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11月27日讯 11月26日下午,枢纽工程验收组专家组副组长、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水利部原副部长索丽生,向三峡三期工程枢纽工程验收组作右岸电站首批机组启动技术预验收报告。
索丽生说,枢纽工程验收组专家组于2007年11月3-8日在三峡坝区,开展了三峡工程右岸电站首批机组启动技术预验收工作。与会专家们查看了右岸电站机组运行情况,听取了关于工程建设、设计、施工安装、监理和生产运行的汇报,查阅了有关资料,经认真讨论,提出了《长江三峡三期工程右岸电站首批机组(18号、22号和26号)启动验收技术预验收意见》。
技术预验收意见认为:右岸电站首批启动试运行机组(22号、26号和18号)及相关设备的制造和安装质量总体符合合同规定、技术标准及设计要求,启动试运行完成了规定的试验项目,达到了电力行业标准《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DL/T 507-2002)及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机组成功通过72小时试运行,经检查未见明显异常。22号和26号机组已完成30天考核试运行,18号机组正处于30天考核试运行期。
电站运行管理和系统调度工作已就绪,并通过了试运行的考验。
下游基坑进水前验收时遗留的厂坝尾工项目已基本完成。
据此,枢纽验收组专家组认为:右岸电站首批启动试运行机组(22号、26号和18号)及相关设备具备验收条件。
枢纽工程验收组专家组给出以下建议:
(1)东电和哈电分别自主设计制造的18号和26号机组的投运,既显示了我国在大型水电机组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全面实现国产化的重要技术进步,也暴露出我国在该领域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仍然存在的差距。建议在后续机组的制造、安装和调试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继续提高国产大型水电机组的技术水平。
(2)首批发电机组在安装和启动试运行中都程度不同地出现过一些问题,经处理可满足有关技术标准要求。18号机的振动和噪音偏大,虽然基本满足有关技术标准要求,目前不影响安全运行,但需加强监测,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解决办法。
(3)截至本次验收时,右岸电站机组运行水头约80m~90m,而三峡电站机组的最大毛水头为113m,在比较宽广的高水头范围,特别是500MW以上的高负荷区域,机组的运行稳定性尚未得到考验。建议对此密切关注,加强监测与研究。
(4)右岸电站12台机组技术上各有特点,有ALSTOM、哈电和东电三种水力设计;有半水冷和空冷两种发电机冷却方式;有直埋、弹性垫层和保温保压浇筑混凝土三种蜗壳埋入方式等。建议在电站运行中,对各项技术的应用效果加强监测、分析和评价,积累资料,总结经验。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7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