设备制造、安装等环节的管理,确保不留隐患。
机组验收后,保障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成为头等大事。要切实加强机组的运行管理,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运行管理措施,加强对电站及相关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及时掌握运行工况,全力保障三峡工程发电机组安全,持续、稳定地发挥效益。尤其是随着水头的逐渐提高,机组的稳定性能还要进一步经受考验,三峡电厂应密切关注,加强监测与研究,确保安全运行。
二、加大自主创新,提高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国产化水平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努力推进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国产化,降低国内大型水电站建设成本,为机组维护带来便利,带动民族制造业水平的提升,促进国产大型水轮发电机组走向世界。
这次验收的右岸26号、18号机组是由国内厂商独立设计制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标志着三峡工程机电设备国产化取得了重大成就,表明我国依托大型工程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国家重大装备发展与应用的战略取得了丰硕成果,我国在700MW水轮发电机设计、制造、安装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一定意义上说,我国自主研发或自主设计、制造、安装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时代已经到来。令人鼓舞的是,我国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科研创新成果非常显著,依托三峡工程,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地迈出了“技术转让——消化吸收——自主创新”三大步,逐步形成了自主创新能力,两企业在水力设计、推力轴瓦、冷却方式、定子绝缘技术和线棒制造等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26号机组的840兆伏安发电机采用全空冷技术,其创新成果的成功运用稳步地推进了我国发电机蒸发冷却技术的工业化研究,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在国内率先自主开发出综合水力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三峡右岸转轮。今后几年,三峡总公司还将对右岸地下电站的6台、溪洛渡电站的18台、向家坝电站的8台,一共32台70万千瓦或以上的机组进行招标。乌东德、白鹤滩还拟安装单机容量更大的水轮发电机组,这些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的制造都将有国内企业参与竞争。
这次验收,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和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水轮发电机组都顺利过关,某些技术性能甚至优于外方,机组稳定性达到国际水准。但总的看,在质量控制和管理水平方面,我们还有一定差距。质量是实现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国产化目标的关键,要认真总结经验,通过对已有问题的分析和加强管理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制造水平。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百万千瓦级水轮发电机组的研究,这不仅是中国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机电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进步的需要。
三、优化水库调度,充分发挥三峡枢纽的综合功能
三峡水利枢纽是长江中下游的关键控制性工程,除具有重要的防洪、发电、航运三大功能外,还具有保障下游枯水期供水和南水北调水源、压制河口咸潮以及维护中下游河流生态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加强水库调度,将防洪调度、发电调度、供水调度、生态调度等有机结合起来,具有重要意义。要正确认识三峡工程在长江中下游开发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按照稳定河势河床、保障防洪安全、合理开发资源、维系良好生态的长江治理总要求,按照电调服从水调、发电与航运服从防洪的原则,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兼顾上下游、左右岸,深入研究水库调度方式,处理好水库运用和中下游河道、河势变化等问题,做到稳定下游河床河势,保障下游防洪安全,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安全,最大程度地发挥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
三峡工程建成后,将与下游的葛洲坝、清江梯级电站等共同构成防洪、发电调度体系。通过梯级库群的联合调度,可以提高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和标准,遭遇特大洪水,联合运行后建立的防洪水库群可大大减少中下游地区,特别是荆江地区的分洪量,推迟分洪时间,为防汛抗洪抢险赢得宝贵时间。梯级库群联合运行后,枯水期的航运补偿效益也较为显著,可提高通航保证率,改善通航条件。为此,要在实时调度中不断总结三峡电站运行特点和规律,加强梯级优化调度研究,充分发挥三峡水库群的防洪、发电效益。
三峡梯级(三峡、葛洲坝)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梯级水电站群,总装机容量25215MW。三峡丰、枯水期发电出力差别很大,汛期发电量是冬、春枯水期发电量的3倍左右。梯级库群联合运行的电力补偿效益主要体现在容量效益与能量效益两个方面,可起到有力保障系统调峰库容、明显改善系统运行条件、优化电量质量、提高水电市场竞争能力的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报告还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核心理念。要注重水资源开发、配置、调度中的生态问题,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生态治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祖国的山川更加秀美。三峡工程建成后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一直倍受关注,三峡工程的调度运用方式,直接关系到下游枯水期供水、生态以及河口咸潮上溯影响等,因此要积极研究三峡工程的生态调度问题,努力做好水利水电工程开发中的生态保护工作。通过三峡水利枢纽的优化调度,使三峡工程在发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发挥三峡工程的显著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使三峡工程更好地造福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继续做好下阶段三峡工程建设和验收准备工作
这次验收之后,三峡工程建设将进入扫尾阶段,夺取三峡工程建设的全面胜利,今后的任务还很艰巨。希望全体建设者再接再厉,不骄不躁,始终牢记“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古训,以严谨认真的态度,质量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保质保量、又好又快地完成剩余建设任务。
这次验收后,还有抬高水位前的检查、正常蓄水(175米水位)验收和三峡工程竣工验收,验收工作进入最后攻关和冲刺阶段,验收任务十分繁重。三峡枢纽验收办要加强与三峡总公司等单位的沟通、协调,积极做好各项验收准备,为正常蓄水(175米水位)验收打下基础。近期,要尽快编制“蓄水(156米水位)后首次抬高水库运行水位检查的工作内容”,并报三峡建委办公室批准。
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我国水利水电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的重要标志,是举世瞩目的“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伟大工程。我们要认真总结三峡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为综合开发利用长江水资源,推动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维系良好的生态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志们,三峡工程建设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广大建设者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发扬“科学严谨、拼搏创新、团结奉献”的三峡精神,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再接再厉,拼搏进取,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将三峡工程建成国际一流工程,让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放心。
三峡总公司、有关部门及所有参建单位,为枢纽组的验收精心准备了受验资料,为专家组和验收组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周到的服务。在此,我代表验收组和专家组向三峡总公司、有关部门及所有参建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祝各位委员、专家、代表身体健康,返程顺利!
谢谢大家!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7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