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11月26日讯(记者 杨飞)11月25日晚,长江三峡三期工程枢纽工程右岸电站首批机组启动验收会召开。国务院长江三峡三期工程验收委员会枢纽工程验收组副组长、专家组副组长、验收办公室成员参加会议。枢纽工程验收组副组长、水利部副部长矫勇主持会议。
验收会议将于11月26日正式开始,11月28日结束。国务院长江三峡三期工程验收委员会枢纽工程验收组将根据《长江三峡三期工程枢纽工程验收工作大纲》规定和国务院长江三峡三期工程验收委员会《关于三峡工程右岸电站首批机组启动验收的批复》,对右岸电站首批启动的18号、22号、26号机组和三峡三期工程厂坝尾工项目进行验收。
三峡工程是开发和治理长江的骨干工程,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三峡工程坝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510亿立方米。枢纽工程为一等工程,由拦河大坝、水电站厂房、通航建筑物、茅坪溪防护工程等组成。三峡工程采用“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建设方案。工程分三期施工,总工期为17年(不包括地下电站部分)。其中施工准备和一期工程5年,二期和三期工程各6年,主体工程将于2009年竣工。三期工程的主要建设项目有:右岸厂房坝段及非溢流坝段和右岸电站厂房工程,临时船闸改建冲沙闸工程,泄洪坝段导流底孔封堵工程,升船机续建工程,船闸第一、二闸首完建工程,以及电源电站和右岸地下电站部分工程等。
2005年11月,国务院成立了长江三峡三期工程验收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务院验收委员会)。国务院验收委员会分设枢纽工程、移民工程和输变电工程三个验收组,分别代表国务院验收委员会对三期枢纽工程、移民工程和输变电工程进行阶段验收。
三峡三期枢纽工程分3个阶段进行验收:初期蓄水验收、右岸电站机组启动验收和正常蓄水(175m水位)验收。其中,初期蓄水验收阶段中的上游基坑进水前验收,蓄水(156m水位)验收,船闸第二线一、二闸首完建单项工程验收,右岸电站机组启动验收阶段中的首批机组启动验收和正常蓄水(175m水位)验收,由国务院验收委员会枢纽工程验收组(以下简称验收组)负责验收。其余由国务院验收委员会授权三峡总公司负责验收。验收组根据枢纽工程的特点,报经国务院验收委员会办公室同意,设立专家组,在验收前先由专家组进行技术预验收。
自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已完成三期工程上游基坑进水前验收,蓄水(156m水位)验收,下游基坑进水前验收,南线和北线船闸一、二闸首完建单项工程验收。
枢纽工程验收组专家组部分专家于2007年5月21-27日、7月2-6日、10月8-12日在工程现场分别对22号、26号、18号机组的启动试运行工作进行了全面调研和考察,并提出了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专家组于2007年11月3-8日在三峡坝区,开展了三峡工程右岸电站首批机组启动技术预验收工作。机电、金属结构和坝工厂房三个专业组的全体专家和航建、施工两个专业组的正副组长参加技术预验收工作,因部分专家请假,实际到会专家共33人。与会专家们查看了右岸电站机组运行情况,听取了关于工程建设、设计、施工安装、监理和生产运行的汇报,查阅了有关资料,经认真讨论,提出了《长江三峡三期工程右岸电站首批机组(18号、22号和26号)启动验收技术预验收意见》。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7年11月26日